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旅游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收敛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7 01:16

  本文关键词:旅游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收敛机制研究 出处:《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入境旅游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条件收敛


【摘要】:基于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利用2000—2012年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检验了旅游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在全国和东部地区中,旅游外汇收入每增加1%,分别能够带动人均GDP提高0.0034%、0.0119%;当入境旅游因素引入条件收敛模型后,区域经济的收敛速度分别从1.14%、2.57%提高为1.65%、5.37%,收敛半衰期从61年、27年减少到42年、13年。研究发现,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增长因素,旅游发展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作为一个经济增长收敛的条件因素,旅游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收敛机制,即旅游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并加快区域经济差异缩小的速度。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convergence, the panel data of 31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2 are used.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mechanism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eign exchange income of tourism increases by 1% per year in the whole country and the eastern region. The GDP per capita was increased by 0. 0034 and 0. 0119, respectively. When the conditional convergence model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inbound tourism factor, the convergence rate of regional economy increased from 1.14% to 1.65%, and the half-life of convergence was from 61 years. 27 years to 42 years, 13 years. As an independent economic growth factor, tourism developmen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s a conditional factor of economic growth convergence, tourism development has a convergence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that is, tourism developmen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speed up the pace of narrowing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GL080)资助,主持人:李玲
【分类号】:F592;F1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历来是旅游经济学关注的热点问题。旅游发展之于区域经济的作用已不言自明,如注入外汇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刺激当地投资、促进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实现、扩散技术知识等[1]。国内相关研究重在验证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庞丽;王铮;刘清春;;我国入境旅游和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3期

2 吴爱芝;杨开忠;李国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11年05期

3 钟高峥;耿娇阳;麻学锋;;西藏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J];经济地理;2012年11期

4 张世兵;;湖南省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经济地理;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平;梁彭勇;;中国入境旅游与服务业发展关系的区域差异——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检验[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瞿华;夏杰长;;我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85-2009年数据[J];财贸经济;2011年08期

3 余海鹏;朱莉莉;;江苏省入境旅游对其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2010年11期

4 周玉翠;韩艳红;;我国入境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2期

5 陈秀琼;黄福才;;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6年12期

6 林明水;谢红彬;陈文虹;;近十年来福建省旅游经济时空差异演变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赵东喜;;福建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关系动态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杨敏;韩春鲜;罗辉;;新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关系浅析——基于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04期

9 乌铁红;张捷;李文杰;曹靖;刘泽华;;中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演变及成因——基于入境旅游经济区位熵的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05期

10 吴利;;中国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璞;;发展入境旅游,折射中国魅力——基于我国入境旅游的ARMA及ECM模型[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瞿华;;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基于1985-2009年数据的实证[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邱彦;;国外游客的旅游消费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效应研究[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源源;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周文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玉娟;基于双对数线性模型的中国入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唐晓云;中国旅游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谢风媛;省域旅游业发展差异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袁宇杰;旅游CGE系统开发及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梁峰;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佑印;北京入境集聚扩散旅游流时空演变规律及动力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庞闻;中国入境旅游流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与角色定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何丹;辽宁省森林旅游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福巍;广西入境旅游市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郑长海;中国六大典型区入境旅游差异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珍杰;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颖;泛西安区入境旅游流空间场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京晶;我国口岸城市入境旅游流西扩散与经济联系强度耦合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鲁波涛;四川省旅游经济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袁凤英;我国省际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鲁超;旅游业促进经济增长机理与动力机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9 李栋雁;我国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非线性关系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晓燕;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地区差异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金金;;基于面板数据的FDI地区差异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J];北方经济;2006年16期

2 苗俊哲;姜炎鹏;;河北省市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北方经济;2008年10期

3 曲鲁宁;;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及其发展态势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16期

4 刘伟;;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2期

5 陈仲常,张建升;中国工业布局变迁与收入差异相关性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7期

6 景永静;;基础设施在区域经济差异中的作用探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7 刘金山;泛珠三角地区经济收敛性分析及趋势估计[J];当代财经;2005年04期

8 李炯光;;重庆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当代经济;2006年07期

9 彭朝晖;杨开忠;;区域经济差异演化的一个空间均衡模型[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1期

10 陈良文;杨开忠;;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原因:一个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的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新安;积极推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薄弱县加快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2年08期

2 高新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3 赵建国;辽宁省人口 资源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实证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肖祥敏;江泽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初探[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5 黄镇东;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经济协调发展[J];求是;2004年02期

6 马继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昆明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7 刘学侠;创新机制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理论前沿;2004年10期

8 赵振华;运用非均衡政策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7期

9 王俊杰,李勇;关于河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经济论坛;2004年19期

10 白清长;以“两白一绿”为主导推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J];纺织信息周刊;2005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娟;向清娥;;论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2 刘大海;孟凡涛;柳晓冰;马林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技支撑研究——基于科技创新系统建设视角[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3 李景元;;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廊坊市委组织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的主题发言之一[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4 王积业;曲春杰;曲天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王国兴;袁峗;;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国际经济协调新框架[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6 赵云旗;;财政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探索[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7 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课题组;孙启文;;贯彻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A];邓小平百周年纪念-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4年

8 刘庆e,

本文编号:1435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435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3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