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基于新增长理论的广西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8 21:49

  本文选题:新增长理论 切入点:民族文化产业 出处:《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新增长理论下对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进行研究,可以促使两者融合发展。目前,广西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资源优势突出,但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仍处于低水平重复开发状态,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基于新增长理论发展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应注重科技创新,打造民族文化旅游新业态;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以保障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市场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提供制度保障。
[Abstract]:Research on the national culture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under the new growth theory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industries. At present, the resources advantages of Guangxi's ethnic culture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are outstanding. However, the national cultural tourism products are still in a low level of repeated development,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ethnic culture tourism is relatively low. To develop Guangxi's national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based on the new growth theory,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create a new form of ethnic culture tourism. In order to ensure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e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to perfect the market system, to change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o provid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the national culture tourism industry.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广西大学商学院;
【基金】: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2ZYXS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1XJY016)
【分类号】:G124;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朱江瑞;;浅谈宁夏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J];中国报业;2012年02期

2 陈红玲;潘兆光;黄荣娟;;逐步发展文化旅游 增强桂林旅游的竞争力[J];中国商贸;2011年35期

3 刘哲;;基于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变迁理论[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1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锋;梅琳;;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焦玮;张翔;;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徐英;;贵州省县域经济差距及其演化的产业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4 王学勇;;江苏省县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和空间格局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5 冯利萍;千庆兰;;东莞市镇区综合发展水平差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6 程进;陆林;;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7 胡建国;;制度创新:安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徐蕾;刘学敏;;论“资源优势陷阱”效应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J];北方经济;2008年10期

9 袁畅彦;;东北林区产业选择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16期

10 孙雨辰;卢戎;;上海市大浦东背景下镇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研究——以浦东新区北蔡镇为例[J];北方经济;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守华;;苏州市及周边地区创新软环境对提高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启示[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2 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对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的新思考”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3 王叶军;;后危机时代京津冀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基于京津冀都市圈的实证研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杜跃平;王开盛;;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陈永国;;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的理论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6 秦耀辰;张丽君;;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进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7 徐亮;王江平;;区域经济结构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罗清和;朱黎冰;;关于深圳建设自由港的思考[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贾秀娥;;论述地方政府在构建增长极中的作用及启示[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吴传清;;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术语、权属和商标保护模式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静;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徐敬俊;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研究暨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陈泽浦;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夏咏;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业经贸合作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6 苏建兰;云南松茸产业链经济学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8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普雁翔;中国制造业集聚:企业规模异质性视野的分析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梁隆斌;东亚货币一体化的经济基础扩展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丽萍;海峡西岸经济区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关系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及特色空间布局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王瑞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增长极的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张岚;黑龙江省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宠华;白银市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6 唐宁;中国融入中日韩经济圈效应探讨:发展中大国经济一体化理论视角[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张志良;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聚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蒋华夏;长江三角洲城市竞争力变化趋势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青海PRED系统分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曹国华;新疆棉纺织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任冠文;;提升桂林旅游竞争力的文化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2 马英;;云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6期

3 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旅游学刊;2005年04期

4 刘永生;;论文化旅游及其开发模式[J];学术论坛;2009年03期

5 王慧敏;;文化创意旅游:城市特色化的转型之路[J];学习与探索;2010年04期

6 夏小莉;王兆峰;谭必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基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3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海燕;王忠云;;基于产业融合的文化旅游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08期

2 何梅青;;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模式综合评价方法探析——以青海省藏区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1年01期

3 李泽;敖红;;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的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10年03期

4 边永奉;;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以延边地区为例[J];满族研究;2010年04期

5 李卫宁;增强民族文化产业中的马克思主义渗透力[J];理论前沿;2005年05期

6 范玉刚;发展文化产业战略意义探析[J];人文杂志;2005年04期

7 和自兴;;丽江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实践与探索[J];求是;2006年07期

8 陈婕;;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探析[J];经济视角;2007年12期

9 金硕仁;;民族文化产业不能片面市场化[J];中国人大;2010年09期

10 兰林;李镔;;全球一体化与中国文化产业格局——国际文化产业论坛撷英[J];文化月刊;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星星;孙信茹;;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能性路径——以广告为分析视角[A];新闻学论集(第25辑)[C];2010年

2 肖芒;;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木桢;赵庆莲;;论云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利俊;;坚持科学的文化发展观 加快民族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钱静;;论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以北京市为例[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6 李永杰;;从《云南映象》说起——云南文化产业发展解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7 傅宏;;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彭晓川;;城市文学创作与文化旅游产业关系简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缪力;;发展城市文化产业体系的思考[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明贵;;民族文化产业化探讨[A];乌蒙论坛[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省社科院 孔令刚;以产业融合促结构升级业态创新[N];安徽日报;2010年

2 记者 罗霄 通讯员 高家鑫;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文化旅游产业生机勃勃[N];经济日报;2010年

3 记者 周巧红;殷都区文化旅游产业(殷墟国家大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评审会召开[N];安阳日报;2010年

4 通讯员 王子玉 郭登奎 记者 郑华伟;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N];菏泽日报;2010年

5 通讯员 李寿山 刘继华 李继保 陈昌航;梁山水浒文化旅游产业驶上“快车道”[N];济宁日报;2010年

6 李云 本报记者 刘红军;河南登封:瞄准文化旅游产业[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崔冰;友谊县文化旅游产业厚积薄发[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8 通讯员 王东;文化之旅 满载而归[N];朔州日报;2010年

9 沐德能;“九个一”工程力促玉溪文化旅游产业[N];云南政协报;2010年

10 记者 崔晓利;做大做强安阳文化旅游产业[N];安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孟鑫;中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张庆盈;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郭永航;政府治理创新视域下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D];武汉大学;2010年

4 陈清华;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机制创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穆宝江;韩国文化产业发展与中韩文化产业合作[D];吉林大学;2012年

6 齐仁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芳;对大力发展我区民族文化产业的探索[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王妍;民族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邵晋;汶川灾区文化遗产与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霍媛媛;以旅游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城市转型[D];山东大学;2012年

5 韦湘云;“印象·刘三姐”与社区经济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6 施永红;产业融合理论视角下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磊;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8 张宪帅;产业融合背景下德化陶瓷文化旅游开发[D];华侨大学;2012年

9 廖佳音;促进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策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10 张秀娟;“旅游凝视”视角下的民族文化建构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31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631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0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