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以生态旅游提升西部地区农牧经济效益的思索

发布时间:2018-03-03 05:30

  本文选题:农牧经济 切入点:西部地区 出处:《农业经济》2013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长久以来农牧经济一直是西部农牧区经济的主体形式,尽管随着工业的发展、矿产的开采,目前农牧业在当地GDP中的份额明显降低,甚至已不再占居主导地位,但仍为当地主要的经济形式,是当地普通民众通行的经营活动和主要的收入来源。可当前,西部地区的农牧业由于水源短缺、草场退化、采矿破坏、工业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效益普遍偏低,提升农牧业效益就成为西部地区必须着力推进的问题。但由于很多农牧产品的市场已经饱和,很难卖出高价,靠农牧业本身来提高当地居民的收益,已十分困难,必须另寻途径。发展生态旅游就是个好办法。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economy has been the main form of economy in western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areas. Although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the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the share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n the local GDP has obviously decreased, and even no longer occupies the dominant position. However, it is still the main economic form of the region and is the main source of income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of the local ordinary people. But at present, the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in the western region is affected by water shortage, degradation of pasture, mining destruction, industrial pollution, and so on. The benefits are generally on the low side. Raising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has become a problem that must be vigorously promoted in the western region. However, because many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s are already saturated in the marke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sell high prices and rely on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itself to increase the income of local residents. It is very difficult, we must find another way.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s a good way.
【作者单位】: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我国藏区人口安全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项目编号:08xrk003)
【分类号】:F327;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绍友;旅游经济系统发展与发展系统[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英法;毛瑞新;;高校应在“文化强市”中有更大作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01期

2 杨英法;王华东;;大力开发赵国军事文化资源,振兴邯郸市文化旅游[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晖;红色旅游区域协作系统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2 杨郁茜;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及其调控策略[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姜玲;福清文化旅游战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湘;论旅游地的旅游环境质量评价[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时空分异特征与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年04期

3 王辉;林建国;姜斌;;大连市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06年01期

4 万绪才,张安,李刚,徐菲菲;基于旅游者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南京与苏州两市实例分析[J];经济地理;2003年01期

5 乌兰图雅,李文杰;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潜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宋进喜,王伯铎,李怀恩;西安市旅游开发的环境效应及环境整治建设[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7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声俊;;粮食问题不能掉以轻心[J];宏观经济研究;1986年S6期

2 杨玉震;常崇信;;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1989年01期

3 刘晓萍;西部大开发中应高度关注“三农”问题[J];中国投资;2001年06期

4 罗宏翔;;西部农业:西部淘金的广阔天地[J];中国西部;2001年04期

5 杜立钊;;略论西部地区农民增收[J];未来与发展;2002年05期

6 ;2002年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新的特点[J];调研世界;2003年07期

7 李红元;;中国农村区域经济显现新格局[J];中国国情国力;2003年09期

8 杨怡红;;关于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09期

9 李林;;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问题探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王雅琼;;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J];甘肃农业科技;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宗万;;西部中草药开发大有可为[A];2000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1年

2 余华;刘丹;;试论中国西部地区城市近郊农业产业发展[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3 周令国;牟葭;;西部地区宝贵的药食两用资源—葛的开发与利用[A];首届中国西部营养与健康、亚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孙鑫;;西部地区最低生活保障的城乡统筹分析[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罗世荣;彭弘;;西部退耕还林(草)政策的环境外部效应分析[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4年

6 郭宪;阎萍;曾玉峰;;我国西部地区肉牛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首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何彦君;;论西部土地资源保护[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8 衡旭辉;孙法浩;李存金;;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主体缺失”现象的调查与思考[A];社会科学界第二届陕西省2008学术年会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论文集[C];2008年

9 王建康;;西部地区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困难及推进路径[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10 孔祥智;方松海;庞晓鹏;马九杰;;西部地区农户禀赋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东领;进一步加大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力度[N];中华建筑报;2011年

2 袁红兵 综合整理;西部地区中药材发展生产正当时[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3 张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N];人民日报;2003年

4 王再文;以科技进步推动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N];人民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康劲;广袤沃野展新姿[N];工人日报;2010年

6 刘小萃;这个委员为菜农而忧心[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7 记者 王志恒;“十一五”国家将在西部农村实施十大工程[N];人民日报;2006年

8 记者 厉建祝 贡佳萍 苑铁军 刘娜微;西部地区林改确权林地面积过半[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刘京玲;西南旱灾 粮食面临涨价压力[N];中国商报;2010年

10 记者 齐联 关克;期望陕西林改在西部地区起示范带头作用[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雄年;中国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升级转化过程中政策绩效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2 王水莲;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动力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汪希成;西部地区农村公共品投入保障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温晓霞;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理论与重划及战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5 拜琦瑞;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黄雯;西部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黄文清;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8 梁平;新阶段西部农村反贫困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李彦;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草)实践及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李平;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允勇;西部地区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2 耿文才;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3 彭洪洋;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吴婕;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吴e,

本文编号:1559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559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2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