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雍正粉彩花鸟艺术的构图形式及成因探析

发布时间:2018-05-03 16:57

  本文选题:雍正粉彩 + 花鸟 ; 参考:《中国陶瓷》2013年08期


【摘要】:雍正粉彩花鸟艺术清新雅致的格调,丰富而科学的构图形式,代表了清代彩瓷艺术的最高水平,其艺术性可与纸上花鸟艺术相媲美。雍正粉彩器上每幅花鸟作品构图谨严,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寓意吉祥,并真实地诠释着"一花一鸟总关情"。本文基于现代构成的美学观点,客观分析出雍正粉彩花鸟艺术多样的构图形式,并且探寻出形成雍正粉彩花鸟瓷画高艺术性的原因。
[Abstract]:The fresh and elegant style of Yongzheng pink flower and bird art, rich and scientific composition form, represent the highest level of the Qing Dynasty color porcelain art, its artistry can be compared with the paper flower and bird art. The composition of every flower and bird on the Yongzheng Pink vessel is strict, the theme is prominent, the layer is clear, the meaning is auspicious, and truly annotates "one flower, one bird always close". Based on the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of modern composition, this paper objectively analyzes the various composition forms of Yongzheng pink flower and bird art, and explores the reasons for the high artistic nature of Yongzheng pink flower and bird porcelain painting.
【作者单位】: 江西省陶瓷研究所;
【分类号】:J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润民;;清宫雍正粉彩瓷[J];收藏家;2000年01期

2 黄晖红;;浅淡粉彩花鸟题材、构图及装饰技法[J];陶瓷研究;2011年04期

3 占昌赣;汪冲云;;雍正粉彩陶瓷装饰艺术特色[J];中国陶瓷;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吕红;;中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影响因子的历史考察[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卢渊;杨豪中;;以实例探讨陶艺课程的“教与学”[J];大家;2010年16期

3 陈扬;;晚清民国时期陶瓷业之新政及其影响[J];东方博物;2011年01期

4 许世虎;李程;;中国古代陶瓷灯具造型特征研究[J];大舞台;2012年08期

5 黄纪阳;;欧洲高端瓷器走俏国际市场[J];江苏陶瓷;2007年01期

6 龙红;陈鹏;;观象制器——关于远古彩陶器形的文化说解[J];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3期

7 罗梅;李静;;个体选择与民俗流变——土锅寨传统制陶民俗变迁个案分析[J];红河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李兴华,饶俊南;景德镇民窑制度文化的价值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韩超;;“道者器之道”——由“道”“器”之辨论张道一的造物艺术观[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年01期

10 刘吕红;资源型城市概念的历史考察及意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吕红;清代资源型城市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王洪敏;宋代瓷器若干问题的科技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文锦;安徽民间装饰图案的应用价值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福锋;宋代吉州窑的民窑产品特征[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3 王峗;论元明清青花瓷“岁寒三友”图艺术风格及其成因[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4 王真洁;汝瓷的审美特征与创新性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刘春;广德县南二环路六朝窑址的发掘及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刘雅丽;论现代家居中的陶瓷艺术[D];河北大学;2011年

7 张小茜;基于中式餐饮传统的现代餐具设计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黄纪阳;明清华瓷外销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9 杨新华;解析“现代陶艺”的装饰语意[D];苏州大学;2007年

10 刘晓琰;民窑青花花鸟画与传统花鸟画艺术特征辨析[D];天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小荃;;王友恩和他的花鸟画[J];走向世界;2007年01期

2 樊波;;下笔惊风雨 落墨结}j ——张立辰花鸟画的审美指向[J];书画艺术;2007年05期

3 范迪安;;古风新意 南国风采——林涛花鸟画散记[J];中国花鸟画;2007年06期

4 孙燕;;融中西技艺 汇南北风格——评著名画家马云涛先生的花鸟画艺术[J];广播歌选;2009年02期

5 赵宝珊;赵丰彪;;毛选选花鸟画印象[J];上海艺术家;2009年06期

6 叶晓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意花鸟画之含蓄美[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孙其峰;;读谭宝泉的花鸟画[J];乡音;1995年04期

8 龚华娅;;中国重彩花鸟画的艺术探讨[J];文化月刊;1999年08期

9 王永梅;谈中国画花鸟画的构图[J];甘肃高师学报;2000年04期

10 ;全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获奖名单[J];国画家;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焦可群;;读李凡先生的花鸟画[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0一一年)[C];2011年

2 林兵;;浅论中国花鸟画艺术中的吉祥内涵[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马媛媛;;中国新水墨元素在纺织花型设计中的应用——关于艺术院校教学法的思考[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4 马鸿增;;“写画”美学观论纲[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峰;;浅谈年画中吉祥花鸟图像的寓意[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6 和靖;;从汉藏佛教美术交流史看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与多样性[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7 左庄伟;;中华民族绘画之神魂——文人画[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为胜;写时代花鸟画之风神[N];美术报;2009年

2 ;清泉洗心[N];青岛日报;2011年

3 乔木;花鸟画技法浅谈[N];西藏日报;2001年

4 陈传席;重建花鸟画的审美价值[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5 中国国家博物馆美术工作部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熊广琴;静观偶得 格物致知[N];北京商报;2010年

6 贾方舟;花鸟画在当代发展的可能性[N];美术报;2001年

7 辽宁师范大学 孙静茹;重新审视传统花鸟画的审美价值[N];美术报;2002年

8 王学敏;一鸟不鸣山更幽[N];新闻出版报;2000年

9 杨水土;湖畔柳 沐春晖[N];美术报;2009年

10 刘怀武;倾情翰墨 波彩人生[N];美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吴冰;得江山之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谢青;潘天寿花鸟画艺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3 刘婕;唐代花鸟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4 罗颖;意象与色彩[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5 曹院生;中国画学科规范论[D];上海大学;2010年

6 杨飞飞;故国之思[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7 尚莹辉;新时期中国重彩艺术语言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玲;论花鸟画手卷创作中的时空特色[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蒋鹏;宣和写生与花鸟画创作[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岑;以墨呈象[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4 郑明顺;金弘道翎毛·花鸟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5 李加涛;平和之中求趣味[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姜贻华;沉潜与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楠;八大山人花鸟画之冷逸[D];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0年

8 叶晓兰;画境如诗[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黄泽锋;超以象外 得其圜中[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胡绍念;从八大山人花鸟画试论经营位置[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39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839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6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