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带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研究
本文选题:乡村旅游 + 城镇化 ; 参考:《农村经济》2013年04期
【摘要】: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地区的新兴产业,对振兴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村和农民的城镇化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乡村旅游应坚持政府主导、规模经营、分类开发、重视人才的发展道路,更好地服务于城乡建设。这对于新时期稳步提高农村的城镇化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bstract]:Rural tourism, as a new industry in rural areas, has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revitalizing rural economy,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and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urbanization of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Rural tourism should adhere to the guidance of government, scale management, classified developmen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alents, better serve the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This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teadi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in rural areas a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a well-off society in the new period.
【作者单位】: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宁失地农民社会救助问题研究”(编号:L11BSH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592;F29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文秀;陈国忠;;乡村旅游发展的高级化趋势探析——以北京市乡村旅游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年01期
2 文伟;;乡村旅游与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曾天雄;罗海云;;论乡村旅游和城镇化的相互影响[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邱玉华;吴宜进;;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J];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戴林琳;刘鲁;;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京郊地区乡村旅游与节事旅游的联动发展[J];规划师;2010年S2期
2 单福彬;;廊坊市乡村旅游业品牌体系建设的路径与模式[J];天津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3 江振娜;谢志忠;;基于农村民俗文化的创意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马亮;陈戈;黄凯;颜亭玉;;北京郊区民俗旅游产品创新体系探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08期
5 龚新;;发展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策略[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易芷娟;曹均;陈俊红;;对北京市不夜谷沟域经济建设模式的思考[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黄凤刚;单福彬;;城郊型休闲农业园区创新发展的路径分析——以廊坊市九天创意农业产业园为例[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创新与环首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专题调研座谈会论文[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段兆雯;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郑艳玲;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抒谊;党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赵慧丽;乡村旅游目的地全面质量管理及其效益分析[D];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
4 李雁;聊城市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李海艳;贵州不同聚落形态旅游业的发展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6 张林娜;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决策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温年晶;城乡统筹视域下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旭红;;乡村旅游的“城市性”因素及发展策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梅燕;肖晓;;基于土地流转新政策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3 佟玉权;;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年03期
5 税伟;张启春;王山河;;城市化对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影响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6期
6 何景明;;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以成都农家乐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6期
7 吴国清;;区域旅游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区域化研究——兼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旅游互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1期
8 孔德林;黄远水;;城郊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机制、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城市化影响的视角[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9 马勇;赵蕾;宋鸿;郭清霞;刘名俭;;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以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例[J];经济地理;2007年02期
10 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顺安;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税伟,陈烈,王山河;城市化与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以成都邛崃市鹤鸣村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3期
2 汪惠萍;章锦河;王玉玲;;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指数评价模型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年12期
3 罗清澄;安徽省城镇特点和城镇化问题初探[J];城市规划;1981年03期
4 宋俊岭;;现代化,城镇化和城市学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1992年03期
5 宋俊岭;;现代化城镇化和城市学研究[J];城市;1992年02期
6 曹健;常熟城镇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的初步研究[J];铁道师院学报;1994年04期
7 刘军保,苏斌;新疆城镇化和农村非农化的实证分析[J];新疆财经;1994年05期
8 李传永,翟有龙;试论四川的城镇化[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9 何秉元 ,夏安宁;城镇化任务艰巨[J];决策咨询;1995年12期
10 ;安徽 加速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J];长江建设;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远坤;;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祁黄雄;谢钱;;基于BCM模型的乡村旅游企业服务质量测评研究——湖州顾渚村的实证调查[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王昌雄;;城镇化与广西城镇化建设[A];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党的十六大经济理论与加快广西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4 邓泽洪;;高屋建瓴、与时俱进、指导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健步推进[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李平安;;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的现实选择[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苗欣;;湖北城镇化与土地利用问题研究[A];新世纪土地问题研究[C];2002年
7 范增录;;加快推进陕西城镇化的思路和对策[A];首届陕西改革与发展论坛暨2003年优秀论文颁奖仪式会议资料汇编[C];2003年
8 赵景海;;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视角下的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9 ;确立城镇化支点 推进城乡一体[A];中部崛起·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汪科;;对辽宁中南部高城市化地区的思辩——也谈对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启示[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城市发展模式及途径——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30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发政;一个典型农业县的新型城镇化探索[N];广元日报;2007年
2 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蒋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扩大农民就业与创业空间[N];中国旅游报;2010年
3 记者 鹏玉;市政协赴北京、廊坊考察乡村旅游发展业态[N];承德日报;2010年
4 驻福建记者 汪平;交通卫生价格 游客最挑[N];中国旅游报;2010年
5 杨正文 本报记者 李广平;乡村旅游拓展农民就业渠道[N];贵州日报;2011年
6 特约通讯员 杨正文;松桃乡村旅游拓展农民就业渠道[N];铜仁日报;2011年
7 宋健军 高讯;挖掘文化生态资源发展特色乡村旅游[N];梅州日报;2011年
8 记者 安海燕;牢牢抓住城镇化这个大战略[N];廊坊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刘卡玲 本报通讯员 邝伟楠;我区返乡农民工靠乡村旅游再就业[N];广西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张朝辉;研究进一步做好城镇化工作[N];保定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永红;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2 赵春淦;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3 陈利丹;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论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李澜;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5 曹宗平;城镇化之路—基于聚集经济理论的一个新视角[D];西北大学;2004年
6 高环;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7 徐维祥;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袁中金;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广德福;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林文;中国小城镇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彦;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贡献率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王芳;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3 张丹凤;基于城郊型乡村旅游影响的居民感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4 方文彬;南溪县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任爱华;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6 徐永春;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洪达;经济欠发达县城镇化途径探讨[D];天津大学;2005年
8 李刚;关于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的探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9 朱文静;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互动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10 杨颖;黑龙江垦区城镇化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812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812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