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型旅游景区安全经济效益评价研究
本文选题:山岳型旅游景区 + 安全投入 ; 参考:《华侨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国内山岳型旅游景区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现象致使人们对旅游安全形势表现出了不乐观的态度。由于山岳型旅游景区的安全特征表现有其特殊性,,所以十分有必要对其安全管理进行细致研究。其中,安全投入不足是导致山岳型旅游景区内多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山岳型旅游景区安全投入及相关问题,对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利益最大化的诉求下,景区管理者时常会忽视安全投入,这严重影响了景区安全投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要是因为山岳型旅游景区安全投入产生的经济效益有着滞后性、潜在性、间接性和长效性等特点。鉴于此,本研究在安全经济学和旅游安全学等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了如下研究内容:首先,本研究对山岳型旅游景区安全投入、山岳型旅游景区安全产出、山岳型旅游景区安全经济效益的概念、特点以及内容进行了界定与分析;其次,尝试构建了基于生产函数的安全经济效益评价模型,对安全经济效益量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通过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安全投入现状的统计与分析,验证了本研究构建的安全经济效益评价模型应用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估算出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2004-2011年的安全经济贡献率、安全产出和安全经济效益,得出了安全投入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结论,为引导该景区提高安全投入的重视度提供了参考。
[Abstract]:In the domestic mountain tourism scenic spots, the phenomenon of frequent safety accidents causes people to show an unoptimistic attitude towards the tourism security situation. Because of its particularity,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mountain scenic spots. The lack of safety investment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many accidents in mountain scenic spot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safety investment and related problems of mountain scenic spots. However, in the pursuit of maximization of interests, scenic area managers often ignore safety investment,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of security investment in scenic spots.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economic benefit produced by the safety investment of mountain scenic spo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g, potential, indirectness and long effect. In view of th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safety economics and tourism safety, this study carried out the following research contents: firstly, this study has put into the safety investment of the mountain tourism scenic spot, and the safety output of the mountain tourism scenic spot.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nts of safety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mountain scenic spots are defined and analyzed. Secondly, a safety economic benefit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production function is constructed. The feasibility of quantifying safety economic benefits is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Finally, through th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afety investment in Wuyi Mountain scenic spot, The feasibility and rationality of the safety economic benefit evaluation model constructed in this study are verified,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safety economy, safety output and safety economic benefit of Wuyi Mountain Scenic spot from 2004 to 2011 are estimat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safety investment is remarkable,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guiding the scenic spot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safety investment.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涛 ,张伟;北京市旅游景区(点)停车问题现状及解决方法[J];道路交通管理;2003年06期
2 王立新;;我国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6年03期
3 祝晔;黄震方;;旅游景区房地产开发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4 李万东;李钰;;民营企业与云南旅游景区开发[J];学术探索;2006年05期
5 陈殿阁;;国内外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比较研究[J];市场营销导刊;2006年02期
6 曹三强;潘秋玲;;中外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比较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年01期
7 田勇;孙艳梅;;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模型确立研究[J];价格月刊;2007年02期
8 郭燕;赵立勤;谢力宁;;基于服务利润链理论的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提升策略探讨[J];企业活力;2007年06期
9 王鹏;;旅游景区:健全安全管理系统[J];旅游时代;2007年07期
10 余述琼;刘金峰;刘莉蓉;;浅谈旅游景区治理——以广西凭祥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伟成;;创新是“发展中景区”的必然出路[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2 阮跃东;;河南旅游景区协同营销策略思考[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黄羊山;王德富;许辉;吴瑞红;;景区游憩活动产生噪声分析及对策——以南京旅游景区为例[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罗浩;陈敬堂;;黄金周对旅游景区的影响及旅游景区应对行为的经济学分析[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罗浩;唐文跃;;黄金周对旅游景区的影响及旅游景区应对行为的经济学分析[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侯晓敏;;节事活动在景区管理中的作用——以南京国际梅花节为例[A];2008中国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覃新萍;;大型旅游景区的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及施工管理探讨[A];全国建筑给水排水青年学术论文选[C];1996年
8 张中波;;文化生态视野下的文化遗产型景区旅游开发研究——以云南丽江古城为例[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邢贵升;;对永济旅游景区发展的深层次思考[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李椒良;;让科学发展观引领温岭旅游景区跨跃式发展[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金卓颖;我市今年将整治20个旅游景区[N];贵阳日报;2007年
2 记者 谷筝 通讯员 刘旭忠;我市3个旅游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级[N];四平日报;2006年
3 彭楚兵;全市3家旅游景区晋升国家3A级[N];永州日报;2007年
4 王秋峰;我市两景区被评为AAA级旅游景区[N];商洛日报;2008年
5 记者 王刚;我州4单位获创建全国旅游景区先进单位殊荣[N];祁连山报;2009年
6 记者 周澜源;渭塘珍珠城获评3A级旅游景区[N];苏州日报;2009年
7 记者 张唯;西夏城跻身国家3A级旅游景区[N];宁夏日报;2010年
8 特约记者 张勇;创建4A文化旅游景区[N];自贡日报;2010年
9 龙金鹏;武汉新建草原旅游景区[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卢敏;确保崆峒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验收成功[N];平凉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华;中国山岳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人地和谐论[D];河南大学;2006年
2 王波;中国旅游景区供给的制度经济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朱红红;旅游景区品牌延伸机制与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阎友兵;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郭剑英;旅游景区旅游解说系统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胡炜霞;景区周边环境研究—界定、评价、协调[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贾英;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福庆;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理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文彤;旅游目的地标志景区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张传时;城郊乡村旅游空间组织与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水映;河南省山岳型旅游景区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文艳;山岳型旅游景区安全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3 邱雪超;山岳型旅游景区创新性产品开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朱美宁;宝鸡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重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常永翔;私营资本开发旅游景区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倪玉屏;基于产品导向的旅游景区开发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郝迎成;民营企业旅游景区投资与经营决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郭亚军;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实证分析及优化设计[D];西北大学;2004年
9 杨曦东;贵州省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郭建文;中国沙漠旅游景区品牌建设与推广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46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946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