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土家族古村落的保护模式研究——以湖北省宣恩县彭家寨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01 17:29

  本文关键词:土家族古村落的保护模式研究——以湖北省宣恩县彭家寨为例 出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土家族古村落 保护模式 文化保护


【摘要】:土家村落在其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和地理环境中形成了众多极富价值的村落文化。但随着现代化进程速度加快,土家古村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巨大冲击。2004年至今,湖北省宣恩县彭家寨的保护开发工作得到了来自政府、民间组织及村民等各方的支持,形成了一套包括保护理念、保护规划、项目运作方式、保护项目的内容等方面的保护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村民保护意识不强、村落保护主体间协同性不足、保护方法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土家族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工作还需进一步提升。这就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主体的定位、主体间的协作性、保护方法等方面做出改进,使土家古村落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蓬勃生机,土家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保护。
[Abstract]:Tujia village formed a number of valuable village culture in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But with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accelerated, Tujia ancient village inevitably by the huge impact of.2004 year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Hubei County of Xuanen Province Peng obtained from the government,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villagers and other parties support, including the formation of a concept of protection, protection planning, project operation mode, protection mode of protection projects and other aspects, and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but due to geographical constraints, the villagers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is not strong, lack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main village protection, protection effect of improper methods and other factor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village of Tujia nationality i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This requires innov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from the main body position, collaboration between subjects, protection methods Improvements have been made to make the ancient villages of Tujia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radiant and vigorous,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Tujia has been further protected.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K878;F592.7
【正文快照】: 现代社会既是一个越来越多元化的时代,同时在许多方面也是越来越趋同的时代。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努力与现代化要求的趋同性相伴生,成为当今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图景。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以来,包括土家族在内的各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了现代化的冲击,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爱武;田晓梦;;土家族吊脚楼研究现状及其特点[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彭飞;;以彭家寨吊脚楼建筑群谈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的价值与保护[J];小城镇建设;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茜;;三峡地区夏商时期房屋建筑遗迹考古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沟睿;;对当代室内设计中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方式[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3期

3 曹湘贵;;贵州民居吊脚楼论述[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田化;土家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2 张爱武;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及其传承与保护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3 李敏;湘南地区瑶族传统民居群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传发;;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2 祝国超;;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研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3 王希辉;;土家族吊脚楼的文化内涵与传承[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4 商守善;;恩施土家族吊脚楼造型风格审美论析[J];大众文艺;2010年02期

5 陈素娥;;依顺自然 诗意栖居——从吊脚楼看湘西民居的美学诉求[J];文史博览;2006年12期

6 张清平;;三峡乡土建筑——土家吊脚楼[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朱世学;论土家族吊脚楼的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盛建荣;章玲;;彭家寨乡土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研究[J];华中建筑;2006年11期

9 李百浩;杨洁;;湖北乡土建筑的功能、形式与文化初探[J];华中建筑;2007年01期

10 赵逵;李保峰;雷祖康;;土家族吊脚楼的建造特点——以鄂西彭家寨古建测绘为例[J];华中建筑;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勤;;汉长安城遗址不同保护模式探讨[J];文博;2010年05期

2 李燕;束有春;;远离古桥建新桥:江苏古桥保护模式[J];东南文化;2006年04期

3 邢怀滨;冉鸿燕;张德军;;工业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初探[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侯卫东;朱光亚;;规划引导与大运河保护[J];中国名城;2008年02期

5 赵一苇;;我国历史建筑认定及保护制度之完善[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7期

6 张小娟;;兰州历史文化的保护与继承——以白塔山历史风貌区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7 覃乃昌;覃彩銮;郑超雄;蓝阳春;覃芳;刘建平;;左江流域文化考察与研究[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8 黄志强;;论齐齐哈尔金长城文化资源的保护[J];黑龙江史志;2010年13期

9 施丽辉;张金玲;;明代抗倭遗址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浙南蒲壮所城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4期

10 李中如;;《关于保护开发泥河湾遗址群的建议》提出前后[J];文史精华;2010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做好民间组织工作——在全国民间组织管理座谈会闭幕式上的讲话[A];中国文物学会通讯2001、2002年合订本[C];2001年

2 王景怡;;中国绥棱黑陶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对策初探[A];黑龙江省绥化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玉环;;广州城市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探讨[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苏雅拉;;论阿尔寨石窟的保护开发及对鄂尔多斯旅游业的推动作用[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郑欣淼;;在国家文物局社会团体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中国文物学会通讯2001、2002年合订本[C];2001年

6 ;韩国伟、谢久忠作客人民网[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7年第2期[C];2007年

7 张占生;;关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反思[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四辑)[C];2004年

8 ;湖北省民间组织管理局李晴处长在湖北省钱币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六期[C];2007年

9 王时伟;;后记[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邱刚;;用什么筑起我们新的长城[A];万里长城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苏卫东;让人们记住“回家”的路[N];无锡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倪晓英;为了不让文化失去记忆[N];苏州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毅;保护开发磁州窑文化遗产[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4 张粉琴;乌丙安畅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N];新华日报;2004年

5 李虎成;殷墟保护模式获创新大奖[N];河南日报;2007年

6 记者 谢安良;江北首推文物认养保护模式[N];宁波日报;2009年

7 记者辛强;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N];河北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顾咪咪;名人故居亟待保护开发[N];解放日报;2000年

9 周慧虹;为文物保护营造好环境[N];西藏日报;2004年

10 周俊峰;古城保护开发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N];秦皇岛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顾方哲;美国波士顿贝肯山历史街区保护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晓光;凤凰古城河岸吊脚楼建筑特色及再生设计初探[D];江南大学;2009年

2 蒋灵斌;广西富川县福溪古村的保护与发展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姜成学;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历史街区保护模式的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马君兰;青岛文化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张强;大遗址保护与开发的可行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黄凤琼;番禺祠堂文化的调查与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7 何洁玉;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协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荀亮;浅析珠海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D];吉林大学;2012年

9 张欢;乡土景观资源的保护与重构[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10 熊焱;凤凰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65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365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7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