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东盟旅桂热点城市及其空间转移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5 08:31

  本文选题:入境旅游 切入点:热点城市 出处:《经济地理》2013年06期


【摘要】:东盟7国旅桂客流共同叠加表现为南宁、桂林、防城港、贺州、崇左吸引了较多东盟国家游客的到来,是其流向的热点城市。目前,桂林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旅桂客流的最大集聚地,占据着第一热点城市的位置。崇左是越南旅桂客流的最大集聚地,居于第二热点城市的位置;南宁是缅甸旅桂客流的最大集聚地,又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旅桂客流的第二大集聚地;防城港是越南旅桂客流的第二大集聚地;贺州是马来西亚旅桂客流的第二大集聚地。桂林→南宁的流动强度最大,居于首位,崇左→南宁的流动强度居于第二,南宁→防城港的流动强度居于第三,南宁→崇左的流动强度居于第四,南宁→桂林的流动强度居于第五,这5条单向旅游客流表现为强转移态。桂林→贺州的流动强度居于第六,防城港→南宁的流动强度居于第七,这2条单向旅游客流表现为较强转移态。贺州→桂林的单向流动以及桂林崇左的双向流动强度都不大,均表现为弱转移态。
[Abstract]:Guilin , Malaysia , Philippines , Singapore , Thailand and Guangxi are the second largest gathering place .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
【基金】: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XBS12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6CJY00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ZD022) 广西大学211工程四期重点学科群(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与发展研究项目)
【分类号】:F593;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陆忠山;;与广西接壤的越南边境建设情况[J];东南亚纵横;2006年07期

2 程成,廖燕玲;广西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唐铜生;;第二届“中国—东盟经贸发展论坛”会议综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程胜龙;;东盟国际旅游市场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邓明艳;成都国际旅游市场旅游流特征的分析[J];经济地理;2000年06期

6 王永明;马耀峰;王美霞;;北京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特征及路径[J];经济地理;2011年06期

7 李雪岩;;顾客关系管理与我国入境游服务贸易品牌路径探索——以越南游客入境广西游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娟;崔峰;;南京市入境旅游市场亲景度与竞争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2 姚媛;;旅华欧洲游客旅游决策行为模式研究——以西安入境欧洲游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3期

3 汪德根;安徽省国际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4 李娜;宋保平;;西安市入境旅游市场分析研究[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5 卫旭东;过渡区旅游空间成长初步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卫旭东;太白山旅游SWOT分析与客源市场分类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徐昔保,张建明,李景宜;潜在游客出游意愿调查法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甘肃黄河石林景区旅游规划为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8 赵华;马耀峰;许聪聪;;入境游客旅游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22期

9 石张宇;郭舒;于丽艳;;辽宁省入境旅游市场基本特征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22期

10 马耀峰;孙学强;李君轶;;广东入境旅游流递进扩散转移特征[J];商业研究;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超;蒋长春;黄金火;;国内旅游市场区域发展竞争研究——以福建省为例[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瑛;李树民;;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机理研究——以西安地区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赵云;尚前浪;;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客源市场分析及政策建议[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袁尧清;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李振亭;中国西部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关联度及经济协调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平;中国旅游人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国安;中国分时度假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7 石美玉;中国旅游购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邱扶东;心理学范式的旅游决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薛莹;旅游流的区域内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崔凤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创新与发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莲花;基于旅游者行为的南宁市入境旅游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韦福巍;广西入境旅游市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熊世平;广西开拓越南入境旅游市场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朱炯翟;云南省镇雄县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杨蕾蕾;福建省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分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曾婧婧;湖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7 李健;珠江三角洲居民旅游偏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陈莉;旅湘留学生跨文化旅游行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潘君斌;浙江省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郑鑫;国际金融危机对杭州入境旅游市场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国良;钟亚秋;王李清潆;刘昕;;四川省旅游流空间扩散方向及路径[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2 章锦河,张捷,刘泽华;基于旅游场理论的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研究[J];地理科学;2005年02期

3 汪宇明;高元衡;;上海与长江流域各省区间的旅游互动[J];地理学报;2008年06期

4 张杰;龚新蜀;;新疆城市集聚能力评价研究——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J];改革与战略;2010年02期

