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本文选题:旅游产业 切入点:提质增效 出处:《宏观经济管理》201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前,稳增长为旅游业快速增长创造了新舞台,调结构为旅游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促改革为加快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同时,现阶段旅游发展方式与科学发展要求存在差距,旅游功能发挥与其综合性产业定位还有距离,旅游发展质量与群众期望还有距离。对此,应树立科学旅游观,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拓展旅游产业发展空间。
[Abstract]:At present, steady growth has created a new stage for the rapid growth of tourism, adjusted the structure to provide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promoted reform has provided a new impetus for 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t present,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mod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requiremen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there is still a distance between the exertion of tourism function and its comprehensive industrial orientation, and between the qualit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masses.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deepening of reform, expand the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作者单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
【分类号】:F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庆雷;杨春和;;地方政府竞争:理解中国旅游经济现象的重要视角[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曹诗图;李艳;;哲学视角中的旅游与休闲[J];旅游研究;2010年04期
3 张凌云;;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和概念综述——兼对旅游本质的再认识[J];旅游学刊;2008年01期
4 王玉海;;“旅游”概念新探——兼与谢彦君、张凌云两位教授商榷[J];旅游学刊;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瑾鹤;吴友强;薛峰;;旅游体验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桂林漓江古东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屈学书;矫丽会;;CSA模式下的旅游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3 冯斌;张一群;郭永瑞;;产品导向视角下的游客忠诚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4 禹玉环;;基于体验经济视角的遵义市乡村旅游发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5 张骏;方法林;卢凤萍;古风;;基于生态美学视角的乡村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6 王茂强;殷红梅;王英;谢沁露;;基于旅游生命周期理论的乡村旅游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以贵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7 尹寿兵;刘云霞;;基于核心利益主体的古村落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张白平;彭瑛;;旅游学术语的定义及其逻辑关系[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赵现红;旅华主要群体外国游客客源市场结构特征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祝喜;吴郭泉;;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用地规划内容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俊芳;;基于STP理论的“无景点旅游”发展模式研究[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何雨;袁梦如;陈燕;;乡村旅游吸引物评价与产品体系构建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3 高海生;张葳;从佳琦;;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对环京津贫困带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分析——河北省社科联2009年度民生调研课题[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林越英;;北京灵山旅游开发的综合影响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5 陈玲玲;;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韦志慧;;中国旅游发展回顾与新时期突破口的寻找[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宋长海;楼嘉军;;《旅游学刊》25年载文研究的国际化述评(1986-2010)[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谢春山;;试论旅游的本质及特征[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徐菊凤;;关于旅游学科基本概念的共识性问题——兼与若干学者商榷[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顾金孚;王显成;;浙江旅游创新的理念、实践与途径[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亢雄;基于伦理与心理视角的旅游者幸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亚欣;当代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东;在线旅行服务商业模式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6 周文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鲍小莉;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吴卫;游客视角的文化景观与地方性认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李明媚;旅游与宗教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白翠玲;森林公园旅游品牌塑造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海南;观光果园体验设计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崔莹;旅游学学科性质的哲学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付艳;从《印象·刘三姐》透视品牌旅游产品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董红霞;旅行社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相关性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谢宇;基于ANP的旅游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玲玲;大学生自助旅游体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微微;高校旅游专业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爱华;体验经济视角下滨海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戴欢丹;2008国际金融危机对青岛旅游产业影响及发展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惠娣;大旅游视野中的休闲产业[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李庆雷;陈英;明庆忠;;公共物品供给视角下国家公园发展中的第三部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3 杜江,张凌云;解构与重构:旅游学学科发展的新思维[J];旅游学刊;2004年03期
4 李仲广;;与休闲比较视野下的旅游[J];旅游学刊;2006年09期
5 冯革群;;德语国家休闲与旅游地理研究的回顾与进展[J];旅游学刊;2006年11期
6 张凌云;;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和概念综述——兼对旅游本质的再认识[J];旅游学刊;2008年01期
7 张凌云;;非惯常环境:旅游核心概念的再研究——建构旅游学研究框架的一种尝试[J];旅游学刊;2009年07期
8 张杰华;;近年来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关系研究综述[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马惠娣;休闲问题的理论探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10 李军鹏;论新制度经济学的政区竞争理论[J];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国家旅游局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窦群;[N];中国旅游报;2010年
2 南方日报记者 蔡华锋;[N];南方日报;2010年
3 吕绍刚;[N];人民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卫芹;[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5 记者 崔文宇邋实习生 关雯雯;[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J];楚雄政报;2009年06期
2 孙达;;声音[J];当代人;2010年05期
3 江金骐;;把准旅游脉 经济发展快[J];中国经济快讯;2001年39期
4 程玮;试论洛阳旅游的名牌之路[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余学新;;发展三峡文化产业的对策研究[J];三峡文化研究;2004年00期
6 包训文;;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12期
7 徐海峰;梅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文化产业战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24期
8 蔡海斌;胡波;;阿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西南金融;2007年10期
9 秋枫;;提案唱响闽西“红色旅游”[J];政协天地;2007年12期
10 梁好国;邢诒兑;;海南省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海南金融;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海涛;;浅谈界首市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2 戴福发;;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几点建议[A];当代海南论坛’2011秋季峰会——文化体制改革与海南文化发展论文集[C];2011年
3 吉洪;;打破融资瓶颈 推进海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4 常慧娟;;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梁朝文;;弘扬贵州精神,打造贵州旅游文化产业强省[A];“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精神高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任黎秀;;集邮与旅游发展双赢——第十四届南京集邮文化节《集邮与旅游》学术论坛综述[A];第十四届南京集邮文化节《集邮与旅游》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李星明;;湖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宋竹芳;;我国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路径及模式研究[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刘华初;;旅游品位的提升:发挥旅游与文化娱乐的集成效应[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10 郭世松;;打造罗城旅游品牌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A];桂西资源开发新思路[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邵琪伟;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全面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7年
2 本报评论员;推进旅游文化产业科学发展[N];郴州日报;2007年
3 李昱甫 记者 帅弋;打造全省旅游文化产业龙头文教科研基地[N];贵阳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李勇;打造世界旅游精品 做大做强旅游产业[N];湖南日报;2006年
5 张世雄邋和呈文 李新毅;金融支持丽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调查[N];金融时报;2007年
6 董柏生;巩固现有基础 寻求新的突破 做大做强做精我市旅游产业[N];焦作日报;2007年
7 记者 李宇;驻邯郸市省政协委员考察我市旅游文化产业[N];秦皇岛日报;2006年
8 记者 李宇 实习生 申志印;真抓实干做强旅游产业[N];秦皇岛日报;2006年
9 ;青川两省区域旅游协作迈出实质性步伐[N];青海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包塔拉;展示旅游形象的文化工程[N];通辽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尹柱角;一山一水一圣人[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永琦;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2 索虹;河北省旅游文化产业实力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马悦;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探讨[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月文;湖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五大指标评价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5 郭瑾;辽宁海洋与内陆旅游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郝英;山西红色旅游的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7 张倩;我国旅游文化产业园区现状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8 魏红妮;产业融合理论下的旅游文化产业业态模式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9 陈超;旅游文化产业园的地方文脉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10 宋竹芳;我国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路径、模式及开发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97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597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