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新疆旅游业的低碳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0 19:24

  本文选题:低碳旅游 + 能源消耗 ; 参考:《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年10期


【摘要】:采用"自下而上"法,通过文献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结合的方法,从旅游交通、住宿业、旅游活动方面估算新疆2002—2010年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量,得出旅游交通能耗和碳排放居首位,由交通引起的9年平均能耗占旅游业总能耗的75%,平均CO2排放量占旅游业总排放的70%,其次是住宿业和旅游活动。2010年新疆旅游业能耗和CO2排放分别是2002年的2.16倍和2.18倍,说明新疆发展低碳旅游的相关机制和政策制定不完善,企业和个人的实际行动未落实,低碳旅游发展较落后,从横向和纵向角度提出发展低碳旅游的建议。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bottom-up" and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alysis with quantitative research,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s of Xinjiang from 2002 to 2010 were estim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tourism transportation, accommodation industry and tourism activities.It is concluded that tourism transpor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are the first,The average energy consumption caused by traffic in nine years accounts for 75% of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average CO2 emissions account for 70% of the total emission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followed by the residential industry and tourism activities. In 2010,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s of Xinjiang's tourism industry were 2.16 times and 2.18 times of that of 2002, respectively.It shows that the relevant mechanisms and policies for developing low-carbon tourism in Xinjiang are not perfect, the actual actions of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s are not carried ou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tourism is relatively backward.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tourism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ngles.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新疆大学旅游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研究——以新疆吐鲁番地区为例”(编号:40961008)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燕;;发展低碳旅游五大措施[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2 刘笑明;;低碳旅游及其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2期

3 石培华;吴普;;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CO_2排放量的初步估算[J];地理学报;2011年02期

4 王松茂;方良彦;海米提·依米提;;20年来重大事件对新疆国际旅游业的影响——基于本底趋势线方法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5期

5 王润;刘家明;田大江;;基于低碳理念的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以福建省平潭岛为例[J];旅游论坛;2010年02期

6 廖丽华;;我国绿色饭店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钟玉锋;;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生产力研究;2010年07期

8 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13期

9 腾月;;旅游与气候互相伤害[J];知识就是力量;2007年08期

10 吴晨;李东和;汪燕;;旅游景区的低碳交通模式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云;王连春;;清洁生产在旅游酒店业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2 许虹;;低碳旅游的推行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3 周君;陈月华;;基于低碳理念的节约型园林建设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6期

4 侯文亮;梁留科;司冬歌;;低碳旅游基本概念体系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瞿葆;;基于低碳概念的旅游业发展初探[J];北方经济;2010年10期

6 谷松;马华泉;谢维光;;低碳旅游——提升三江地区旅游竞争力的新模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4期

7 石长波,陈洪坛,赵炎;绿色饭店——我国饭店业发展的趋势[J];商业研究;2003年10期

8 梅燕;;发展低碳旅游五大措施[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9 刘笑明;;低碳旅游及其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2期

10 刘洁卉;;低碳旅游的特征研究[J];才智;2011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飞;汪清蓉;;低碳旅游的参与障碍与实施难点——基于佛山居民的调查研究[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2 汪清蓉;;城市旅游业能耗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方法及深圳市实证分析[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啸;;北京世界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旅游低碳化策略[A];低碳经济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10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王中雨;;旅游业低碳化的若干问题研究[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瞿葆;;基于低碳概念的旅游业发展初探[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梁建忠;文冰;;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分析——以云南省为例[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7 陈国生;唐婧;刘伟辉;;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系统构架研究:以湖南为例[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8 吴倩;;绿色理念在低碳旅游中的实践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9 宋一兵;古翠芝;;广东省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挑战[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10 杨玲;;低碳旅游背景下的合肥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初探[A];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邓贵平;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地学景观成因与保护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洪文艺;生态饭店的理论构想及实现途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3 红光;日本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朱国伟;环境外部性的经济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5 程南洋;基于资源约束的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蔡萌;低碳旅游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姚永明;基于木质环境学理念的饭店客户环境质量研究与实践[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8 谢园方;旅游业碳排放测度与碳减排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黄雪丽;低碳旅游生活行为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锋燕;丹东市旅游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中艳;主题饭店体验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3 李淑云;基于保健理念的酒店宾馆室内植物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谭锦;旅游景区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5 谢桂敏;我国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及运行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刘娜;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扶贫模式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7 杜丽丽;我国旅游业的低碳发展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心怡;游客环境意识、低碳旅游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文苗;低碳旅游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海丹;生态酒店节能减排顾客支持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飞;诸大建;许琨;;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型、现状问题及目标策略——以上海市实证分析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6期

2 孙根年;于立新;;基于本底趋势线的秦俑馆旅游危机后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2008年01期

3 孙根年;我国境外旅游本底趋势线的建立及科学意义[J];地理科学;1998年05期

4 刘燕华;葛全胜;何凡能;程邦波;;应对国际CO_2减排压力的途径及我国减排潜力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07期

5 薛惠锋;;使命与挑战——构建节约型旅游生态饭店[J];饭店现代化;2008年01期

6 ;世界旅游组织鼓励旅游业打造低碳经济[J];饭店现代化;2009年07期

7 金涌;王W,

本文编号:17325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7325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4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