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走婚”与“女性丈夫”——中国摩梭人与尼日利亚伊博人性别关系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8-01-01 17:17

  本文关键词:“走婚”与“女性丈夫”——中国摩梭人与尼日利亚伊博人性别关系的比较 出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走婚 女性丈夫 摩梭人 伊博人 性别关系


【摘要】:婚姻是涉及人类两性关系的头等大事。在许多社会中,所谓婚姻,即意味着一个男人将一个女人娶到自己家里。然而,从中国摩梭人的"走婚"和尼日利亚伊博人的"女性丈夫"来看,情况却并非如此。比较这二者的性别关系,可以发现:在摩梭人和伊博人的婚姻家庭中,所嫁娶的对象完全或部分颠倒,男性仅仅是"亲生父亲",而妇女是真正的"社会父亲",体现了传统习俗的影响。
[Abstract]:Marriage is a top priority in human relationships. In many societies, marriage means a man marries a woman in his own home. This is not the case from the "walking marriage" of the Mosuo in China and the "female husband" of the Igbo in Nigeria. By comparing the gend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we can see that in the marriage and family of the Mosuo and the Ibo. The object of marriage is completely or partially reversed, the male is only the "biological father", while the woman is the true "social father", reflecting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ustom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历史与战略研究系;
【分类号】:G04;K891
【正文快照】: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女性问题则是每个社会文化中的一部分。无论在中国还是尼日利亚,男人和女人在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扮演着不同却又互补的角色。这两种角色通过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活动推动社会进步,并建立一定的内部性别关系。在世界许多地区,父系制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柳;;摩梭人达巴经及其文化内涵[J];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02期

2 方国瑜 ,和志武;纳西族的渊源、迁徙和分布[J];民族研究;1979年01期

3 翁乃群;女源男流:从象征意义论川滇边境纳日文化中社会性别的结构体系[J];民族研究;1996年04期

4 高屹琼;刘燕波;;质疑“女尊男卑”——当代摩梭社会两性地位研究[J];学园;2009年03期

5 张恺悌;一个母系社会的家庭婚姻与生育——云南省宁蒗县纳西族社会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乃群;经济建设与文化互动问题——“南昆铁路建设及其沿线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考察”简要报告与讨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金少萍;沈鹏;;中国女性人类学研究文献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1期

3 和锡健;冯兆丽;;纳西族尚武精神历史变迁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4 曾现江;;论影响藏彝走廊地区纳系族群历史分化演进的蒙古族因素[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鹿忆鹿;眼睛的神话——从彝族的一目神话、直目神话谈起[J];民俗研究;2003年02期

6 王雅荣;“猴s兦栏尽惫适略ㄔ葱绿絒J];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01期

7 李近春;;纳西族祭天初探[J];民族学研究;1982年01期

8 方素梅,杜娜,杜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J];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9 鹿忆鹿;眼睛的神话——从彝族的一目神话、直目神话谈起[J];民族艺术;2002年03期

10 和即仁;;“摩些”与“纳木依”语源考[J];民族语文;199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近春;;纳西族祭天初探[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C];1982年

2 杨慧;刘永青;;民族旅游与社会性别建构——以宁蒗落水村摩梭妇女为个案[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金菊;乡村回族妇女疾病与健康的人类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赵鹏;泸沽湖畔走婚文化的当代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廖冬梅;节日的教育功能探析[D];西南大学;2006年

4 王卫华;春节习俗与女性身份意识[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刘彩清;婚姻、家庭、生育与妇女地位[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尤伟琼;云南民族识别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雄;“害羞”之墙[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王文亭;不完整的倒置[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和晓瑜;当代丽江九河纳西族与白族的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姜红;两性经济行为与婚姻家庭制度的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贤友;彝族和纳西族的祖先崇拜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顾江益;法律与习俗的冲突和互动[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魏琳;从丧葬仪式看村落文化的涵化[D];云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潘蛟;勃罗姆列伊的民族分类及其关联的问题[J];民族研究;1995年03期

2 张恺悌;一个母系社会的家庭婚姻与生育——云南省宁蒗县纳西族社会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04期

3 陈柳;;摩梭人的“家屋”观念[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在;女儿国归来[J];文化交流;1999年02期

2 王湘月;;在“女儿国”释放女儿心[J];课堂内外(高中版);2010年09期

3 周刚伍;李新;;泸沽湖:东方的女儿国[J];新西部;2009年11期

4 杜奎昌;泸沽湖畔“女儿国”[J];文史春秋;1998年06期

5 李丹崖;;在摩梭姑娘的门前[J];意林;2009年22期

6 李晏;摩梭人:“走婚”与最后的母系氏族社会[J];中国民族博览;1997年03期

7 陈新欣;泸沽湖边“君子国”[J];今日中国(中文版);1998年06期

8 麦田圈;邓平模;;泸沽湖——水草相依的浪漫[J];西南航空;2008年03期

9 宁思潇潇;;管窥女儿国——泸沽民居中的摩梭文化[J];中华民居;2010年05期

10 徐炳辉;;走婚的故事[J];金山;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柳;;摩梭大家庭:一个和谐的社会运作机制[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2 董仁才;余丽军;邓红兵;赵景柱;;泸沽湖流域生物多样性特点与保护对策分析[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杨晓红;;论乡规民约环境保护规范的社会控制——以四川泸沽湖摩梭人乡规民约为例[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4 关华山;;摩梭家屋意义追索[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林俊华;;扎坝“走婚部落”的历史与文化[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6 白同林;段淑芳;;单身老人“同居”“走婚”现象探讨[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兰玲;;摩梭传统聚落研究初探[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甫春;;驮娘江流域壮族婚姻的千年变迁[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9 吴凤玲;;旅游业中象征资源的使用[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曹和平;张博;周建波;张志祥;;不同文明间经济动力学机制共源性因子管理初探——复活节岛和摩梭人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比较研究[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机遇、挑战和方向”经济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李舒;摩梭人还在“走婚”,,姑娘的花楼依然神秘[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2 杨跃萍 陈明昆;摩梭人:行走于现代与传统之间[N];中国民族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马黑尔哈 冷文浩;摩梭人最原汁原味的盛大节日—转山节[N];凉山日报(汉);2005年

4 姚玉珊;溪娜和她的摩梭人梦想[N];人民政协报;2001年

5 朱勇钢;解开泸沽湖摩梭人“自然节育”之谜[N];四川日报;2004年

6 罗 丹;摩梭:奇特浪漫的“走婚族”[N];西部时报;2006年

7 那鹰;母系社会-摩梭人-摩梭文化-走婚[N];云南政协报;2004年

8 张成伦;走进人类母系氏族社会的最后领地[N];友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罗正国;泸沽湖——带着原始遗风踏上“申遗”路[N];凉山日报(汉);2006年

10 朱勇钢;宁静的草海骚动中的困惑[N];凉山日报(汉);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鹏;泸沽湖畔走婚文化的当代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邓章应;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璐;茶马古道云南段音乐文化现状的选点调查与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馨慧;断裂中的摩梭社会[D];云南大学;2012年

2 廖梦天;阿夏[D];浙江大学;2013年

3 王晓丹;老年人再婚问题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杨雄;“害羞”之墙[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顾江益;法律与习俗的冲突和互动[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李丽;摩梭民居特质空间的保护与改造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7 马青宇;滇西北高原摩梭人聚居区的乡土建筑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8 罗丽;摩梭人同辈亲属面孔识别ERP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9 毛计平;泸沽湖摩梭小学美育课程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张俊婧;永宁乡摩梭人政治社会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65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365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b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