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本文选题:镇江 + 文化旅游 ; 参考:《复旦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文化旅游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以人文资源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情感体验的旅游活动的总合。 镇江是江南名城,有山有水有故事。城市山林、大江风貌的镇江,以其青山秀水、古今文明和吴楚风俗构成了生态观光、文化宗教、休闲度假的旅游体系。近年来,全市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明确“旅游强市”的奋斗目标,使旅游业渐成一颗耀眼新星,倍受关注。镇江的文化旅游开发目前还处于较为低级的阶段,根据镇江文化旅游开发的实际情况,如何利用和开发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以理论研究促进镇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将是本文探讨与分析的重点。 文章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说明选题的背景、意义及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第二部分,讲述了镇江旅游业的现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归纳并梳理了镇江文化旅游资源的种类及特色;第四部分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镇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和市场分析;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着重阐述了镇江文化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原则及文化旅游产品设计的方案,就已有文化产品的升级、新产品的开发、与周边市场联合开发进行论述,力求找到镇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科学合理的途径和方法。
[Abstract]:Cultural tourism is a tourism activity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cultural resources, including historical relics, architecture, national art, folk customs, religion and so on, created by tour operators. The sum of tourism activities that enable tourists to have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s. Zhenjiang is a famous city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city mountain forest, the Zhenjiang with big river style, with its green mountains and rivers, ancient and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Wu Chu custom constitute the tourism system of ecological sightseeing, culture and religion, leisure vac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whole city regards tourism as the leading industry of service industry and the strategic pillar industry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 Zhenjiang is still at a relatively low stag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 Zhenjiang, how to utilize and develop rich and unique cultural resourc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 Zhenjiang with theoret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will be the focus of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The article includes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preface, mainly explains the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and related theoretical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topic,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Zhenjiang tourism industry,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while affirming the achievements; The third part summarizes and combs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Zhenjiang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the fourth part evaluates and analyzes Zhenjiang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by questionnaire; the fifth and sixth parts are the emphases of this paper.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principle of Zhenjiang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plan of cultural tourism product design are emphatically expounded. The upgrading of existing cultural product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 and the joint development with the surrounding markets are discussed. To find out Zhenjiang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ways and methods.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印;;谈邢台太行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J];邢台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王路军;李庆辰;;邢台市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李丽丽;黄佛君;帕拉提·阿卜都卡迪尔;王冰;;新疆遗产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研究——以吐鲁番交河故城为例[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郭剑英;王根绪;;贡嘎山风景名胜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J];冰川冻土;2011年01期
5 黄松;李燕林;;新疆地质遗迹特征与地质公园建设[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6 汪波;张立升;;浙江省淳安县核心旅游资源的分析与评价[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年01期
7 麻三山;王慧玲;;湖南西部地区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许建;廖任文;;探析创新旅游职业教育的途径[J];科技信息;2006年05期
9 宁娟红;杨兴礼;;伊朗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业发展策略[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杨开忠;;《郴州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述评[J];地理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安寿;;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2 林高兴;;做好整合文章 培育旅游产业——关于宜春旅游业赶超发展的几点思考[A];宜春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黄发平;;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王红;;自贡盐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的开发[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2005年
5 张榕;;新世纪浦江县旅游业发展思考[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龙步元;;拓宽布依族杂散地区旅游业门路[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7 步长存;;做强孔子品牌 打造东方圣城——曲阜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傅文伟;;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航碑——纪念邓小平关于旅游业的讲话二十周年[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9 周久才;;大力推动中小城市发展旅游业[A];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第五次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张汉林;;深圳如何应对入世挑战——世贸专家张汉林教授答“中心”特邀记者问[A];2001中国经济特区论坛:WTO与特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议橙;红河旅游姹紫嫣红[N];云南日报;2010年
2 陈丽;旅游振兴:彰显生态文化宜兴无穷魅力[N];宜兴日报;2010年
3 ;2010黄岛旅游年度事件[N];青岛日报;2011年
4 日照市旅游局局长 王立新;抢抓新机遇 实现日照旅游新跨越[N];中国旅游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冯颖;办好旅游节庆,服务“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战略目标[N];中国旅游报;2011年
6 邹英香;江西风景独好[N];光华时报;2011年
7 本报驻新疆记者 石承烈;新疆旅游全面恢复[N];中国旅游报;2010年
8 本报特约通讯员 郝玉;怀川大地劲吹旅游风[N];焦作日报;2010年
9 郑时广 广东省肇庆市旅游发展局;对打造肇庆旅游节庆城市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2008年
10 本报驻陕西记者 王晓民;商洛旅游 绿色突围[N];中国旅游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传忠;旅游业辐射下的农村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魏敏;旅游业发展的政府行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3 王建勋;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刘彤;气象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谢园方;旅游业碳排放测度与碳减排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建翠;川西民族地区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2年
7 张颖;加州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考察(1960-1980)[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徐晗;旅游业发展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10 肖亮;城市休闲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元昱;镇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胡娟;旅游创意产品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单浩杰;旅游业发展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李晓燕;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地区差异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5 于淼;我国现代旅游节庆的特征[D];西南大学;2012年
6 孔泽;福州三坊七巷旅游节庆品牌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莉;农家乐旅游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8 宋河有;基于全省旅游中心城市定位的郑州旅游业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9 吴青兰;旅游业产业地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李青;山东旅游市场风险防控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43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943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