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人文因子在景区知名度区分中的作用
本文选题:旅游文化 切入点:景区知名度 出处:《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摘要】:旅游景区存在着知名度的层级差异,这种差异可以用"世界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优秀旅游城市"和"A级景区质量等级制"等形式区别。而导致这种差异的决定因素就是景区所具有的旅游文化尤其是其中的人文因子。要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层级,就必须把握好发掘和包装其旅游文化人文因子的原则。
[Abstract]:There are different levels of fame in scenic spots, which can be distinguished by "World Heritag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famous village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excellent tourist cities" and "Grade A Scenic spots".The decisive factor of the difference is the tourist culture, especially the humanistic factor.In order to improve the visibility level of scenic spots, we must grasp the principles of exploring and packaging the cultural factors of tourism.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旅游学院;
【分类号】:F592.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幸福;;论城市形象表述词与旅游地形象主题词的关系——兼说广州旅游地形象主题词[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2 胡幸福;;再论旅游文化的特征[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3 胡幸福;;从旅游角度谈“羊城新八景”评选——兼谈全国各地“八景”评选原则[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李小丽;;运城市文化旅游形象定位与形象策划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3期
5 董玉梅;;基于AHP的山西省地区旅游发展情况分析[J];大众商务;2009年08期
6 李小丽;;试论发展旅游与文物保护的关系[J];山西科技;2008年03期
7 匡建华;;依托“多彩贵州”资源优势发展文化旅游[J];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12年01期
8 李小丽;;运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0年05期
9 李小丽;;运城市名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J];运城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李小丽;;运城市文化旅游市场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专;陈光甫与中国近代旅游业[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立娇;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姚明霞;高淳县文化旅游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4 孙春玲;审美视域下的古镇文化旅游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侯雪菲;从英汉烹饪词汇语义差异看中式菜名英译[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史学楠;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刘志颐;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范文静;旅游体验理论视野下的魏晋南北朝旅游[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9 邵钢锋;北朝佛教释游略论[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10 刘和远;天柱山风景区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行行;旅游文化的界定与特征[J];甘肃农业;2005年11期
2 翁勋章;;旅游文化翻译技巧[J];职业时空;2007年20期
3 徐进;;贵阳旅游文化的缺失与对策[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4 马U,
本文编号:17162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716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