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旅游审美观照的哲学阐释

发布时间:2017-11-21 08:25

  本文关键词:旅游审美观照的哲学阐释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 审美观照 哲学 阐释


【摘要】:旅游审美观照是连接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并实现旅游审美活动的关键环节,是旅游主体对旅游客体的独特的观审角度与方式。旅游审美观照对于旅游主体获得旅游审美感受,实现旅游审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旅游审美观照与旅游凝视存在交集,即专注而投入的视觉凝视,责任和义务的暂时搁置。但另一方面,旅游审美观照具有旅游凝视所没有的主客互融共通的优势,而这恰恰是获得旅游审美意境的重要方式。旅游审美观照具有置身性、知觉性、体验性、非功利性的审美特征,旅游审美观照所追求的是审美精神的自由与超越。当人们置身于新异性的旅游审美场景中,在非功利性的前提下,经由审美观照,人们可以体验到精神的自由,这反映到生活中便是"诗意地栖居",这也正是旅游审美观照的意义所在。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F590
【正文快照】: 引言旅游常常与审美联系在一起,旅游体验的实现、旅游境界的获得都与审美观照密切相关。旅游审美感受有三个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通常情况下,我们只能获得一种耳目的愉悦,很难感受到心意、神志的“自由的境域”。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经常停留在视觉等感觉器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曹诗图;孙天胜;周德清;;旅游审美是诗意的对话——兼论中西哲学思想中的审美观[J];旅游论坛;2011年02期

2 刘丹萍;;旅游凝视:从福柯到厄里[J];旅游学刊;2007年06期

3 张凌云;;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8年10期

4 黄晖;;物我双会:从老庄、叔本华到王国维的审美观照理论[J];河北学刊;2014年05期

5 曹诗图;;对“旅游”概念的进一步探讨——兼与王玉海教授等商榷[J];人文地理;2013年01期

6 马惠娣;休闲──文化哲学层面的透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01期

7 张晶;审美观照论[J];哲学研究;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三乡;范松仁;;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休闲[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2 郑玉梅;;休闲运动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探析[J];滨州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王树果;;高职院校休闲教育刍议[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王瑞东;;浅析大学生运动休闲教育与高等院校的应对措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3期

5 牟世晶;;对柏拉图善理念的探寻[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6 朱洪举;;“物”的境遇与拯救之途——对文艺批评领域关于主体性哲学反思思潮的梳理[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7 王露;;博物馆的休闲教育研究[J];东方博物;2007年01期

8 曹诗图;郑宇飞;黄蓉;;旅游概念的哲学辨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4期

9 林耿;沈建萍;;大城市健身消费与地方建构[J];地理学报;2011年10期

10 赵臻;;闪光与迷惘——论好莱坞影片《黄金罗盘》的得失[J];电影文学;2009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丽坤;;关于休闲道德的几点思考[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徐菊凤;;关于旅游学科基本概念的共识性问题——兼与若干学者商榷[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朱晟利;;再谈以人为本的教育[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王琴;王彩云;胡惠蓉;;花卉与城市休闲文化[A];2008中国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宁泽群;;旅游吸引力与城市休闲气质的探讨[A];中国休闲研究学术报告2011[C];2011年

6 张莉;;马克思休闲思想的“真、善、美”意蕴[A];中国第四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理论构建、实践构建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大众化网络化论文集[C];2012年

7 谢文郁;;《约翰福音》的序言(1:1—18):翻译和注释[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四辑[C];2006年

8 刘海春;孙东屏;;休闲: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风标[A];休闲与国计民生——2008年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9 梅良勇;刘凌;;孟子的休闲哲学思想初探[A];休闲与国计民生——2008年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媛媛;德尔斐神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瑞华;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D];暨南大学;2011年

5 吴广瑞;如何追求幸福?[D];浙江大学;2011年

6 王春花;唐代老年人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肖亮;城市休闲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张成涛;职业美育的价值及其实现初论[D];天津大学;2011年

9 王晓红;旅游行为与压力转移整合模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10 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空间组织与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谢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探源及其突破性贡献[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友方;大学生休闲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张丹娜;当代中国艺术设计中的休闲文化元素及其应用探讨[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雍翔;旅游产业视角下的异地养老开发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6 邬丽丽;休闲研究的社会学范式[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琦;消费社会中的旅游凝视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杨永桦;周密休闲思想及行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张伟;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哲学解读及其当代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静仪;休闲文化的伦理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诗图;郑宇飞;黄蓉;;旅游概念的哲学辨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4期

2 曹诗图;曹国新;邓苏;;对旅游本质的哲学辨析[J];旅游科学;2011年01期

3 张凌云;旅游业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地区发展中的作用(译文)[J];旅游学刊;1990年02期

4 Julio Aramberri,谢彦君;中国旅游研究的多维视野——对国内与国外相关文献的评述[J];旅游学刊;2003年06期

5 杜江,张凌云;解构与重构:旅游学学科发展的新思维[J];旅游学刊;2004年03期

6 陈才;社会学框架下的旅游学学科属性定位分析[J];旅游学刊;2004年06期

7 张凌云;旅游学术研究前沿的“二元结构”[J];旅游学刊;2005年03期

8 陈才;;旅游学研究方法论体系研究——一种社会学视角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7年01期

9 杨安华;梁宏志;;旅游研究的政治学维度[J];旅游学刊;2008年01期

10 张凌云;;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和概念综述——兼对旅游本质的再认识[J];旅游学刊;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冠军;;魂归何处——苏轼《水调歌头·把酒问青天》的审美观照[J];魅力中国;2009年28期

2 ;性感硬件·性感宣传[J];大众硬件;2003年08期

3 柳晓枫;;意境与典型之比较[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和璐;;生态“大我”的审美观照——徐俊国的《自然碑》赏析[A];徐俊国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北川;徜徉在人文关怀与审美观照之中[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胡良桂;文学原创与中国声音[N];太原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宏宇;论小说家的审美观照[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10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210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b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