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环渤海-长三角百强景区空间结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6 03:27

  本文选题:空间结构 切入点:百强景区 出处:《资源科学》2013年02期


【摘要】:以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的百强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距离指数、基尼系数、网络连接度指数和距离度量模型等四项指标,从空间分布类型、空间结构总体特征和空间结构旅游结点特征三方面,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环渤海百强景区总体空间分布呈凝聚分布,在各省市区分布均匀度较低;而长江三角洲百强景区总体空间分布较为均匀,在各省市区呈集中分布;②两个地区百强景区分布网络均为环网型,但长江三角洲百强景区连通度较高;③环渤海百强景区通达性空间格局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长江三角洲百强景区通达性空间格局呈圈层结构,其通达性从中心向外围递减。
[Abstract]:Taking the top 100 scenic spots around the Bohai Sea and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nearest distance index, the Gini coefficient, the network connectivity index and the distance measurement model,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types are used. The spatial structure is analyzed and compared in three aspect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 node of spatial struc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top 100 scenic spots around the Bohai Sea is condensed, and the distribution uniformity is low in the provinces and cities. However, the overal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top 100 scenic spot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s relatively uniform, and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s of the top 100 scenic spots in each province and city are of the type of ring network. However, the connectivity of the top 100 scenic spot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s relatively high. There are great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accessibility spatial pattern of the top 100 scenic spots around the Bohai Sea, an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accessibility in the top 100 scenic spot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shows a circular structure, and its accessibility decreases from the center to the periphery.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27115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001077)
【分类号】:F592.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必虎;俞曦;党宁;;中国主题景区发展态势分析——基于国家A级旅游区(点)的统计[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1期

2 刘承良;丁明军;张贞冰;张红;;武汉都市圈城际联系通达性的测度与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6期

3 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年01期

4 吴晋峰,包浩生;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2年01期

5 谢志华;吴必虎;;中国资源型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08年06期

6 保继刚,郑海燕,戴光全;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J];地理学报;2002年01期

7 李旭;陈德广;;郑汴一体化地区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8 汪德根;陆林;陈田;刘昌雪;;基于点—轴理论的旅游地系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5年06期

9 卞显红;;长江三角洲国家AAAA级旅游区空间结构[J];经济地理;2007年01期

10 贾铁飞;鄂尔多斯地区旅游资源配置与旅游发展增长极问题[J];人文地理;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立;刘红叶;;黄山市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与优化[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1期

2 李晓琴;覃建雄;;基于协同论和点—轴系统理论的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3 刘俊;陆玉麒;;连云港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市场开拓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4 董静;;生态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发展演变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5 任开荣;;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以丽江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6 刘春;邵晓晖;;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7 孙冬英;;九江市休闲旅游产品体系构建与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8 曹月娥;塔西甫拉提·特依拜;王新军;谢霞;杨建军;;基于规则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研究——以新疆温泉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9 赵亮;李洪娜;;辽宁省乡村休闲型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10 解杼,张捷,刘泽华,余颖,郭来喜;旅游者入游感知距离与旅游空间行为研究——以江西省龙虎山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立;郝晋珉;周宁;王丽敏;郭德吉;;黄淮海平原村庄空间结构优化—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小雨;李话语;曾克峰;;构建中原旅游圈的四大要素分析[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3 董晓莉;廖仁静;;次级景点客源空间特征研究——以南京珍珠泉景区为例[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宏磊;张捷;曹靖;史春云;刘传华;田谆君;王岚;;基于通达度和资源的江苏省旅游发展潜力研究[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士君;宋樝;;论经济地理学的区位观[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6 冯亚芬;魏少琴;贾铁飞;;区域旅游资源时空结构分析——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7 张爱儒;;青藏铁路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构想与政策建议[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上)[C];2011年

8 颜飞;王建伟;赵雪峰;;城市空间扩张和区域时空收敛的动力机制[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8)学术年会——青年博士论坛“陕西新起点:创新·发展·民生”专题获奖论文选编[C];2008年

9 秦中;张捷;赵勇;;城市化多目标旅游分析[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段兆广;张伟;朱跃华;;略论城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与建设[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晶晶;创新型经济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金凤花;区域物流场的场效应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鲍新华;吉林—长春—四平城市经济带表土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地球化学分区[D];吉林大学;2011年

4 马俊;交通网络演进:过程与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吕梁;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方法及其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庄佩君;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永胜;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昕;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付艳;从《印象·刘三姐》透视品牌旅游产品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尹优;广西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李玮;区域发展规划中的空间发展战略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金锋燕;丹东市旅游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丽丽;沿海工业园区用地用海布局评价[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红波;基于点轴理论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菲菲;我国旅游用地分类与开发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刘晓华;沿海与内陆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王丹;乡镇组团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同林;九华山旅游者人口学特征及其行为研究[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2 黄成林;黄山、九华山客流季节分布和国内客源市场比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3 朱力,郭城;黄山旅游地域空间研究[J];城市规划;2002年12期

4 王凯;中国主要旅游资源赋存的省际差异分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3期

5 吴人韦;论旅游规划的性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4期

6 陶伟,郭来喜;宁夏旅游资源及其功能分区评价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01期

7 石培基,李国柱;点—轴系统理论在我国西北地区旅游开发中的运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5期

8 章锦河,赵勇;皖南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1期

9 邱继勤,朱z,

本文编号:1666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666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e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