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中俄双边旅游与进出口贸易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2 01:22

  本文选题:中俄双边旅游 + 中俄进出口贸易 ; 参考:《人文地理》2015年02期


【摘要】:以1998—2011年中俄两国旅游与贸易数据为基础,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俄国出境旅游是进出口贸易的单向格兰杰原因,中国进出口贸易是出境旅游的单向格兰杰原因。旅游与贸易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俄国出境旅游对进出口中国贸易均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并对进口贸易的推动作用要明显强一些;中国进出口贸易对出境俄旅游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要略强一点。俄罗斯断面看,占中国入境旅游比对对华贸易依存度有一定影响;中国断面看,中国对俄贸易依存度对出境俄旅游偏好和占俄入境旅游比影响均较大。两国旅游与贸易的互动性差异特征分析能为两国双边旅游与贸易良性互动发展提供相应参考。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tourism and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from 1998 to 2011, it is found by Granger causality test that Russian outbound tourism is the one-way Granger cause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while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s one-way Granger cause of outbound tourism.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ourism and trade show that Russian outbound tourism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of China, and has a stronger role in promoting the import trade.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outbound and Russian tourism, and import trade is a little stronger. According to the Russian section, the proportion of inbound tourism in China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degree of trade dependence on China, while in China, the degree of dependence on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preference of outbound Russian tourism and the ratio of inbound tourism of China to Russia.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and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ourism and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作者单位】: 安庆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154)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295) 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资助项目(TYETP201428)
【分类号】:F592;F595.12;F7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小麟;庞小霞;;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2期

2 李小牧;;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1985—2004年的国际收支分析[J];国际贸易;2006年10期

3 刘珍珍;章锦河;包曾婷;;旅游流与贸易流的相关性分析[J];旅游论坛;2009年06期

4 何元贵;中国与加拿大旅游服务贸易的比较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马丽君;孙根年;王洁洁;薛佳;;15年来中日出入境旅游对双边贸易的影响[J];经济地理;2010年04期

6 刘玉萍;郭郡郡;;入境旅游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基于中国2001—2008年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1年04期

7 孙根年;;大国优势与中国旅游业的高速持续增长[J];旅游学刊;2008年04期

8 赵多平;孙根年;苏建军;;欧洲七国入境中国旅游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1985-2009年的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J];世界地理研究;2011年04期

9 孙根年;周露;;日韩东盟8国入境我国旅游与进出口贸易关系的研究[J];人文地理;2012年06期

10 王洁洁;孙根年;马丽君;郑鹏;;中韩出入境旅游对进出口贸易推动作用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银德;高明明;安文明;;关于后经济危机下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2 弓永钦;;关于促进北京市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吴海民;王劲屹;;基于效率视角的“金砖四国”贸易竞争力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杨丽;;基于钻石模型的如东旅游业竞争力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5 葛丽芳;田纪鹏;;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11年01期

6 周经娟;万红光;;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蔡望;伍再华;彭卓;;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周霞;;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1年05期

9 王晓莹;;国际合作背景下海南旅游服务贸易的机遇与挑战[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1期

10 蒋庚华;张曙霄;;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内部区域结构失衡问题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丽萍;;对我国旅游业行为服务质量的研究[A];中国商品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铁山;冯宗宪;;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国际竞争力研究[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2辑)[C];2008年

3 陈秀莲;;中国旅游服务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6辑)[C];2012年

4 柳礼奎;;京沪渝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给予天津的启示[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6辑)[C];2012年

5 丁烨;;上海浦东新区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创新;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洁洁;国际关系及重大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蒋庚华;中国服务贸易结构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凯;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冯晓玲;美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7 任靓;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8 洪宇;中国商品贸易模式演进与背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梁峰;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马丽君;中国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及其与客流量相关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广威;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闫玮;河南省国内旅游流空间扩散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张艳茹;基于分形视角的长江流域入境旅游流时空动态规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毓;东部沿海旅游业发展的时间同步性与区域相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艳春;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马平鑫;黑龙江省国际旅游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陈憧;“十二五”期间中国旅游发展与市场需求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8 陈玮瑾;江苏省旅游服务出口水平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王祝伟;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10 王晶晶;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平;赵志君;;中国经济增长路径、大国效应与模式转变[J];财贸经济;2007年01期

2 夏立平;论中美欧三边关系的发展趋势[J];当代亚太;2003年09期

3 孙根年;我国境外旅游本底趋势线的建立及科学意义[J];地理科学;1998年05期

4 张捷,都金康,周寅康,张思彦,蒋兆刚;观光旅游地客流时间分布特性的比较研究——以九寨沟、黄山及福建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国家风景名胜区为例[J];地理科学;1999年01期

5 王家骏;适用于旅游地理学的一种概念模型[J];地理学报;1994年06期

6 牛亚菲;旅游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关系研究[J];地理学报;1996年01期

7 牛亚菲,谢丽波,刘春凤;北京市旅游客流时空分布特征与调控对策[J];地理研究;2005年02期

8 李文华;闵庆文;孙业红;;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地理研究;2006年04期

9 孙根年;张毓;薛佳;;资源-区位-贸易三大因素对日本游客入境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1年06期

10 庞丽;王铮;刘清春;;我国入境旅游和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孙根年;安景梅;;中国内蒙古与蒙古国出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互动关系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8期

2 ;泰膳阁 来自泰国的梦想餐厅[J];餐饮世界;2013年10期

3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洁洁;孙根年;;旅游推动贸易、贸易促进旅游——18年来中韩出入境旅游对进出口贸易推动作用的实证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本文编号:1831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831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5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