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项目价值性设计与规划
本文关键词:民俗旅游项目价值性设计与规划 出处:《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民俗旅游的逐步兴起成为我国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有效传播途径,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开发的重要方式,但多数民俗景区旅游项目经营普遍不景气。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其旅游项目本身设计与规划难以满足旅游者多元化的消费心理需求。通过硬性文化载体规划、软性文化载体规划与软硬结合文化载体规划三个层次来阐释在新的市场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有效实现民俗旅游项目价值最大化,从而为我国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传播与价值实现提供合理化建议。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folk customs tourism gradually rise to become the effective dissemination of folk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of ethnic tourism development, but the majority of folk tourism project management general downturn. The main reason lies in the tourism project planning and design to meet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ourists diversified consumption through hard culture carrier planning, soft cultural planning and cultural carrier carrier combination of soft and hard to explain in the new marke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ow to more effectively maximize the value of the three folk tourism project planning, so as to provid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the dissemination and value of customs and culture of China's ethnic minorities.
【作者单位】: 绵阳师范学院;
【分类号】:F592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大都处于偏远、经济不发达地区。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崛起,文化性旅游项目日益受到国家、地方政府的重视。在贵州、四川、云南、广西等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省区纷纷推出如“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等多个民俗旅游项目,在部分中心城市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娅;;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基于文化经济协同发展的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许敏;;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北方经济;2012年18期
2 黄娅;;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县域文化经济协同度定量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魏宝祥;民族地区旅游者行为与文化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2 乐祥海;我国文化产业投资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玲玲;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评价和资源管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孙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四川省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王志宇;大同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3年
4 魏配轩;贵州革命老区同步小康的产业路径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4年
5 吴珊;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度的动态评估及空间分异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瑞;殷红梅;;民族县域旅游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及实证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6个民族县域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3期
2 唐善茂;张瑞梅;;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探讨[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冯学钢;王晓云;杨f;;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研究[J];旅游论坛;2009年01期
4 王兆峰;杨琴;;基于产权理论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5 王兆峰;;基于产业集群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竞争优势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2期
6 张强,龙鳞;对民族文化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6期
7 王忠云;张海燕;;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演化发展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2期
8 宋亮;;青海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媒介策略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年02期
10 何梅青;;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模式综合评价方法探析——以青海省藏区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正斌,王素萍;浅论山西民俗旅游的开发与创新[J];经济问题;2004年03期
2 殷群;民俗旅游的经济学思考[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田茂军;保护与开发:民俗旅游的文化反思——以湘西民俗旅游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4 郭玉坤;民俗旅游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4期
5 安刚强;;民俗旅游:甘南旅游的活力源[J];发展;2005年12期
6 卫彦雄;老挝的民俗旅游[J];东南亚纵横;2005年01期
7 闫喜琴;;论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与防治[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1期
8 郭贞;胡晓立;;对我国民俗旅游发展的思考[J];当代经理人;2006年11期
9 金锋;;甘肃民俗旅游发展初探[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徐赣丽;;民俗旅游的表演化倾向及其影响[J];民俗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守容;;北京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发展[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唐园园;;试论民俗旅游与跨文化交流[A];翻译·跨文化旅游研究[C];2012年
3 陈晓;郑丽;;转型中的日照市民俗旅游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4 杨俊丰;;传承乡土村落特色的民俗旅游村规划建设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康陵村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杨路塔;;民俗旅游:匀城资源开发的一项系统工程[A];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6 高铭群;;从鹿港的兴起看石狮民俗旅游的前景[A];三生万物——老子思想论文集[C];2003年
7 唐玲萍;;旅游者对民俗旅游产品本真性的感知研究——以云南新平大沐浴花腰傣民族文化村为例[A];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8 褚筠;冷红;;京郊民俗旅游接待型村庄规划建设探讨[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姜红;;民俗旅游业发展浅析——以青岛市李沧区为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10 任国柱;李波;郭焕成;汪升华;;北京市民俗休闲旅游发展现状研究[A];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孟为;首批35个民俗旅游村挂牌[N];北京日报;2003年
2 卜向东;怀柔万余农民投身民俗旅游[N];中国工商报;2004年
3 李俊海 徐冬梅 ;兴隆民俗旅游吸引外国游客[N];中国旅游报;2004年
4 李高凯;民俗旅游重在文化[N];中国旅游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王小润;民俗旅游 利在千秋[N];光明日报;2003年
6 赵英明;民俗旅游内容是否该变了[N];济南日报;2005年
7 记者龚雯;春节:民俗旅游唱大戏[N];人民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李秀春;黄山做旺民俗旅游[N];云南日报;2003年
9 赵信一;京郊游 爆发在“五一”前夜[N];北京现代商报;2006年
10 出场人物 魏小安 人物身份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民俗旅游的发展分析[N];中国旅游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晓云;论民俗旅游的开发[D];浙江大学;2010年
2 朱小憧;民俗旅游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3 常玲;拉萨市民俗旅游营销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匡阗;民俗旅游村真实性的调查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顾涛;中国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芳;论民俗旅游[D];四川大学;2006年
7 乐可敏;我国民俗旅游原真性价值取向下的开发路径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东红;体验营销在喀什民俗旅游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9 陈薇;凉山彝族自治州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10 刘小燕;民俗旅游价值链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57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357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