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我国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8 17:11

  本文关键词:我国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研究 出处:《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森林公园 评价指标 生态安全现状 生态安全评价标准


【摘要】:在总结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影响我国森林公园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我国首个森林旅游示范区温州国家及省级森林公园为例,运用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我国森林公园的生态安全现状展开研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我国森林公园生态安全评价标准。
[Abstract]:Based on the summary of previous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analyze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Forest Park ecological safety of our country,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China's first forest tourism demonstration area of Wenzhou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Forest Park as an example, the use of data collection, research methods of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status of our in the Forest Park, which is suitable for our national situation and the Forest Park ecological security evaluation in China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standard.

【作者单位】: 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
【基金】: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7YBB24)
【分类号】:X826;F592
【正文快照】: 森林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的一种主要形式。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建立森林公园2583处,总面积1677.69万hm2,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746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面积1177.66万hm2,9个省的森林公园总数超100处。根据对1979处森林公园的统计,2010年共接待游客3.96亿人次,旅游收入2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董雪旺;镜泊湖风景名胜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年02期

2 曹新向;陈太政;王伟红;;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开封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02期

3 王洪翠;吴承祯;洪伟;何东进;林琴琴;王萍兰;陈灿;;P-S-R指标体系模型在武夷山风景区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洪翠;吴承祯;洪伟;何东进;林琴琴;王萍兰;陈灿;;P-S-R指标体系模型在武夷山风景区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3期

2 曹新向;姬晓娜;安传艳;;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研究——以开封市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6期

3 曹新向;陈太政;王伟红;;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开封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初;公路路域生态环境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戴科伟;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晶;基于3S技术的黑龙江省风景名胜资源综合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4 王耕;基于隐患因素的生态安全机理与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高萍;基于供求双方的乡村旅游安全认知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姚忠;旅游区环境管理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冯亚芬;干旱、半干旱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安全评价与开发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冀东怡;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D];广西大学;2005年

5 胡和兵;生态敏感型地区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魏春凤;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赵俊丽;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益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2 关彩虹,胡炜,成文连,王飞飞;黄山风景名胜区生态安全现状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3期

3 王洪翠;吴承祯;洪伟;何东进;林琴琴;王萍兰;陈灿;;P-S-R指标体系模型在武夷山风景区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3期

4 曹新向;;旅游地生态安全预警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以开封市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3期

5 谢花林,李波;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6 刘瑶;我国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及其方向[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11期

7 孙道玮;陈田;姜野;;山岳型旅游风景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左伟,王桥,王文杰,刘建军,杨一鹏;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1期

9 黄震方,陈志钢,袁林旺;我国区域旅游环境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3期

10 章锦河,张捷;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庆龙;生态旅游区环境管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2 姚忠;旅游区环境管理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友多;福建省森林公园建设规划与生态保护[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2年03期

2 王琦;黄义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环境容量评估及其管理策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7年04期

3 薛达元,,包浩生;森林公园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J];生物多样性;1995年03期

4 骆培聪;福建省森林公园旅游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J];福建地理;2002年04期

5 黄文军;邓钊平;;从“人造火焰山”到森林公园[J];环境;2003年08期

6 方庆生;;对黄岐山森林公园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思考[J];湖南交通科技;2006年03期

7 朱松;陈亮明;彭才元;;森林公园环境容量如何估算——以湖南省九龙江森林公园为例[J];现代园艺;2010年03期

8 郑莹;;森林,不能承受之重[J];河北林业;2002年04期

9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污水处理系统[J];建设科技;2008年13期

10 ;倡导再生利用——由十二万个废弃牛奶盒制成百米环保长椅落户奥林匹克森林公园[J];中外食品;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勇;李梅;胡庭兴;王景燕;;“3S”技术在森林公园环境动态监测中的应用[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韦双社;;森林公园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下)[C];2007年

3 刘定辉;赵燮京;李勇;王昌桃;;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A];庆祝中国土壤学会成立60周年专刊[C];2005年

4 李卓;陈鸿;刘宏斌;徐永安;马宁;景昌;柴欣;;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西安市人居环境评价为例[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5 王立坤;马永胜;门宝辉;;水质污染评价的物元模型[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5年

6 薛联芳;冯云海;杨文正;;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景观影响评价[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会论文集[C];2006年

7 朱英;赵由才;李鸿江;唐平;;厌氧消化污泥稳定化评价指标综述[A];第二届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与工程设计全国学术会议专辑[C];2007年

8 蔡九菊;杜涛;陈春霞;董辉;;钢铁企业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及关键技术研究[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蕾;高亚琪;;新疆土地退化监测方法与评价指标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10 牛东晓;王海峰;成功;;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河北省大气环境质量评价[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晓薇;今年新建6个森林公园[N];深圳商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朱力平;森林公园:为环保与发展的协调开了条路[N];经济日报;2001年

3 张立平;森林公园扮美秀色津城[N];天津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郭民民;做好“森林公园”这篇大文章[N];山西日报;2001年

5 董学峰;东莞投30亿建成森林公园15个[N];东莞日报;2009年

6 ;恢复自然生态森林景观[N];北京现代商报;2005年

7 刘晶;森林公园在两难中求双赢[N];中国环境报;2006年

8 叶珊;负离子浓度 水濂瀑布碧幽谷最高[N];东莞日报;2008年

9 王雄;德昌:栽下奥运树 建设生态城[N];凉山日报(汉);2008年

10 杨钧评 张郁;南明区对生态保护区域开展“专项体检”[N];贵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彬;环境污染人群健康损害评估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于航;森林公园型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与价值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3 于玲;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4 胥效文;西安市大气环境系统分析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申屠佳丽;蔬菜系统镉污染的土壤化学与生物学响应及蔬菜安全诊断[D];浙江大学;2008年

6 张志宗;清洁生产效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7 杜大仲;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赵文晋;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刘婷婷;金沙江上游流域生态承载力及人与生态系统关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10 张玉梅;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群网体系框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波;旅游活动对植被环境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2 蒋丽霞;风景名胜区立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3 田劲杰;铁路长隧道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徐振宇;曝气机的结构优化及工作状态模拟[D];浙江大学;2005年

5 王妍;油蒿沙地植被和土壤的基本特征与荒漠化评价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6 陆晖;瓯海区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张燕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论及评价方法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鸿翥;基于GA-BP的住宅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王小玲;行业及企业生产清洁性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10 宋丹娜;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铝工业环境负荷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979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3979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f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