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浙中城市群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1 15:21

  本文关键词:浙中城市群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浙中城市群 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


【摘要】: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需求市场正在发生巨变。首先是旅游行为主体旅游者的需求越来越具有个性化,其次旅游供给市场也呈现出大变局,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制造”出更加符合旅游者个性需求的旅游产品。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之中,旅游产业融合在中国悄然发生,为个性化的旅游产品的“诞生”做了大量的尝试。旅游产业通过资源、技术、功能、产品以及市场的融合,将不同产业部分价值链纳入到旅游产业的范畴内,使旅游产业内涵变得更加丰富,衍生出大量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旅游业态,如文化旅游、工业旅游、购物旅游、养生旅游等。同时旅游产业融合对区域旅游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了全球学者的广泛重视与思考。浙中城市群作为浙江省三大城市群之一,逐渐成长为浙江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块。在这些大的背景下,浙中城市群旅游产业融合也正在广泛进行,为实现浙中城市群旅游圈的大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论文基于相关文献整理与数据挖掘,从浙中城市群旅游时空演变的现象分析入手,通过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主成分分析等计量方法与案例分析方法,发现浙中城市群旅游结构空间演变具有以下特点: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将浙中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旅游单核心极化阶段、副中心极化阶段及旅游扩散阶段;从空间维度上来看,浙中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形成了多中心发展格局;从驱动力角度来看,浙中城市群旅游发展的驱动模式正由资源驱动型向产业驱动型的转变。这样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形成不同的旅游产品,从而进行差异化发展。但同时也造成各县市形成单打独斗的局面,导致浙中城市群的旅游总量在浙江省居于中等行列。为了促进浙中城市群旅游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同时加强区域间的旅游融合。在县域的层面上需要“扬长”,即以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为指导,发扬县域产业优势,加强旅游产业融合。主要通过以拓展期义乌购物旅游和准备期磐安农业旅游为例,解释旅游产业融合发生的原因与融合的途径。并且依据其他县市的产业特征、旅游资源禀赋以及旅游产业融合的阶段,提出不同的旅游产业融合的方向与路径。在市域的层面上需要“避短”,即以新产业区理论为指导,以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形成基于地方根植性的旅游创新网络体系为目标,通过自上而下的优势产业全域化延伸与自下而上的弱势产业配套发展,借助品牌营销整体化与服务设施一体化战略,逐渐形成浙中城市群柔性的旅游生产与供给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小建;新产业区与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地理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3期

2 朱z,

本文编号:1211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211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0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