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西北地区出土双头鸟纹刺绣纹样初探

发布时间:2017-12-28 13:10

  本文关键词:西北地区出土双头鸟纹刺绣纹样初探 出处:《考古与文物》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双头鸟 纹样 刺绣


【摘要】:本文简要整理了西北地区出土的双头鸟纹刺绣,并在与诺因乌拉、马王堆、敦煌等地出土材料对比的基础上对刺绣的纹样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理解:第一,认为双头鸟纹刺绣可能与诺因乌拉出土的鸟纹刺绣存在渊源;第二,认为主要的辅助纹样应该是源于茱萸纹,有些可能就是茱萸纹;第三,认为圆点纹可能仅是当时一种流行的样式;第四,认为倒置的三角纹可能与佛教中的"者舌"有关;最后,提出刺绣上的双头鸟纹样与西方流传至今的双头鹰纹样不应是一个体系。
[Abstract]:This paper sorted out the double headed bird pattern embroidery unearthed in Northwest China, and in Mawangdui, Dunhuang and Nuoyin UL, etc.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materials unearthed embroidery patterns and put forward some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first, that bird pattern embroidery double headed bird pattern embroidery may exist Nuoyin unearthed and Ural origin; second, that aided the main patterns should be derived from the dogwood lines, some may be third, cornel pattern; that polka dot may only was a popular style; fourth, inverted triangle lines that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Buddhist "tongue";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double embroidery patterns and the spread of the Western bird the double headed Eagle pattern should not be a system.
【作者单位】: 东华大学;
【分类号】:J523.6;K876.9
【正文快照】: 近些年来,我国西北地区相继出土了几件特殊的刺绣,年代约属汉晋,皆为锁绣,纹样非常罕见,极具研究价值。从刺绣最初的形态看,中间两首一身的双头鸟应为主题纹样,鸟纹周边其它纹样虽繁多但皆为辅助纹样。关于双头鸟纹样,赵丰已有详论,本文仅约略考证以为补充;而关于双头鸟周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乐;赵丰;;敦煌伞盖的材料和形制研究[J];敦煌学辑刊;2009年02期

2 夏鼐;;新疆新发现的古代丝织品——绮、锦和刺绣[J];考古学报;1963年01期

3 柳洪亮;;吐鲁番出土十六国时期的文书——吐鲁番阿斯塔那382号墓清理简报[J];文物;1983年01期

4 杨孝军;郝利荣;;徐州新发现的汉画像石[J];文物;2007年02期

5 赵超;;共命鸟与比翼鸟[J];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新国;都兰吐蕃墓出土含绶鸟织锦研究[J];中国藏学;1996年01期

2 余欣;;敦煌佛寺所藏珍宝与密教宝物供养观念[J];敦煌学辑刊;2010年04期

3 刘波;敦煌与阿姆河流派美术图案纹样比较研究[J];敦煌研究;2000年03期

4 张爱冰;文化与文明:夏鼐农史三题[J];东南文化;2005年02期

5 郑先兴;;汉画九尾狐的原型分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郑彤;;再论汉画像石上的象纹[J];华夏考古;2010年01期

7 夏鼐;;中巴友谊的历史[J];考古;1965年07期

8 夏鼐;;近年中国出土的萨珊朝文物[J];考古;1978年02期

9 汪宁生;;汉晋西域与祖国文明[J];考古学报;1977年01期

10 岳本勇;张青平;;略论共命鸟的起源与变化[J];科技信息;2012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孝军;郝利荣;;试析徐州汉画像石中的“胡人”及其文化影响[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晓佳;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束霞平;清代皇家仪仗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朱文涛;古罗马与汉代造物艺术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颜;唐代科技与世界文明[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新春;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赵喜惠;唐代中外艺术交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孙武军;北朝隋唐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的文化与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芦苇;潞绸技术工艺与社会文化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宁;3-7世纪高昌服饰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砚卓;战国秦汉时期丝织品的发现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晓娟;北朝联珠纹样探微[D];暨南大学;2010年

4 李莉;徐州汉画像石之乐舞百戏图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周伟;北方地区十六国时期墓葬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龙博;低花本织机及其经锦织造技术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7 彭婕;我国南方地区不同年代出土纺织品对比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8 张树伟;吐鲁番出土5-8世纪租佃文书中的违约责任及相关条款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宋斌杰;唐宋高昌服饰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10 陈百超;中国传统居室空间中的软饰织物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蝉雪;唐宋敦煌岁时佛俗──二月至七月[J];敦煌研究;2001年01期

