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殷墟族墓地中的“夫妇合葬墓”及相关问题

发布时间:2018-04-05 04:16

  本文选题:殷商 切入点:族墓地 出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摘要】:殷墟族墓地中,夫妇同穴合葬墓是较为罕见的,夫妇异穴合葬也不是流行的埋葬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多数人还受着原始婚俗的影响,实行不稳定的对偶婚与乱婚,平民阶层占主流的婚姻形态为一夫一妻制。殷商时期夫妇合葬墓少见的原因,在于夫妇二位一体的性别观念相对薄弱,因而大部分家族成员死后被埋葬于家族墓地时,后人并没有刻意安排他们与配偶合葬。
[Abstract]:Among the burial sites of Yin ruins, it is rare for couples to interment in the same cave, and it is not a popular burial method for couples.However,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most people are still affected by the primitive marriage customs, and implement unstable dual marriage and random marriage, and the mainstream marriage form of the civilian class is monogamy.The rare reason for the common burial of couples in Yin and Shang dynasties lies in the relatively weak gender concept of the two spouses, so when most of the family members were buried in the family graveyard after their death, the posterity did not arrange for them to be buried together with their spouses.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878.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孟宪武;;试析殷墟墓地“异穴并葬”墓的性质—附论殷商社会的婚姻形态[J];华夏考古;1993年01期

2 李贵昌,李守庆;先秦合葬墓刍议[J];华夏考古;1997年02期

3 李伯谦;;从晋侯墓地看西周公墓墓地制度的几个问题[J];考古;1997年11期

4 王学荣;何毓灵;;安阳殷墟孝民屯遗址的考古新发现及相关认识[J];考古;2007年01期

5 马得志;周永珍;张云鹏;;一九五三年安阳大司空村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5年01期

6 ;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9年01期

7 王玉波;中国家庭史研究刍议[J];历史研究;2000年03期

8 汪宁生;;仰韶文化葬俗和社会组织的研究——对仰韶母系社会说及其方法论的商榷[J];文物;1987年04期

9 孟宪武;殷墟南区墓葬发掘综述——兼谈几个相关的问题[J];中原文物;198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连秀丽;;燕飨礼仪与春秋吉金文学的审美表现[J];北方论丛;2009年06期

2 马卫东;;春秋时期家臣制度的延续及其变革[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邵会秋;;先秦时期北方地区金属马衔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4年00期

4 潘玲;;蒙古鹿石上的两种图案所表现的器物[J];边疆考古研究;2006年00期

5 过常宝;;论《尚书》诰体的文化背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李如森;汉代墓祀新探[J];北方文物;1998年01期

7 马卫东;;也谈战国四封君怎么成了“四公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卢f ;;返璞归真 化繁为简:山西西周青铜器的审美特征[J];沧桑;2010年06期

9 王先胜;;詹子庆教授主编《中国古代史》批评——大学历史教材批评之一[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段汉明;;中国传统哲学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印证[J];城市规划;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蕴智;;商代甲骨文的发现、流传与研究[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2 黄锡全;;新见古文字材料与古代货币研究中之疑难问题举要[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3 张树国;;论《左传》的性质及其对古代散文研究理论建构的意义[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4 肖明华;;滇青铜文化与汉文化在云南的传播[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姚晓娟;周代家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豆海锋;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贾兵;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崔英杰;江淮东部史前文化与社会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陆德富;战国时代官私手工业的经营形态[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杨秀侃;吴越玉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榞莉丹;《考工记》兵器疏婭[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李建华;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D];重庆大学;2010年

10 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芦翠;东周时期齐国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文毅;春秋时期流亡公子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周浩然;磨沟墓地未成年人埋葬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程晓丹;虢国墓地丧葬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刘嘉珍;让孝文化回归养老本位[D];河南大学;2011年

6 刘海霞;南方地区出土的青铜大铙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娟利;商周方彝的整理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治丹丹;孔子荀子等级观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成;东周时期葬用马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肖男;先秦时期的原始宗教与王权[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舞阳贾湖遗址的试掘[J];华夏考古;1988年02期

2 张忠培;;黄河流域史前合葬墓反映的社会制度的变迁[J];华夏考古;1989年04期

3 孟宪武;;试析殷墟墓地“异穴并葬”墓的性质—附论殷商社会的婚姻形态[J];华夏考古;1993年01期

4 安阳市文物工作队;1983-1986年安阳刘家庄殷代墓葬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97年02期

5 戴向明;裴李岗墓地新探[J];华夏考古;1996年03期

6 ;1973年安阳小屯南地发掘简报[J];考古;1975年01期

7 方孝廉;;洛阳东马沟二里头类型墓葬[J];考古;1978年01期

8 巩启明;;陕西渭南史家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1978年01期

9 杨宽;;先秦墓上建筑问题的再探讨[J];考古;1983年07期

10 杨锡璋;;商代的墓地制度[J];考古;1983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海东;;殷商“甲骨诗”商榷[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黄爱梅;;战国末期至西汉初年的妇女婚姻家庭生活——以睡虎地秦简和张家山汉简为主要研究对象[J];史林;2009年04期

3 齐晓光;辽耶律羽之家族墓地发现殉车葬[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6年Z1期

4 李如森;汉代家族墓地与茔域上设施的兴起[J];史学集刊;1996年01期

5 徐振韬;蒋窈窕;;殷商彗星记事考[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3年03期

6 车宝仁;郭子义家族墓地考[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7 焦智勤;殷商“从”字印陶质疑[J];殷都学刊;1999年04期

8 侯咏梅;;甲骨文不是书籍的雏形[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3期

9 王建军;;花东子卜辞所见(它攵)祭材料的整理与研究[J];中原文物;2010年02期

10 平心;;从Y鲇肷坦墓叵悼匆蟠缁嵝灾蔥J];学术月刊;196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平;;从军都山戎族墓地的发现谈尖首刀的起源和国别问题[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四辑[C];2002年

2 钱青;;兽面纹簋的修复[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志友;;秦墓地壕沟初论[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宋兆麟;;民族志中的二次葬[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殷商古都遗址———殷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本报记者 席锋宇;遏制盗墓犯罪需“严打”“问责”并举[N];法制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杨西民;凤翔惊现规模最大的西周城墙[N];宝鸡日报;2005年

4 俞伟超;世纪之交话考古[N];中国文物报;2001年

5 郭俊峰 张宸 李全多;山东济南郎茂山路发现元代家族墓[N];中国文物报;2005年

6 殷建强;探究周公庙考古价值[N];天津日报;2005年

7 杜^,

本文编号:1713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713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9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