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江西南丰石邮傩研究报告——兼议家乡民俗学的实践与理论

发布时间:2018-04-05 19:37

  本文选题:家乡民俗学 切入点:田野作业 出处:《民族文学研究》2013年06期


【摘要】:21世纪初,中国家乡民俗学田野已经积累了大量可资借鉴与展开对话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逐渐成为中国民俗学田野中的一种崭新观念与研究范式。因此,依托民俗学田野的理论与方法,以南丰石邮傩的田野作业为个案,结合个人的田野亲身体验,诠释与思考家乡民俗学田野的实践与理论,以求为今后民俗学者从事家乡田野作业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field of folklore in China's hometown has accumulated a lot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research results which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and dialogue, and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concept and research paradigm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folklore.Therefore, relying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folklore field, taking the field work of Nanfeng Shiyou Nuo as a case, combining with personal field experience, this paper interprets and ponders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home folklore field.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folklore scholars to do field work in their hometown.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学院;
【分类号】:K8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祝秀丽;;家乡民俗研究者的角色冲突[J];民俗研究;2006年02期

2 安德明;廖明君;;走向自觉的家乡民俗学[J];民族艺术;2005年04期

3 吕微,刘锡诚,祝秀丽,安德明;家乡民俗学:从学术实践到理论反思[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如;王越;;徐沟背棍艺术调查报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2 焦瑞;;对豫剧当代传承模式嬗变的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萧放;历史民俗学与钟敬文的学术贡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董晓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评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萧放;;中国历史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论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刘波;;浅析“参与观察”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研究中的作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薛琼;;广西龙胜梯田景区旅游工艺品的保护及开发现状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舒丹;;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杨荫浏:《孔庙丁祭音乐的初步研究》读后[J];大众文艺;2012年03期

9 张幸光;;探究民间的土地神信仰文化——以湖南某地土地神信仰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0年15期

10 王金跃;;韩鄂与《岁华纪丽》考略[J];传承;2011年2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丹阳;苗族古歌传承的田野民族志[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林林;为谁而歌[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4 关意宁;在表演中创造[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5 屠金梅;豫东太昊陵庙会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红梅;当代蒙古族敖包祭祀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7 王新民;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毛巧晖;涵化与归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莘;河北霸州胜芳镇民间花会音乐民俗志[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10 杨玉成;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栗晓冬;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罗红流;民俗视野中的上林壮族师公戏[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汤顺霞;苦水高高跷及其二月二龙抬头社火的调查[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罗淑珍;民族高校学生民俗承载状况的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李霞;上党八音会的民俗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清;沂蒙丧葬文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国贞;民间舞蹈“九鲤舞”的舞蹈形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廖尚可;顾颉刚早期民俗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邵卉芳;中国传统吉祥图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安德明;家乡——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一个起点和支点[J];民族艺术;2004年02期

2 高丙中;知识分子、民间与一个寺庙博物馆的诞生——对民俗学的学术实践的新探索[J];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03期

3 吕微,刘锡诚,祝秀丽,安德明;家乡民俗学:从学术实践到理论反思[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4期

4 劳里·杭柯,户晓辉;民俗过程中的文化身份和研究伦理[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禾;;山曼先生田野作业特点论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范明三;;《楚辞与神话》失在缺乏田野作业[J];淮阴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3 蔡家麟;试论田野作业中的参与观察法[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4 吉明坚;变迁中的田野作业:作为一种人类反观自身社会与文化的工具[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施爱东;告别田野[J];民俗研究;2003年01期

6 吴戈;;生命的履痕[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我们给谁画像,怎样才画得像?——从田野作业的真实性说起[J];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8 雷燕;;简析模糊语言在田野作业中的灵活运用[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邵凤丽;;民俗学与社会学田野作业的比较——以中日民俗学·社会学青年学者论坛为个案[J];民间文化论坛;2011年01期

10 陆栋梁;;谈田野工作者的他者文化读者、翻译者和整合者角色[J];艺苑;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郭平;;年画传承人口述史田野作业的方法与思考[A];民族遗产(第三辑)[C];2010年

2 施爱东;;民间文学:向田野索要什么?[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陶立t,

本文编号:1716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716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3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