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本文关键词:旅游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调整研究 出处:《思想战线》2013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旅游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应从旅游专业特色和职业教育倾向性出发,结合学生实际,体现自身特点,作出适当调整,以增强教学实效性。调整应遵循一定原则,调整内容主要表现在总体框架及要求上的调整,为体现地方旅游的专业及地域性,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调整;为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体现理论创新,关注社会热点的调整。
[Abstract]: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course "ideological and moral accomplishment and legal basi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tourism should proceed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specialty and the tendenc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bine with students' reality, reflect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make appropriate adjustment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the adjustment should follow certain principles, and the adjustment content should b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adjustment of the overall framework and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specialty and regionality of local tourism and highlight the adjust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conform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reflect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adjustment of social hot spots.
【作者单位】: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
【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课题“旅游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研究”阶段性成果(2013Y598)
【分类号】:G711;F590-4
【正文快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治观为主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春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高职特色探讨[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华玲;;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改革探讨[J];学理论;2011年05期
3 牛玉萍;孙林;;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建设的探讨[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唐莉;;影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瓶颈问题研究[J];大学教育;2013年13期
2 任志远;;注册入学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探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3 白霞;;基于职业需求的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年05期
4 樊华;;目标激励法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J];海峡科学;2012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玲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探究性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祖嘉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三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01期
2 胡利敏;云书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之思考[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01期
3 汪红梅;;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9年17期
4 吴潜涛;;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解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5 刘书林;;贯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高质量实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6 魏玲;;职业意识教育有效途径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9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颖;;谈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J];辽宁高职学报;2006年01期
2 杜丽卿;;《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商品与质量;2010年SA期
3 陆秀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职业技术;2008年01期
4 韦小波;;高职项目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10期
5 贾素萍;;职业院校要开设《创业指导》课程[J];机械职业教育;2009年02期
6 朱孝平;;论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实施之策略[J];中等职业教育;2008年12期
7 吴德永;;技工教育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3期
8 李凤梅;;在《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运用“体验型”教学模式实验研究报告[J];职业;2010年06期
9 刘凤辉;;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学理论;2011年05期
10 汤旭慧;在课程教学中试行形成性考核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晓军;;浅谈《职业指导》课程教学[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贾素萍;;职业院校要开设《创业指导》课程[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陈友红;;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改革初探[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4 朱小平;;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徐咏韶;;成长小组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王敏;夏勇子;;关于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7 李征南;;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8 白戈;陈国才;;改革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9 何晓军;;浅谈《职业指导》课程教学[A];三明市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研究与实验成果汇编[C];2005年
10 吴耀伟;;“面向实践”模块式课程体系的建立[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宋全政;制造业强省战略引发山东职教新思路[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陈亮 朱德全;从设计入手提高教学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刘锡潼;教材滞后如过期食品无营养[N];北京商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刘建斌;技术“蓝领”的孵化器[N];金昌日报;2007年
5 记者 商中尧;3.5亿打造职教航母[N];苏州日报;2005年
6 潘光;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方向[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程大鸣;“学生能不能干,企业说了算”[N];光明日报;2006年
8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茅及源;按照职业能力结构设置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孙维富;“四位一体”培养应用型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王怡民;践行高职教育理念打造浙江高职品牌[N];浙江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勉;网络平台支持下中职学科互动教学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周勇;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3 刘篪;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案例教学在高职商贸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任永辉;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张洪刚;重庆市沙坪坝区职业高中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魏稳;现代教育技术在中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苗苗;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邓佳;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原平;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学生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韦承;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41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441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