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型体育赛事开展城市旅游营销研究
本文关键词: 赛事经济 赛事旅游 赛事营销 出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一直以来,大型体育赛事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对于奥运会这种国际体育盛会,它对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影响能够持续从赛前到赛后几年的时间。随着全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人们在各方面追求的差异,越来越多的大型体育赛事展现在公众面前,赛事效应不断地在经济、政治、外交等多种领域升温。无论是否是赛事举办城市,都可以借助大型体育赛事促进城市品牌的塑造与推广,从而提升旅游业的发展。随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相关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化,赛事旅游已经成为专项旅游产品出现在国家旅游“十二五”规划中;北京、上海等城市也在近些年大力发展赛事旅游和赛事营销,给旅游业带来了可观收入的同时也让各自的城市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在这种背景之下,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法,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于赛事经济、赛事旅游、赛事营销等方面的研究,并结合品牌认知和消费者行为理论,以此为理论支撑,全面论述了针对我国城市的赛事客源市场定位与开发以及利用大型体育赛事营销城市旅游的对策。对于策略的制定本文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城市进行赛事营销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适合我国城市开展赛事营销的策略;同时,,本文还在打造高端赛事层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因此,本文不仅在学术上对赛事旅游与赛事营销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同时在政策的指导下也对论文的实用性进行了仔细的打磨。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cultural industry , sports industry and other related industries , the competition has become a special tourism product in the 12th Five - Year Plan of National Tourism . As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cultural industry , sports industry and other related industries merge continuously , the tourism has become a special tourism product in the 12th Five - Year Plan of National Tourism .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literature ,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 this paper summarizes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 research on competition economy , tournament tour and event marketing .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592;F2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闵之瞰;;体育产业的“台湾概念”——访台湾师范大学运动与休闲学院教授程绍同[J];环球体育市场;2008年03期
2 薛士学,尹兆友;体育产业要善打品牌战略[J];经济论坛;2002年19期
3 王宣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体育主体产业[J];体育文史;1998年01期
4 李勤友,徐文升;加入WTO后中国体育产业追探[J];经济师;2004年04期
5 唐卫东,舒能贵;加入WTO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企业经济;2004年12期
6 马雁玲;;冬季项目体育产业的未来之路[J];环球体育市场;2009年04期
7 锦秀文;体育淘金[J];市场经济导报;2000年11期
8 晶莹;李宁、耐克、阿迪达斯:中国市场谁称雄[J];企业文化;2005年05期
9 赵双印;王玉梅;王芳;;试论体育产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7年18期
10 王静;;奥运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大发展[J];中国国情国力;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成会君;徐亚青;王森;;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姚颂平;;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姚颂平主任委员致辞[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3 朱佳滨;李雪艳;;发展冬季休闲体育产业的对策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何琳;;对我国体育产业品牌管理的探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5 曹可强;;论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的一体化发展[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6 ;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7 王晓东;;对我国体育产业统计体系构建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8 陈艳林;;对优化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思考[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周毅;辛利;;中国体育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10 庹权;杨晓生;杨忠伟;;关于我国体育产业课税改革的思考[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屏;北京体育产业展成为文博会一大亮点[N];国际商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张东安 本报通讯员 韦蒙 宋宝春 张瑜;借赛事兴产业[N];广西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李哲 胡考绪 刘成;青岛:锻造体育产业的完整链条[N];经济日报;2009年
4 胡笑辉,王锦绘;奥运激励体育产业成长[N];中国税务报;2004年
5 夏晓;我省体育产业体系逐步健全[N];江西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伍巧玲邋林华维;金融危机袭来 体育产业遭遇寒冬?[N];新华日报;2008年
7 高方;体育产业方兴未艾[N];新疆日报(汉);2008年
8 早报记者 张婧 早报记者 汤伟;“中国市场”成为体育产业救市关键词[N];东方早报;2008年
9 商报记者 陈飞 杨帆;体育产业渐成经济增长新模式[N];北京商报;2008年
10 商报记者 杨帆;中国体育商业何时变成体育产业[N];北京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东波;我国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闻兰;大型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卢晓梅;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4 赵芳;对我国体育产业立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5 刘燕舞;论城市发展与体育产业的推进[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邢尊明;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优化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春萍;中国都市体育竞争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8 叶楠;我国体育市场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张现成;广州居民对亚运举办民生举措的知觉和满意度及其对凝聚力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肖淑红;中国体育产业价值链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世界体育产业发展趋势及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思路探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童莹娟;我国东部各省市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外环境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闻扬;绵阳地区经济与体育产业关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4 余建辉;奥运场馆的生存与发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詹新寰;江西省体育产业区域性比较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徐伟;体育赛事市场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舸;体育产业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8 张敬乐;市场化: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李瑜;中西方体育产业并购动因比较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梁香青;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24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524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