2 赵殿增,袁曙光;四川忠县三国铜佛像及研究[J];东南文化;1991年05期

3 榞公硕;;顾绣与苏绣[J];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09期

4 宋伯胤;黎忠义;;从汉画象石探索汉代织机构造[J];文物;1962年03期

5 武敏;;新疆出土汉——唐丝织品初探[J];文物;1962年Z2期

6 俞伟超;;东汉佛教图像考[J];文物;1980年05期

7 何志国;;四川绵阳何家山1号东汉崖墓清理简报[J];文物;1991年03期

8 宿白;四川钱树和长江中下游部分器物上的佛像——中国南方发现的早期佛像札记[J];文物;2004年10期

9 刘云涛;山东莒县东莞出土汉画像石[J];文物;2005年03期

10 梁成秀;藏文典籍装帧与命名特点初探[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瑜;;梭嘎长角苗服饰艺术特征初探[J];装饰;2011年03期

2 马正荣;贵州少数民族的刺绣和挑花[J];美术观察;1997年02期

3 陈其心;黔西北风物志[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2期

4 田鲁;民族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湘西苗族刺绣艺术赏析[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5 石鑫进;;苗绣纹样初探[J];艺海;2008年01期

6 吕霞;民间艺术的审美创造——西部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之八[J];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01期

7 崔毅;三峡民间美术挑花刺绣的艺术特色[J];中国三峡建设;2001年02期

8 金泰子;中国传统刺绣对韩国传统刺绣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3期

9 梁辉银;;荆楚艺术汉绣的价值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8期

10 胡维汉;华美的纳雍苗族蜡画[J];文史天地;200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霞;;红安刺绣与中原文化[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张美芳;;李政道先生与刺绣文化创新[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8:科技进步与工艺美术发展[C];2010年

3 余源;;传统图形的“前世与今生”[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韦明耀;;同乐侗族刺绣服饰[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沈毅;;论畲族彩带艺术[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6 王霞;;走进“红安绣活”思考保护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魏敬先;;论“发绣”[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赵静;;传统刺绣的用色特点——以汉绣为例[A];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海峡两岸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马骏;;略论传统工艺美术与抽象化艺术[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10 杨先模;;水族民间剪纸艺术赏析[A];水家学研究(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漳州非遗保护中心提供;漳绣[N];闽南日报;2009年

2 冶存荣;青海刺绣:盛开在民间的奇葩[N];青海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刘晓辰;陕西千阳:将针线活做成美丽产业[N];经济日报;2009年

4 杨滋惠;一枝独秀的木垒哈萨克族刺绣[N];昌吉日报;2009年

5 观复;惹人喜爱的明清刺绣[N];市场报;2007年

6 董勇;云朵上的羌绣女[N];中国民族报;2011年

7 夏剑锋;静宁民间刺绣异彩纷呈[N];平凉日报;2007年

8 曾丽;古老民族艺术的危机与机遇[N];文艺报;2010年

9 曹洋;大山深处的绣花娘子[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马锦洲;潮州抽纱濒危[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慎;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宏复;枕顶绣的文化意蕴及象征符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袁承志;风格与象征——魏晋南北朝莲花图像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4 柳逸善;关于蒙古包的审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张昕;山西风土建筑彩画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徐玉红;《玉台画史》中女才人及其社会角色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7 吕屏;传统民艺的文化再生产[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马莉萍;中国少数民族民间剪纸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李守妍;中韩传统服饰象征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旭娟;清代南通蓝印花布纹样探析[D];苏州大学;2007年

2 申琳;楚雄彝族服饰图案研究与现代运用探讨[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梁恒;湘黔苗绣装饰图案元素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高冰清;晚清民初裙的演变和穿着方式[D];东华大学;2007年

5 李海影;中国民间女红图饰及审美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永安;哈萨克族民间工艺的传承与族群文化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冯妍;甘肃洮州汉族传统服饰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2年

8 张燕芬;明清服饰之器物纹样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9 王微曦;湖北汉绣审美形态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07年

10 谢翌暄;近代中国传统女上装实例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461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3461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3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