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3 04:31

  本文选题:煤炭资源型城市 切入点:旅游业 出处:《煤炭技术》201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资源型城市旅游业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当前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现状及问题,提出了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完成城市经济转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采煤塌陷区唐山大南湖为例阐述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产业的途径。本研究为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实际参考。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tourism industry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coal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completing the urba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aking Tangshan Danhu Lak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ways of developing tourism industry in coal resource-based cities. This study provides a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with coal as the main source.
【作者单位】: 唐山师范学院资源管理系;
【分类号】:F299.2;F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西玲;煤矿塌陷区生态开发模式[J];安徽林业;2003年03期

2 孙岩;刘高燕;王丽娟;郑振晖;;煤矿塌陷区生态工程设计[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6年02期

3 周浪;;煤炭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对策研究[J];煤炭技术;2011年07期

4 苏丽萍;;采煤塌陷区生态治理评价体系及方法构想[J];煤炭技术;2012年02期

5 贾嘉;;矿山地质环境特点与治理[J];煤炭技术;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英;孙慧芳;;淮北市采煤塌陷区现状与土地复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2期

2 万小勇;;浅议安徽省两淮煤炭塌陷区土地再利用模式[J];工程与建设;2012年01期

3 孔改红;李富平;;采煤沉陷区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J];河北煤炭;2006年01期

4 王振红,桂和荣,罗专溪;淮南矿区采煤塌陷积水区水生态环境研究[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4年04期

5 张玮玮;王丽萍;郭光霞;;煤系固体废物与污泥混合用于矿区复垦的试验研究[J];环境科技;2009年03期

6 苏丽萍;;采煤塌陷区生态治理途径-以唐山南湖生态园林为例[J];煤炭技术;2012年07期

7 张巍巍;;大南湖采煤塌陷区的治理与旅游开发规划[J];煤炭技术;2013年03期

8 郝绍菊;杜洁;;兴隆庄煤矿地面建筑总体设计[J];煤炭技术;2013年06期

9 高利军;;煤矿采空区地表多层建筑布局分析[J];煤炭技术;2013年08期

10 亓月;李伟;;莱芜市煤矿区土地复垦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山东国土资源;201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宋成君;徐州市青山泉镇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王巧妮;采煤塌陷地复垦模式综合效益评价与对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张雨曲;安徽淮南大通煤矿废弃矿区生态修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孙刘义;淮北市煤矿沉陷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靳东升;山西省采煤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战略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文,桂祥友,王国君;煤矿井下清洁开采技术[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王湘勇;李秀云;;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有效途径——湿地型运动绿地建设思考[J];河北林业科技;2009年02期

3 才庆祥,徐志远,常华敏,尚涛;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露天采矿技术;2005年05期

4 周桂铨;煤炭清洁开采技术和环境保护[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06期

5 肖欣洁;;怎样搞好采煤塌陷地复垦与利用——唐山市复垦利用采煤塌陷地的做法[J];能源环境保护;2009年01期

6 杨居荣,田润浓,,赵玉霞,张平,刘虹;采煤塌陷地的生态复垦──以唐山开滦煤矿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199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胜永;城市湿地公园分类与营建模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飞;;试论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张荣秀;;试论强化山西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刘俊杰;加速转型期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重建[J];生态经济;2005年09期

4 江小蓉;龚志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旅游业发展路径[J];商业时代;2009年20期

5 ;资源丰富的旅游业[J];中国西部;1994年03期

6 马智利;重庆市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业发展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8年05期

7 林月和;加入WTO后浙江乐清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J];经济师;2003年01期

8 云飞;面对“非典”,旅游业应立足长远[J];草原税务;2003年06期

9 郭翠恩,王平;浅谈旅游业及其环境问题[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10 杨学珍;奠定香格里拉旅游业的发展基础[J];创造;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永哲;;从清水岩展望安溪旅游业[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2 关磊;邱继玲;尚新梅;;济宁市旅游气候资源分析[A];《依靠科技进步 推进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和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学术研讨成果选编[C];2008年

3 吕刚;苗维亚;;营销环保: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4 曾行汇;;浅谈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许煜;;规范与促进张家界市旅游商贸业研究——构建以永定区为核心的张家界旅游商贸圈[A];“2003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金英;;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变迁——以安顺屯堡文化为例[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袁绍荣;刘桂玲;;省会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谈南昌旅游业的发展[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8 吴凤玲;;旅游业中象征资源的使用[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卢真真;周俊生;刘继军;;浅谈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A];中国农村建筑与环境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10 王天辉;;旅游业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效应——从镇宁旅游文化资源谈起[A];布依学研究(之八)——贵州省布依学会布依文化与旅游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开生 赵冬发;灵川农行把开发旅游业列为信贷重点[N];中国旅游报;2000年

2 重庆记者站 陈敏;发展三峡环线游壮大库区旅游业[N];中国旅游报;2005年

3 平措(本文作者系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日喀则地委书记);促进日喀则旅游业跨越式发展[N];西藏日报;2002年

4 黄海敏;越南:强化旅游业市场管理[N];中国旅游报;2003年

5 刘萌 张力;四川全力促进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3年

6 本刊记者 牛歌珊;推动旅游业走持续发展之路[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7 方集;旅游业:西部经济转型的最佳切入点[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

8 王东红;把我市旅游业做大做强[N];驻马店日报;2005年

9 杜雨敖邋实习生 康君;“白银模式”力促经济转型[N];甘肃法制报;2008年

10 鸡西市委政研室 鸡西市旅游局;提高市场化程度是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发展[N];鸡西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重;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何效祖;基于地域系统结构研究的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地实证分析[D];兰州大学;2007年

3 王国平;辽宁阜新煤矸石资源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4 李经龙;中国品牌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战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肖梅;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6 王晓峰;基于TMIS和TGIS比较的陕西旅游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雪艳;喀纳斯旅游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8 张春艳;冰雪旅游资源价值形成与实现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10 依绍华;私营部门介入中国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忠杰;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9年

2 杨飞;基于循环经济的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3 郭竟营;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旅游业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崔阳;论延边旅游业的发展潜力[D];延边大学;2000年

5 王坤;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与发展旅游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李峰;新疆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7 顾小光;苏州旅游业人力资源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王伟;旅游业对扩大就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贡献的评价体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9 刘泽光;从澳门的产业结构论金融业与旅游博彩业的互动与发展[D];暨南大学;2001年

10 陈沛;资讯科技时代旅游业的人力资源管理[D];华侨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604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604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c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