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代元始年漆器款识的行文方式看“工”的职性
本文选题:汉代漆器款识行文 切入点:氵月 出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年06期
【摘要】:"氵月"字的释义研究一直令学术界存疑。就已发现的汉代漆器遣策清单和稍后出现在漆器上的工官铭文,"氵月工"作为汉漆器制造流程中一项经常出现的职名,所具体对应的职性含义一直得不到明确而可信的定位。本文将在学术界已有的"漆膜干燥说"基础上,尝试从另一角度对"氵月工"的职性进行思考,即由汉代元始年漆器工官款识的行文方式的解读入手,对款识铭文中所涉职位的行文顺序,如位置先后顺序等等,尤其通过款识中的各"工"职位重要性比对,再将其与稍早的遣策清单的书写作对应,从漆器制造工艺的角度提出个人见解,提供对"氵月"字及"氵月工"的释义和职性含义的研究补充。
[Abstract]:The study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d "Zhe Yue" has always been doubtful in academic circles. As for the list of lacquer ware policies found in the Han Dynasty and the inscription of the official worker who later appeared on the lacquer ware, "Yue Yue Gong" is a frequently used title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lacquer ware in the Han Dynasty.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paint film dryness", this paper tries to think about the duty of "Yuexiong" from another angle. That is, from the beginning of Han Dynasty, beginning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yle of writing of lacquer ware official, the order of writing of the positions involved in the inscription, such as the sequence of positions, and so on, especially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importance of each "worker" position in the recognition of fund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is own opin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acquer making technology, and provides a supplement to the study o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duty meaning of the word "Yu Yue" and the meaning of "Zhe Yue Gong".
【作者单位】: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J52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红林;何平;;汉字的演变规律及文化对高中文言文汉字教学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2 谢建防;;汉字发展方向初探[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汪冬梅;;比德于“香草美人”——试论屈原楚辞的审美意象[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王柏中;汉代祭祀财物管理问题试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任文波;;假借字构造的逻辑特点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李鑫;;现当代的“转注”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萧世民;汉代标点符号考略[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崔枢华;汉字起于“一”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李运富;张素凤;;汉字性质综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刘萱堂;刘迎九;;集安高句丽古墓壁画的装饰特色、纹样演变及与汉文化的联系[J];北方文物;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肖爱玲;;大遗址保护中的整体意识——以汉长安城保护为例[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游振群;张孟常;;T形帛画形制与“非衣”之名的再思量[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晓媛;;从汉画看两汉生死观的嬗变[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高二旺;;由汉画解析汉代的灵魂观念[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游振群;;缯帛荟萃 精彩纷呈——侯府帛画研究述略之一[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聂菲;;马王堆汉墓漆画装饰艺术研究述略[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金饼[A];1982年江苏省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2年
8 王博;;新疆考古发现的两汉时期石磨[A];龟兹学研究(第五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智慧;基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理论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海宇;山东汉代碑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虹;死与重生:汉代墓葬信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陆德富;战国时代官私手工业的经营形态[D];复旦大学;2011年
7 张素格;海峡两岸CJK字符集差异字形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刘秀慧;《淮南子》与汉初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芳芳;战国秦汉妆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武玮;黄河中下游地区汉至西晋模型明器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吕会;在图像与文字之间——图形符号和汉字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薛芳芳;秦汉服饰制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静;战国秦汉漆器的装饰工艺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苏海菊;论汉字的性质特点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0年
8 陶丹丹;汉代漆器装饰工艺手法在现代漆画中的运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饶贤林;论楚国丝绸纹样艺术的审美特点[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魏红燕;古文字中“囗”形多义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66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666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