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区域文化与环城游憩带协同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8-01-01 00:24

  本文关键词:区域文化与环城游憩带协同体系的构建 出处:《学术交流》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区域文化 环城游憩带 协同体系


【摘要】: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一个文化敏感的时代,在人们日益重视文化素质、追求精神资源的特殊时期,区域文化这一独特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价值格外凸显。区域文化与环城游憩带的旅游开发存在着深层次的促进与制约关系,由于环城游憩带旅游独特的市场需求因素,使得环城游憩带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更需要重视区域文化元素。但由于区域间文化的差异性,不同地区文化与旅游的发展模式和内涵又各有不同,原有的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往往忽视对区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创新,而作为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区域文化与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二者的协同创新不但能够激发其潜在的能动性,同时无论是对文化领域还是经济领域都会产生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Abstract]:In today ' s world , the world has entered a culture - sensitive era . In the special period where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cultural quality and pursue spiritual resources , the unique cultural resources of regional culture are of great value in tourism development .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黑龙江省中心城市环城游憩带旅游业竞争力分析——以哈尔滨市为例研究”(11544126)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体验经济视角下冰雪旅游策划研究”(12E044)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省生态旅游景区的旅游干扰与管理机制研究”(GZ12D505)
【分类号】:G127;F592.7
【正文快照】: 一、对区域文化与旅游开发关系的梳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被赋予了经济发展动力,人们往往愿意用文化产业的形成来验证文化的经济效应。而实际上文化的经济发展乃至文化产业的形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融合多产业发展要素以及必要的载体,在众多载体中最能够实现文化的本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苏平,党宁,吴必虎;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J];地理研究;2004年03期

2 黄金玲;赵欣;;哈尔滨环城游憩带发展现状浅析[J];知识经济;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显红,王苏洁;交通系统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章尚正;余佳;;旅游资源非优型省会城市的旅游吸引力提升——以合肥市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陈春莲;;浅谈合肥市滨湖新城旅游规划[J];安徽建筑;2010年05期

4 管兵中;卢松;;国内农业旅游研究述评[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3期

5 陈苹苹;;合肥旅游圈构建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7期

6 周玮;沙润;任黎秀;吴兰桂;钟静;;福建牛姆林山地旅游景观特征和设计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7 宋佩茹;;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8 祝晔;黄震方;;旅游景区房地产开发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9 杨晓峰;汪威;张立群;;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10 王立山;赵媛;;宿迁市旅游形象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章锦河;王群;朱棣;姜坤;;循环经济与大别山生态旅游开发[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徐速;;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旅游合作与发展探讨[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马丽卿;;浙江海洋旅游产业区位分析及空间重构[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张巨才;;基于品牌定位的区域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策略研究——以河北为例[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方相林;李俊民;;安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6 李永文;郭影影;;论旅游系统思想与旅游学研究[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7 祁秋寅;张捷;王同坤;;滨江城市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以南京为例[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汤全明;温丽娟;张建新;;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联动发展初探——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朱勇;;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创新路径及模式研究[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冯亚芬;魏少琴;贾铁飞;;区域旅游资源时空结构分析——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丹;旅游规划案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彭永祥;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安永刚;休闲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文红;欠发达地区森林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5 王怀c,

本文编号:1362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362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2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