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品牌体系构建研究
本文关键词: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品牌体系构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 旅游品牌 品牌构建 主成分分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谋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共识。区域旅游合作,不仅符合旅游业进步的规律,也是居民旅游活动和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但要使旅游区域合作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成效,就要在区域旅游城市合作基础上联手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目前的区域旅游品牌构建研究大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品牌合作体系大多只是建立在资源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缺乏对品牌内部结构的剖析,因此也忽略了内部城市的个性。本文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为例,在了解区域品牌建设的现状的基础上,首先基于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的理论研究,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区域旅游品牌形成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品牌支撑要素、品牌巩固要素和品牌发展要素这3大方面,并细化出了9个要素层:旅游资源和产品、区域交通条件、品牌营销、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品牌投资、政府引导、生态环境、市民素质。接着建立城市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9个指标,对皖南旅游区内各旅游城市的品牌竞争力进行主成分及聚类分析,分析皖南7市品牌竞争的优劣势和竞争力层次。得出:黄山市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较为发达的旅游配套设施优势,位于品牌竞争力的第一层次,是区域核心品牌。安庆、芜湖分别以交通和经济发展优势在主成分分析中为例第二第三,池州、宣城、马鞍山、铜陵位列其后。在聚类分析中,黄山市是位于第一层次的唯一城市,是担任区域核心品牌的城市;池州、宣城、安庆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二层;其他三市:马鞍山、芜湖、铜陵,由于这三个皖江城市存在着很大的共性,这三个城市位于聚类分析最后一层。最后从区域角度出发,根据研究结果,确定了皖南旅游区品牌的核心价值:以黄山为核心的清灵奇秀的山水以及蕴育期间的深厚的文化和民俗风情,并将皖南旅游区品牌形象定位为“多彩皖南”,主打宣传口号:“山水皖南文化徽州”,明确了区域7个城市品牌主题定位。并对皖南区域旅游产品体系做出规划,主打旅游产品为观光旅游产品,同时积极推进度假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以及其他辅助旅游产品。构建了“一圈两带三区”的区域品牌空间格局。最后对皖南旅游区的品牌建设提出具体建议。在品牌体系构建过程中对品牌内部结构的进行剖析,一方面明确了每个城市在旅游区域内所处的地位,突出了区域内个体城市的特性,加强了个体城市品牌的定位,又从区域整体出发,从而使得区域形成一个主次分明、拥有结构强度的品牌伞。希望通过此研究,一方面为皖南旅游区旅游品牌构建提供建议,另一方面也为其它区域的旅游品牌的构建提供了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尚正;周伟伟;朱莲;;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产品体系开发[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章锦河,赵勇;皖南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1期
3 陆林;皖南旅游区布局研究[J];地理科学;1995年01期
4 李雪丽;马林;;城市旅游品牌在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以大连“浪漫之都”品牌为例[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黄耀丽;李凡;郑坚强;李飞;;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体系初探[J];地理研究;2006年04期
6 程晓丽;胡文海;;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J];地理研究;2012年01期
7 胡召芹;刘陆;吴信值;;皖南与皖中旅游区发展的新思路[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年01期
8 黄其新;区域旅游品牌化的驱动因素与战略组织——兼谈武汉市推进旅游品牌化发展思路[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9 何大义;孔锐;;顾客满意度调查中因子权重的排序估计法[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年04期
10 梁涛;关于打造广西旅游品牌问题的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乃举;基于旅游竞合关系的跨区域旅游品牌共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唐瑷琼;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武丽慧;城市旅游品牌建设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徐艳;皖南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钟洁;区域旅游品牌建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10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210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