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茂县羌绣区域性艺术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06 20:32

  本文选题:茂县羌绣 切入点:区域性 出处:《装饰》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将阿坝州茂县划分为六个片区来分析不同区域环境下羌族刺绣的艺术特征、风格、历史成因等,以期对羌绣的传承与保护以及民间存续研究带来积极意义。
[Abstract]:By dividing Maoxian into six area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styles and historical causes of Qiang embroidery in different regions, so as to bring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Qiang embroidery as well as the study of folk survival.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四川茂县羌族博物馆;
【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羌学研究中心”2012年度课题“古羌绣艺术保护与传承机制研究——以阿坝州茂汶地区为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qxq1202 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文化遗产与创意研究中心与茂县羌族博物馆项目合作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5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雅日;;“画”“绣”合一的白裤瑶服饰图形文化蕴涵与艺术特征[J];装饰;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文健;庄春辉;李瑞琼;;大九寨国际旅游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潜力及对策[J];阿坝科技;2005年02期

2 井中伟;;川渝地区出土铜戈及相关问题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6年00期

3 钱玉趾;;彝族祖先与三星堆先民的关系[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5期

4 朱圣明;;秦统一前后巴地郡县变迁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4期

5 王一安;;论涪陵在古代巴人大迁徙中的地位[J];成功(教育);2009年07期

6 陶红;;蚕桑文化的组织传播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7 王煜;;巴地氏族制在秦汉及其以后时期的遗存[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8 王煜;贝蕾;;早期乌江通道的确认及其开发[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9 汪启明;;古蜀语诸家论述纂要[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于孟洲;;湖北清江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J];东南文化;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明珂;;中国古代考古惊人发现的历史人类学研究[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东亚古代文化的交流”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刘海龙;杨锐;;对构建中国自然文化遗产地整合保护空间网络的思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3 井中伟;;川渝地区出土铜戈及相关问题研究[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4 陶红;;独立生成与相互融合——民族文化融会中巴蜀蚕桑文化符号构成探悉[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刘海龙;杨锐;;对构建中国自然文化遗产地整合保护空间网络的思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风景园林与城市生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振燕;任乃强的西南图景[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李和平;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卢峰;重庆地区建筑创作的地域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谭志满;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王纪武;地域文化视野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王锦秀;《植物名实图考》中一些百合科植物考证兼论茄子在中国的栽培起源和传播[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8 于孟洲;峡江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曾文芳;先秦民族思想与民族政策[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陶红;蚕丝文化传承中教育功能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明;重庆园林发展与特点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唐小勇;三峡地区夏商时期青铜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3 卢鸿燕;区域文化视野下高考语文和文综试卷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4 罗丹;城市滨水建筑外部空间的地域性表达[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芮智;延续·扬弃·创造[D];重庆大学;2010年

6 王沁豳;重庆公共艺术创作的地域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陈渊;巴渝地区合院民居及其防御特色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孙逊;中国康藏研究史综论[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9 张邹;文化生态学视角下重庆滨江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陈芳;建构视角下的巴蜀地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温远涛;;白裤瑶服饰文化的意义与象征[J];河池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陆军,徐金文;白裤瑶族的“鸡时”婚姻[J];民族艺术;1999年03期

3 张道一;;论手工艺品的表现形式倾向[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荒;关玉良墨彩绘画的艺术特征和审美取向[J];艺术界;1997年03期

2 赵军;;建筑装饰再认识[J];艺术百家;2005年06期

3 吴小融;;漆画的艺术特征[J];四川戏剧;2006年06期

4 李益;;论影视动画艺术的虚拟性特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2期

5 宗恒;;赣东南丰傩面具的几个艺术特征[J];创作评谭;2008年03期

6 张婧霞;;浅析兰州刻葫芦艺术[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7 李磊;;浅谈插画艺术的视觉文化特征[J];电影文学;2008年16期

8 刘乐君;李雪玲;;明末五彩瓷执壶的艺术特征[J];山东陶瓷;2009年02期

9 王惠;;中国传统色彩的艺术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10 王运波;;中国传统图形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J];大家;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钟国富;;璀璨夺目的竹簧工艺——略论江安竹簧工艺源流及其形态特征[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李国新;;西汉洛阳与陕西画像砖艺术特征比较分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韩荣志;;对新闻摄影和摄影艺术关系的探讨[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4 张宇晓;;传统与现代接轨的典范——从2008奥运会徽看汉画乐舞艺术的永恒性[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赵冰;;淮北民间工艺的奇葩——界首彩陶[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王玉岭;;论陶瓷绘画中的夸张与比对[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少潭;生命深处的波涛[N];甘肃日报;2000年

2 ;西藏岩画的艺术特征[N];西藏日报;2002年

3 北京盆景艺术研究会 石万钦;理念与技艺的创新[N];中国花卉报;2005年

4 李超;我们离世界名画有多远[N];经济视点报;2005年

5 黄春;第二届深圳文博会大芬油画村分会场隆重开幕[N];国际商报;2006年

6 孙菁;诗画同重是正途[N];中国艺术报;2011年

7 齐殿斌;热闹的选美该歇歇了[N];山西日报;2004年

8 徐忠根;奇石切底又何妨[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9 左国华邋湖北黄冈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浅谈现代书法鉴定[N];美术报;2007年

10 吴思强;笔驰千川至 墨涌万山来[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尽晖;陕西炕头石狮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2 尚辉;重构文人画理想[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王一旺;西方浪漫主义风景绘画[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怡;中国传统风俗画的审美考察[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2 唐娟;日本“南画”艺术形式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华年;后现代背景下CG插画的艺术特征探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8年

4 董毅芳;山西民间面塑之特征与女性的传承贡献[D];山西大学;2007年

5 陈洁;云南傣族服饰及其图案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6 郭剑利;关于现代中国画儿童题材绘画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7 苟晋平;论黄慎人物画的“书写”意识[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8 宗恒;赣东南丰傩面具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8年

9 赵大军;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时期(1949——1956)政治宣传画艺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董明慧;异彩纷呈夺造化[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76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576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9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