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旅游经济差异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旅游经济差异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出处:《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运用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方法分析了2003—2012年吉林省旅游经济差异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旅游经济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趋于稳定;旅游经济空间极化程度逐步弱化;旅游地带内差异与地带间差异缓慢下降,地带内差异是造成总差异的主要来源;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收敛与发散格局变化不明显。阐释了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政策体制环境对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实现旅游经济协调有序发展的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01108)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1引言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1]。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构成,由于受资源禀赋、经济区位、经济水平、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存在着非均衡发展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引致区域之间社会经济总体发展差异加剧。因此,正确识别区域之间旅游经济差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刚;发展民族旅游经济要有新思路[J];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S1期
2 王斌;安庆,悄然崛起的旅游经济[J];安徽税务;2000年12期
3 吕滨;培植旅游支柱产业 建设旅游经济大区[J];地方政府管理;2000年06期
4 胡良民;河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04期
5 庞振月 ,韩酉山 ,陶有法 ,汪世明;河南旅游经济的考察及其启示[J];安徽决策咨询;2000年04期
6 张福伟;合肥旅游经济软在何处?[J];安徽税务;2001年12期
7 魏从兰,陈明义;加快合肥旅游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当代建设;2001年01期
8 晓梅;大力发展旅游经济──21世纪合肥的必然选择[J];当代建设;2001年02期
9 刘贤军;探索旅游新模式构筑经济“金字塔”——对蒙阴县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考[J];农牧产品开发;2001年07期
10 ;旅游经济热 税收征管难[J];辽宁财税;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小鲁;;基于城乡统筹战略视野下的重庆旅游经济发展基本思路[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邱宏民;;论开发人力资源与振兴旅游经济[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3 杨建峰;;学习邓小平关于发展旅游经济的思想[A];世纪伟人邓小平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2004年
4 金德良;;树立科学发展观 建设旅游经济强市[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5 何建民;毛润泽;;上海世博会旅游经济增量效应及优化对策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6 王宪杰;陈成;;山东省旅游经济统计分析与预测[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喻瑜;;对旅游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讨[A];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田红;孙文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体系的思考[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9 韦凯钟;;瞄准东盟全力打造河池通道旅游经济[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10 王洁娟;甘巧林;;泛珠三角九省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分析和类型划分[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菁;旅游经济作为岂止在黄金周[N];光明日报;2001年
2 ;旅游经济不能仅靠3个黄金周[N];湖南经济报;2001年
3 记者 张之代;加快旅游经济大发展 奋力实现黄山新崛起[N];黄山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潘黎明;旅游经济离我们有多远?[N];喀什日报(汉);2005年
5 记者 刘杰;安徽大力发展旅游经济[N];人民日报;2000年
6 新华社记者 刘菁、江西日报记者 傅云;完善配套设施 提高服务质量 发展旅游经济[N];人民日报;2000年
7 张晓明 福建记者站 史蔓蓉;福建实现旅游经济开门红[N];中国旅游报;2007年
8 京京;“先锋文化”能否净化“旅游经济”[N];国际商报;2007年
9 记者 程岳峰;开发红色旅游产业 大力发展旅游经济[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10 记者 程岳峰;全州旅游经济工作会议召开[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迎辉;陕西省旅游经济效应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张滢;旅游经济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3 唐晓云;中国旅游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艳;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廖乐焕;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及其启示[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覃峭;民营旅游经济扶贫效益评价[D];广西大学;2008年
4 刘刚;浙江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王霞;甘肃省旅游经济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彭牧;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经济发展探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文瑚霞;江西省旅游经济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陶志英;广东旅游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罗翔宇;湖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袁媛;甘肃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113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311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