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休闲农地保护与开发的决策模型构建

发布时间:2018-01-19 07:26

  本文关键词: 休闲农地 保护与开发 选择价值理论 决策模型 出处:《贵州农业科学》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科学进行休闲农地的保护与开发决策,基于选择价值理论构建了休闲农地保护与开发决策的理论模型。研究推导出了休闲农地保护与开发最优选择的临界值公式,当休闲农地现有价值量等于临界值A*时,休闲农地在保护与开发之间是无差异的;当价值量大于临界值A*,则休闲农地宜保护;当价值量小于临界值A*,则休闲农地宜开发。
[Abstract]: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for recreational farmland, selection model and value theory construction of leisure farmland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decision based on research. This paper derives a formula for the critical value of leisur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farmland optimal, when leisure land value is equal to the critical value of the existing A*, leisure land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when the value is greater than the critical value of A*, it should be leisure land protection; when the value is less than the critical value of A*, it should be leisure land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南大学校长办公室;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选择价值的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分析——以海口市城乡结合部为例”(11YJC790185)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省住房保障政策优化研究——基于选择权与福利度量视角”(713174) 海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农地城市流转的选择价值之测算方法研究”(kyqd1122)
【分类号】:F301.24;F592.7;F224
【正文快照】: 休闲农地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种集生产、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它主要集中在城市边缘区,给游客提供观光、采摘、体验农事活动、了解农村文化、享受乡土情趣,以及住宿、度假、游乐等服务项目。因此,休闲农地不仅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功能,而且环境舒适。由农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崔新蕾;张安录;;农地城市流转的选择价值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立军;郭凤玉;;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8期

2 罗贞礼,龙爱华,黄璜,徐中民;虚拟土战略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化管理[J];冰川冻土;2004年05期

3 林恩伟;;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郭贯成;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以江苏十三个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5期

5 王湃;凌雪冰;张安录;;农地选择价值研究的进展与趋势[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4期

6 王姗姗;田东林;雷磊华;;云南省姚安县粮食安全状况调查分析[J];当代经济;2010年21期

7 罗明,龙花楼;“土地整理理论”初探[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6期

8 刘彦随,鲁奇;苏南现代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及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2期

9 傅泽强,蔡运龙,杨友孝;中国食物安全基础的定量评估[J];地理研究;2001年05期

10 姜志德,姜爱林;论区域规划的实施[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宋敏;熊碧玉;翁广文;;论农地城市流转决策的改进——兼论农地城市流转社会理性决策理念构建的必要性[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慧;;我国耕地保护政策失灵的动因分析[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子生;;中国山区生态友好型土地整理模式初探[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4 杨子生;;中国山区生态友好型土地整理模式初探[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轶;重庆市土地利用平衡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单娜娜;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耕地保护目标选择[D];浙江大学;2010年

3 王玲;基于GIS和RS的干旱区绿洲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4 陈利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5 关涛;中国土地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6 欧海若;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田有国;基于GIS的全国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8 余万军;行为视角下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张效军;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张全景;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护绩效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漪;社会理性决策视角下的农地城市流转效益测度[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于宗海;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3 朱黎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动态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4 宋观平;成都市农地城市流转影响因素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5 吴炳乾;城市边缘区土地价格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周华波;土地发展权在土地用途分区管制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吴熙铭;基于DEA方法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8 韩明清;地权限制与规划控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9 闫东浩;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与实践[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10 张舰;后备耕地资源调查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安录,毛泓;农地城市流转与土地一级市场均衡[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2 周春生,长青,郭良勤;等待的价值——未来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3 强真,朱道林,毕继业;农用地转用生态补偿价格评估理论初探[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年02期

4 朱仁友;我国农地估价中运用收益还原法存在的问题与求解[J];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春华;梁流涛;高峰;;国外农地保护政策与措施对我国的启示[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年02期

2 冯文利;史培军;陈丽华;黄威;;美国农地保护及其借鉴[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年05期

3 沈佳音;张茜;;加拿大农地保护机制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年12期

4 钱忠好;中国农地保护政策的理性反思[J];中国土地科学;2003年05期

5 刘铁军;现阶段我国农地保护的目标选择[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年05期

6 赵学涛;发达国家的农地保护[J];河南国土资源;2004年08期

7 车凤善,张迪;美国农地保护政策演变及对我国的借鉴[J];国土资源情报;2004年03期

8 孙海兵;;农地保护政策评价及建议[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年01期

9 闫湘;任天志;;台湾农地保护政策的演变及对大陆的启示[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年10期

10 方明;吴次芳;梁宗正;岑晓腾;尕让卓玛;;基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的农地保护制度创新研究[J];经济地理;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邵捷传;;台湾农地保护的启示[A];2004年中国科协年会3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蔡银莺;张安录;;公众参与农地保护的响应意愿及政策研究——对湖北省1255户居民的调查分析[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3 姚启明;谷兴荣;;长株潭开发与农地保护问题探讨[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张慧琴;韩晓燕;吕杰;;农户农地保护现状、意愿及其动因分析——以典型主产区为例[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5 张毅;;城乡关系优化与农地保护[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王家梁;;农地保护利用与土地使用管制[A];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与土地使用管制——'98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田春;李世平;;基于生态价值认知的农地保护机制初探[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田春;李世平;;基于生态价值认知的农地保护机制初探[A];社会科学界第二届陕西省2008学术年会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论文集[C];2008年

9 王家梁;;农地保护利用与土地使用管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10 吴克宁;汤怀志;赵华甫;黄勤;;我国快速城市化阶段的农地保护政策措施[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孔祥斌;农地保护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党国英;农地保护不影响城市化[N];中国财经报;2014年

3 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违法线索处理处处长 熊志强;让宪法精神真正照亮农地保护现实[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4 张安录;美国为农地保护提供细致的政策工具[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4年

5 张延;以色列:保护农地政府责无旁贷[N];中国社会报;2007年

6 王宇洲;英国:规划保护农地灵活多样[N];中国社会报;2007年

7 龙花楼 李秀彬(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从掠夺式开发到保护性管理[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贾娅玲;我国农地保护的法治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李凤梅;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地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贺晓英;城市扩张中的农地保护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4 蔡银莺;农地生态与农地价值关系[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绯;城市化与农地保护的均衡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傅巍;江南某地区荒地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43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443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8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