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丝织品上散点几何纹的文化含义
本文关键词:秦汉丝织品上散点几何纹的文化含义 出处:《丝绸》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秦汉时期 丝织品 散点几何纹 商周几何纹 古象形文字 演变 巫觋文化
【摘要】:两湖地区出土的秦汉时期的散点几何纹锦以其神秘的纹样吸引了很多研究者的注意,基于此,研究了散点几何纹的图案构成,比较了散点几何纹图案与商周时期几何纹图案和古象形文字的异同,并运用图像学方法进一步研究了散点几何纹图案与楚国古老的巫觋文化的关系,以及散点几何纹图案所包含的象征意义。研究认为,散点几何纹是受到巫觋文化影响的代表,它的图案的变化和打散具有实用性的同时也代表了象征的意义。技术的革新造就了散点几何纹,同时散点几何纹也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文化,促进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ckle pattern and the ancient witch culture in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 and the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the speckle pattern .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peckle geometry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ancient witch culture and the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the speckle pattern . The research believes that the speckle geometry is a symbol of the symbolic meaning . The innovation of the technology makes the speckle geometric pattern , and the speckle geometric pattern gradually merges into a culture , which promote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
【作者单位】: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分类号】:J523.1
【正文快照】: 先秦至汉时期织锦中,散点几何纹以各种各样的断裂或连续的三角形、锯齿形、V形、N形、菱形,以及它们的变形和组合为纹样基本单位分散地排列成织物图案,它的基本特征是互不相连,各自独立呈散点状排列[1]。由于跟一般的几何纹不一样,散点几何纹是一种更加简单的几何纹,因此一些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正明;《“鬻熊为文王之师”解》辨误[J];江汉论坛;1983年09期
2 张胜琳;春秋时期楚国异族人的来源及其处境[J];江汉论坛;1984年06期
3 洪潘;罗戎蕾;陈慧;;基于数学图形的染织图案设计研究[J];现代纺织技术;2012年03期
4 李志民;李玉琴;;高档提花针织面料的开发设计[J];现代纺织技术;2012年05期
5 赵丰;;几何纹锦中的打散构成设计——中国古代丝绸图案研究之二[J];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立青;楚巫觋考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晶;“异史氏”的“心灵史”——论《聊斋志异》中的压抑与幻想[J];蒲松龄研究;2004年01期
2 李明;明清徽州区域风俗双重特性成因初探[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3 吴永波;;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李元清;现代设计中的吉祥图案[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5 贾宁;;体味空间意境——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研究[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6 尹家琦;;试比较宋代南北方的造园艺术[J];安徽建筑;2008年06期
7 杨芳,顾晓静,王启兵;关于加强高校美育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潘潇漾;;从巨嶂高壁到松溪洲渚——地域因素影响下的李唐山水画[J];书画世界;2010年01期
9 涂国喜;;论工笔画的写意性[J];书画世界;2010年03期
10 叶丽美;;传统工笔画色彩式微初探[J];书画世界;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于建设;;红山文化十讲[A];第五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杜少虎;;写天地之形 绘万物之情——洛阳汉墓壁画用笔用色探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唐毅;;从“神仙”到“凡人”——对汉画像石艺术中“女性形象”变迁的解读[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丁静蕾;叶莺;;从“分离”到“融合”——浅析风景园林与中轴线在中国古代都城营建中的关系变迁[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周娴;侯涛;;设计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感悟园林艺术的空间结构[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唐丽;湖南南天竹遗传多样性及园林利用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袁野;汉画像石造型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于亮;中国传统园林“相地”与“借景”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黄丽萍;关于现时香港初中戏剧课程的美育导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娄飞;河南山林式佛教寺庙园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桥锋;素朴之美——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亚丽;苗绣艺术及其工艺在高级时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6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顾秀阳;毕飞宇小说创作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茹辉;黄仲则纪游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黄华;灾难新闻“英雄”原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石志勇;甲骨文金文文象关系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戚玉箐,邵世煌,耿兆丰;电脑横机花型准备系统中混沌、分形图纹的生成[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2 屈世显,罗俊,,张建华;分形图案与花色设计[J];纺织基础科学学报;1994年02期
3 张聿,李栋高;纹织设计中的非线性科学可视化方法初探[J];纺织学报;2002年05期
4 张聿;基于弱混沌理论的纹织设计方法研究[J];纺织学报;2004年04期
5 张聿,付岳莹;基于准规则斑图的纹织设计方法[J];纺织学报;2005年05期
6 杨正勇;;楚巫文化与苗巫文化——我国古代巫官文化管z篬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7 张君;楚俗尚巫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8 萧放;楚地节日巫术形态[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9 龚维英;从《九歌》看巫楚文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10 ;长沙浏城桥一号墓[J];考古学报;197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俊颖;;丝绸絮话[J];企业经济;1981年11期
2 韩正波;;山西省召开丝织品检验统一目光工作座谈会[J];丝绸;1977年09期
3 祝兴华;全国丝织品实物质量评比会在广东佛山召开[J];丝绸;1979年01期
4 郭N恫
本文编号:1393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393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