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湘西:想象共同体及其与湘西旅游的共生发展
本文选题:旅游 + 影视湘西 ; 参考:《经济地理》2013年05期
【摘要】:在分析媒介构建湘西形象及其所形成的"想象共同体"基础上,应用共生理论,研究指出作为想象共同体的影视湘西生成了旅游资源与成就了湘西旅游品牌;湘西旅游产业链的培育与完善为影视湘西注入活力,不断推出新的影视佳作,推进影视湘西重构。研究表明,影视湘西与湘西旅游共生体系的科学构建与长远发展,需要良好的区域顶层设计,要规避影视+旅游产业的雷同,突出湘西人文与自然风光特色,让湘西有关的影视资源落地生根,形成影视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推动湘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media's construction of the image of Xiangxi and its "imagination community", and applying the theory of symbiosis, the study points out that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of Xiangxi, as an imaginative community, has produced tourism resources and achieved the tourism brand of Xiangxi. The cultivation and perfection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chain in western Hunan inject vitality into film and television Xiangxi, promote the reconstruction of film and television Xiangxi.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symbiotic system of film and television tourism between Xiangxi and Xiangxi need good regional top-level design, to avoid the similarities of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tourism industry, and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manities and natural scenery in the western part of Hunan. Let the relevant film and television resources take root, form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ilm and television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in western Hunan.
【作者单位】: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梅山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软科学重点项目(2011ZK2027) 湖南省社科联项目(1011182B)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1C0712)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潘丽丽;;影视拍摄对外景地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以浙江新昌、横店为例[J];经济地理;2005年06期
2 吴丽云;侯晓丽;;影视旅游者旅游动机研究——铁岭龙泉山庄旅游者实证分析[J];人文地理;2006年02期
3 毛攀云;;影视剧对湘西区域文化的传播[J];文艺争鸣;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从辉;;网络文本逻辑与城市想象——以70后、8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为中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王平;;协商民主对村民自治制度政治合法性的提升[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张勇;;文学呈现与电影表达的地域差异——以小说《妻妾成群》与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4 娄文龙;王娟;;风景区中影视拍摄的环境规制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12期
5 聂家昕;孙翠玉;;民族——国家视野内的“消费社会”理论——布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反思[J];北方论丛;2007年02期
6 毛振军;;论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意的应然表达[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邵海军;;构建执政政治共识的探索与完善——论中国共产党“共和”的政治共识[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陈星;;论和平发展战略对台湾政党政治的影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马戎;;新疆民族教育的发展与双语教育的实践[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2期
10 杨会;;试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北京情结[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蒋婷;;行政执行过程中的公民权益维护问题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俊月;;西方整体政府的构建路径及其借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敬华;周怡;;城乡文化传播的空间建构:身体媒介行为的发生机制——“反右”与“知青”题材文学文本的传播学解读[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4 杨璐;;家园·国族·大同——2008年几台大型电视综艺晚会整合功能探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唐觐英;;论作为公共讨论的舆论——基于中国转型时期“家庭暴力”议题的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邹晓抒;;农民组织化问题初探——基于对黔东南地区的实地调查[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郭文;;异质同类型影视主题园旅游开发“共生”与“内生”模式研究——基于对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与横店影视城的调查[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凌伯韬;;代表性问题与人大代表制度改革[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9 王锡锌;;利益组织化、公众参与和个体权利的保障[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3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刁大明;美国联邦政府拨款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7 聂兴超;自由主义中立性研究:辩护与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8 程瑛;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资源竞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庄佩君;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子;家园的踪迹:全球化上海的剧场与艺术空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晓丹;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石玲玲;浙江省现代乡村植物景观营造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朱逢春;行政价值观与行政发展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史学荣;小说中空间的叙事功能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莉;《一位女士的画像》的空间叙事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芳;横店影视城的主题构建及产品支撑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冯秀林;《苍河白日梦》的叙事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覃健;地方叙事中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田坤跃;基于生活方式类型的影视基地游客满意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雁;旅游动机和行为研究[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毛攀云;;湘西原生态与抗战的影像呈现——析电视剧《血色湘西》的二维叙事[J];电视研究;2008年03期
3 张宏梅,陆林;近10年国外旅游动机研究综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2期
4 刘纯;走向大众化旅游的社会——论现代旅游行为与动机[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周晶;电影外景地的旅游吸引力[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6 范藻;中国当代地域文学的形成及意义[J];天府新论;2004年05期
7 孙是炎;论文化产业[J];嘉兴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杜琼;横店农村城镇化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根年;我国6大境外客源市场旅游本底趋势线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2 巴兆祥;试论民俗旅游[J];旅游科学;1999年02期
3 张安,李莉,万绪才;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4 黄羊山;游憩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5 刘展宏,宁奉菊;济南—烟台地质、地貌旅游线的开发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6 江秀凯;青岛市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7 游海丽;伊犁地区旅游客源市场经营策略[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8 于由;旅游购买态度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年02期
9 杨载田;湖南观光农业旅游发展初探[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范春;大力开发我国“节庆”和“节文化”旅游资源[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利利;王少波;吴晓萍;;旅游与屯堡妇女的社会地位[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庄立娟;赵志江;高国静;秦安臣;;我国休闲渔业概述[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3 龚静;刘源;;关于贵阳市发展生态旅游茶园的探讨[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贤彬;罗菊英;;利川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利用[A];2008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8年
5 杜熙茹;;我国传统文化在假日体育旅游中的和谐共享——以南海西樵山对南狮的策划为例[A];2007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论文选[C];2007年
6 赵永宏;张耀光;;大连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条件评价与发展对策[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谢杰;;少数民族地区自然山水景观与生态旅游开发[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牟红;刘聪;李玉臻;;休闲空间理想形态探讨——重庆“嵌入种植”城乡休闲共生体布局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欧阳高奇;北京市风景名胜区村庄景观风貌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母涛;论旅游资源开发与四川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3 鲍小莉;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国胜铁;TSA下黑龙江省旅游业对就业贡献的实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2 肖芸;论旅游与跨文化交流[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葛安新;森林生态旅游产品适宜开发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4 丰湘;明清时期泰山旅游活动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果;“农家乐”的文化与审美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6 胡晓苒;美国国家风景道体系及计划[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刘志敏;国外风景道的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8 王峥;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保护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9 唐敏;长春净月开发区旅游经济开发与管理的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孟繁斌;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38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838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