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凉山彝族死亡认知的本土表达与现代调适——以“尼木措毕”仪式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06 20:02

  本文关键词:凉山彝族死亡认知的本土表达与现代调适——以“尼木措毕”仪式为例 出处:《宗教学研究》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凉山 彝族 死亡认知 屈木措华


【摘要】:凉山彝族对死亡有着自己独特的本土实践和认知。他们认为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死和生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同时又夹有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和生殖崇拜、男女有别的认知。面对现代化发展和主流文化的冲击,彝族对自己的死亡认知进行了恰当的调适,给彝族的传统宗教观念注入了新的元素,从而使凉山彝族对死亡的认知不仅仅表现在仪式展演上,更成为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从这一意义上讲,这种认知不仅是了解彝族信仰世界的窗口,也是了解彝人真实生活的文化图像。
[Abstract]:Liangshan Yi people have their own unique local practice and cognition of death. They think death is a kind of natural phenomenon, death and life are not only different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and there are all things alive, soul immortal and reproductive worship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fa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and the impact of mainstream culture, Yi people adjust their cognition of death properly and inject new elements into the traditional religious concept of Yi nationality. So that the Liangshan Yi people's cognition of death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ritual show, but also become a way of daily life. In this sense, this cognition is not only a window to understand the Yi people's belief world. It is also a cultural image to understand the real life of Yi people.
【作者单位】: 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
【基金】:教育部青年项目“断裂与对接:文化生态视野下的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自觉”(编号:12YJCZH22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892.22
【正文快照】: 维特根斯坦曾说,死亡不是生命中的事件,因为我们不会活着体验死亡。于是海德格尔给死亡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死亡是“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而又无可逾越的、确知但却不确定的可能性”②。因而,从宗教意义上讲,死亡就是让人们根植于有限的个体存在去寻求自然和人类的超越与无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米正国;彝族人的死亡观念[J];贵州民族研究;1996年01期

2 牛军;彝族的死亡观与祖先崇拜[J];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02期

3 张庆松;苏燕;;彝族葫芦:生命轮回的象征[J];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02期

4 李列;彝族《指路经》的文化学阐释[J];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04期

5 樊秀丽;;彝族的归属集团意识在其丧葬文化中形成的可能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丸山宏,张泽洪;纳西族和彝族的超度亡灵仪礼[J];宗教学研究;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窦存芳;;民族地区实现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之探讨——加快发展和壮大民族地区民俗文化力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马宁;;羌族成年礼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3 朱翠容;;论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万德权;陈兴亮;;藏族传统体育起源发展与宗教文化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10 王列生;主体缺席的概念晚餐——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失态的一种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廖全京;;存在之镜与幻想之镜——读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4 呼致伟;;解读七夕[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5 邓俭;;自我生存之“无”的突破——解读《野草》中的存在之思[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金才;;中日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隔膜[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7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8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9 马永波;;生态整体主义与新诗发展的一个可能路向[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黄汉忠;;汕尾市滨海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明珠;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郑伟;民间传统体育赛事对乡镇、街道(社区)和谐发展的促进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邢玉梅;鲁迅与民俗文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海门,陆思贤;崧泽文化“葫芦形神人”探秘[J];东南文化;1997年03期

2 陈静;唐曹;;葫芦与人类起源神话——云南少数民族葫芦崇拜的文化解读[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3 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J];历史研究;2001年05期

4 扈庆学;;葫芦民俗文化意义浅析[J];民俗研究;2008年04期

5 王明贵;彝族古代文学总观[J];民族文学研究;1999年03期

6 李绍明;从中国彝族的认同谈族体理论——与郝瑞(Stevan Harrell)教授商榷[J];民族研究;2002年02期

7 ;河姆渡发现原始社会重要遗址[J];文物;1976年08期

8 邓钧;;葫芦笙象征意义和文化渊源的音乐人类学考析[J];中国音乐;2006年04期

9 葛兆光;历史记忆、思想资源与重新诠释——关于思想史写法的思考之一[J];中国哲学史;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正华;沈莉;;凉山彝族民间诗歌的类型及特征[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余学保;;彝族哔噜[J];云岭歌声;2004年07期

3 白扬;陶祥;李焰川;;凉山索玛花[J];民族论坛;2006年03期

4 靳丽芬;;彝族音乐文化[J];民族音乐;2006年02期

5 楚天舒;;凉山纪行[J];中国农垦;1986年06期

6 张寿元;独具特色的云南红河垤施彝族民间歌舞组曲简介[J];音乐探索;1996年04期

7 蔡富莲;;当代凉山彝族家支聚会及其作用[J];民族研究;2008年01期

8 郑剑平;;凉山谚语汇列及特点(二)[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英布草心;;彝山谣[J];凉山文学;2009年02期

10 王光荣;;彝族的龙虎图腾[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萍;;紫茎泽兰综合治理研究[A];2006中国草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李丹;陈秀娣;;儿童生命认知和生命体验的发展特点[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陈桂芳;;现代彝族医药研究综述[A];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首届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6年

4 李红琴;;关于凉山彝族毕摩文献的抢救与开发[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周英虎;;凭祥经济发展的热点:凭祥——凉山边境旅游[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巴莫曲布嫫;;“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忹录”为例[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唐楚臣;;葫芦、向天坟及昆仑新解[A];葫芦·艺术及其他[C];2007年

8 ;领军骨药——恒古骨伤愈合剂(Osteoking)[A];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大会风湿论文集[C];2009年

9 费邓洪;;从音乐的“情感内容”到“另一种心理内容”的猜想[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李贵利;潘宏兵;杜邦;刘斌;;四川攀西石榴产业现状与对策[A];中国石榴研究进展(一)[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吉木子拉 本报记者 张崇宁;更大力度解民困[N];凉山日报(汉);2009年

2 本报记者 龙德华 罗淙;182个凉山项目对接成都近百企业[N];凉山日报(汉);2009年

3 本报记者 周静 实习生 刘恒志;凉山两盏“灯”最耀眼[N];凉山日报(汉);2009年

4 洪明刚 本报记者 白明云 李友明 李忠海 杨艳;治水造就锦绣凉山 惠民唱响发展之歌[N];凉山日报(汉);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崇宁;凉山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N];凉山日报(汉);2010年

6 本报记者 邓万祥;绿色产业托起七彩凉山[N];农民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李春雷;站在市场看凉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记者 王云;凉山正变产业热土[N];四川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白明云;为凉山插上腾飞的翅膀[N];凉山日报(汉);2009年

10 余寒 本报记者 蔡晓华;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 谱写凉山发展新篇章[N];凉山日报(汉);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国华;暴力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死亡认知及攻击性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左东朔;小学生死亡认知特点[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福军;社会变迁中的音乐[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孙豹;强关系视角下的少数民族艾滋病防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89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389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6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