5 王永明;马耀峰;李创新;;中国典型区域入境旅游流扩散转移研究——以东部三大旅游区向川流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9期

6 刘宏盈;张娟;;广西东盟主要旅游客源市场演变特征及预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周仲英;广西旅游海外客源市场仍不容乐观[J];计划与市场探索;1999年04期

8 杨新军,牛栋,吴必虎;旅游行为空间模式及其评价[J];经济地理;2000年04期

9 郑鹏;马耀峰;李天顺;吴创收;;我国入境旅游者流动行为机理分析——对旅游热点城市西安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01期

10 王永明;马耀峰;王美霞;;上海入境旅游流对长江流域各省区空间场效应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小军,池世庆;加强与东盟旅游业的合作,加快广西旅游业的发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2 李月兰,刘庆;广西旅游先行战略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3 阳芳;;广西会展旅游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思考[J];经济师;2008年09期

4 罗梅;广西与东南亚旅游业的比较和启示[J];东南亚纵横;1996年01期

5 李燕宁;;广西环北部湾滨海旅游发展优势及策略[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11期

6 张汉林,梁丹;东盟地区的国际旅游贸易及有关政策措施[J];国际经济合作;1994年11期

7 李冬;东盟国际旅游贸易发展及其政策措施[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王哲;以旅游合作促旅游业发展——四川省吸引东盟游客方法初探[J];东南亚纵横;2005年02期

9 王湘;论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及地域特征[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10 王彩红,孙根年,马耀峰;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业的波动周期及影响因素[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国民;;广西滨海生态旅游资源及其产业发展机遇[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陈桂秋;;提升广西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3 马耀峰;;中国旅游热点城市境外游客时空动态模式研究略述[A];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九十周年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4 韦凯钟;;瞄准东盟全力打造河池通道旅游经济[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5 杨颖瑜;;广西建设生态旅游城市的可行性研究[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冷显鹏;;环渤海沿海地区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特征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张璞;;发展入境旅游,折射中国魅力——基于我国入境旅游的ARMA及ECM模型[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8 张建融;左红丽;;加强系统培训 发展入境旅游[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9 张毓;孙根年;;东部沿海入境旅游发展的时间同步性及区域响应[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王洁洁;孙根年;;旅游推动贸易、贸易促进旅游——18年来中韩出入境旅游对进出口贸易推动作用的实证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外旅游专家在“中国(广西)———东盟国际旅游论坛”上的发言摘要[N];中国旅游报;2004年

2 记者 杨民;中国(广西)-东盟国际旅游合作论坛在邕举行[N];广西日报;2004年

3 记者 阎友华 特约记者 武胜美;广西八通道构筑东盟大旋游圈[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4 ;加强旅游合作 共走繁荣之路[N];广西日报;2004年

5 邝伟楠 通讯员 姜木兰;广西大篷车东盟展风采[N];中国旅游报;2004年

6 邝伟楠;广西旅游大篷车将开进东盟[N];中国旅游报;2004年

7 邝伟楠;广西“出招”吸引东盟游客[N];中国旅游报;2004年

8 余小军 池世庆 广西记者站 邝伟楠;回顾与展望[N];中国旅游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姜木兰 中国旅游报记者 邝伟楠 刘思敏;构筑广西-东盟大旅游格局[N];广西日报;2004年

10 陈其娴(作者为自治区旅游局副局长);加强与东盟的旅游合作[N];广西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洁洁;国际关系及重大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元衡;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谢风媛;省域旅游业发展差异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清龙;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5 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郭亚军;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袁宇杰;旅游CGE系统开发及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梁峰;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迎辉;陕西省旅游经济效应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肖亮;城市休闲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志华;广西与东盟旅游企业建立电子商务战略联盟初探[D];广西大学;2005年

2 崔俊涛;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3 黄翅勤;广西民族旅游宣传中的壮族女性形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马牧晨;湖北省入境旅游需求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孝丽;基于入境旅游影响因素分析的山东省入境游市场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6 彭翌婷;经济非均衡发展下的我国入境旅游供给市场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苑景雪;浙江省入境旅游非均衡性空间特征分析及对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8 张银玲;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入境旅游发展现状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嘉蕾;基于时空变化特征的辽宁省入境旅游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丁旭生;山东省入境旅游规模差异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13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713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7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