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实践中的文化整体性——斯图尔德“社会文化整合层次”理论新探
本文关键词: 旅游实践 文化变迁 文化整体性 社会文化整合层次 撒尼人 出处:《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在云南石林及其核心景区五棵树村的人类学田野调查为基础,对旅游与文化变迁关系现有研究中将旅游实践视为一种单向度的行为而给目的地社会文化变迁带来强大影响的观点进行反思,认为斯图尔德社会文化整合层次理论对从目的地社会内部主体性解析文化整体性及其结构性进程,从而更为客观地认识旅游发展与文化变迁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Abstract]: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anthropological fieldwork in Wukesu Village, the Shilin and its core scenic spot in Yunnan Province. This paper reflects on the view that tourism practice is regarded as a kind of unidirectional behavior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cultural change, which has a strong impact o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of destina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Studer's theory of social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is of great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analysis of cultural integrity and its structural process from the internal subjectivity of the destination society, and thus to a more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彝族阿细人仪式的生产性保护研究”(12XMZ036)
【分类号】:C912.4;F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先锋;何健;;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综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7期
2 谢婷;钟林生;陈田;袁弘;;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5期
3 李彩云;谢苏立;;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综述[J];大众科技;2011年10期
4 孙九霞;;旅游人类学在中国[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朱健刚;;旅游景区生产与族群文化的再造——对一个布依族村寨的旅游人类学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孙九霞;张倩;;旅游对傣族物质文化变迁及其资本化的影响——以傣楼景观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薛熙明;叶文;;旅游影响下滇西北民族社区传统生态文化变迁机制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5期
8 潘秋玲,李文生;我国近年来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04年03期
9 吴昊;;旅游对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影响[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5期
10 周慧颖,吴建华;国内有关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小伟;;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浅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7期
2 李文正;;陕南地区生态旅游开发对目的地的综合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3 孙显元;;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的传延与变革[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刘忠;;作为一个偶然地区性事件的正当程序革命[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5 卢金平;杨威;;旅游对生态旅游地环境干扰的研究与分析[J];北方园艺;2012年04期
6 张群;;现代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2期
7 李先锋;何健;;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综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7期
8 杨甫旺;;云南昙华山彝族母权制残余探讨[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2期
9 李金发;;浅议彝族宗教文献《指路经》的文化内涵[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王军;;毕节地区彝族土司则溪制度述论[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杨文辉;;一部不应被忽略的佤族研究著作——读《滇西边区考察记》[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高翔;;少数民族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妇女的影响——以贞丰县布依族为例[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群;;现代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4 吴燕丽;;旅游人类学研究进展分析[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5 张杰;;论消费主义视野下城市文化遗产的克隆[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曹云雯;;多维传播语境中的“阿诗玛”形象分析论纲[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1年刊)[C];2011年
7 金少萍;;云南少数民族妇女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8 孙九霞;;族群间主客互动与旅游目的地社区发展[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9 石甜;;阿细祭火文化的原生态考察[A];走进原生态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10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美琪;休闲农业旅游对农村社区居民的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李书藏;英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生成探源[D];武汉大学;2010年
3 程安霞;“走”出来的“亲戚”[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李耀锋;旅游地文化生产的支持性社会结构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覃琮;“标志性文化”生成的民族志[D];上海大学;2011年
6 潘妍娜;“回归传统”的理念与实践[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7 成海;“圈子”的建构与实践—旅游规划的民族志[D];云南大学;2011年
8 瞿天凤;石林彝族撒尼人刺绣象征文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9 杨永福;滇川黔相连地区古代交通的变迁及其影响[D];云南大学;2011年
10 唐佳;尔苏藏族宗教文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建霞;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晓艳;旅游开发与村庄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李丽;彝族黑—凉山彝族植物染黑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4 张e,
本文编号:1529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529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