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旅游集聚对居民经济福利的影响研究——以海南省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28 14:00

  本文选题:旅游集聚 + 居民经济福利 ; 参考:《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摘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旅游集聚对居民整体经济福利的影响,涉及全省和各市县两个空间尺度,同时比较旅游业总体及入境旅游业集聚带来的经济福利影响差异;利用问卷调查法获得居民个体福利影响,主客观方法相结合使研究更具说服力。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全省旅游业集聚对于经济福利各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各市县居民因旅游业集聚获得的整体经济福利存在地区不均衡性。主要原因包括旅游资源禀赋、区位条件、政策倾斜程度、各市县旅游发展历史及知名度、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游客停留时间长短及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差异等;居民个体福利所受到的影响也不一致,仅有50%的居民享受到旅游集聚带来的经济福利,尚有部分居民因为旅游业发展降低了经济福利水平。政策制定及旅游规划过程中需注意区域及市县旅游发展平衡问题,同时需考虑旅游收益转移及再分配问题。
[Abstract]:The influence of tourism agglomeration on residents' overall economic welfare is studied by using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which involves two spatial scales of the whole province and each city and county. At the same time, the difference of economic welfare between the tourism industry as a whole and the inbound tourism agglomeration is compared.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welfare is obtained by questionnair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methods makes the research more convinc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tourism agglomeration on economic welfare is different in Hainan province, and that there is regional imbalance in the overall economic welfare of residents in cities and counties due to tourism agglomeration. The main reasons include the endow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location conditions, the degree of policy inclination, the history and popularit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ities and counties, the degree of attention to tourism, the length of stay of tourists and the difference of tourism consumption level per capita. Only 50% of the residents enjoy the economic benefits brought about by tourism agglomeration, and some residents have reduced the level of economic welfare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 making and tourism planning,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balance of regional and county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transfer and redistribution of tourism income should be considered at the same time.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宁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分类号】:F224;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颜;;海南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实证分析及发展策略[J];科技和产业;2009年03期

2 郑芳;侯迎;;海南省旅游业集聚的影响因素探讨[J];特区经济;201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瑞芬;环渤海经济圈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环境资源耦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海利;朱谷昌;张普斌;夏正清;;灰色系统在赛什塘铜矿区Cu品位预测方面的应用[J];四川有色金属;2009年02期

2 吴新民;张静平;;化学专业学生实验能力与就业能力关联度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杨攀;张宇;;灰色控制系统理论在火灾预测中的应用[J];安防科技;2006年03期

4 周斌;对前后数据进行融合处理的灰色双重建模测法[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陈华友,吴涛,许义生;灰关联空间与灰关联度计算的改进[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6 魏中俊;太阳能热水器市场销售趋势的灰色系统分析[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7 龚蓬,陈效军;计算机实时控制动态测量异常值的灰色系统方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8 王学林,吴振廷,周冬生;棉铃虫取食小麦的生存和营养效应[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2期

9 叶正伟;;江苏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经济的灰色关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10 母萍萍;;贵州省旅游业对其经济影响效果的实证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荆浩;赵希男;;改进的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在科技中小企业成长能力评价中的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陈晨;陈杰;张娟;;网络化天基信息系统的连续性效能评估[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刘长生;;旅游产业国际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不同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4 廖海斌;王宏勇;;基于灰色理论的人脸图像特征融合识别[A];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进展——第三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王铁生;张冰;马开锋;;时变参数灰序模型TGM-AR及其应用[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6 由立真;穆志纯;;基于GHSOM网络预测客户欺诈行为[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7 沈路;周晓军;张杰;;基于形态非抽样小波与灰色关联度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郑康宁;李向阳;;基于尖点突变理论广电媒体应急报道启动时间的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薛俊芳;高建刚;;基于灰色聚类的子拆卸体划分[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曾春花;;东西部民营企业发展差距与经济差距的相关性分析[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琪;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曲建军;基于提速线路TQI的轨道不平顺预测与辅助决策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任家福;服务商选择与备件备品库存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滕跃;基于ISO9000标准的政府科学技术奖励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沈路;数学形态学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王静;化肥供应链及其适应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柳卿;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产品生态设计实现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丹;区域旱情中长期预报及农业干旱风险综合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鑫鑫;软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郭树涛;我国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洋;柳州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永宾;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评价方法初探[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乔小琴;基于灰理论的土石坝安全监控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申志涛;基于灰色系统预测理论的商品住宅价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任航;我国村镇建筑防灾减灾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阳江源;数控机床热误差检测与建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田向伟;基于参数优化LSSVM在转炉煤气系统预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赵学娟;油桃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分析及害虫与天敌的关系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9 禹坤;石榴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分析及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关系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10 田玉龙;淮北地区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华义,李玉;天津市地表水水质变化趋势及对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年02期

2 邓宏兵;刘芬;庄军;;中国旅游业空间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3期

3 刘惠敏;;基于EG模型的北京都市区生产性服务业地理集中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2期

4 王缉慈;简评关于新产业区的国际学术讨论[J];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3期

5 刘春霞;朱青;李月臣;;基于距离的北京制造业空间集聚[J];地理学报;2006年12期

6 贺灿飞,魏后凯;信息成本、集聚经济与中国外商投资区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9期

7 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3期

8 符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0期

9 魏守华;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0期

10 邓冰,俞曦,吴必虎;旅游产业的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巩勇;西部大开发中环境资源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新疆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磊;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张墨格;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统计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3 宋文华;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思路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王桂兰;福建省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度和经济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钟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政策演变及评估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小明;;面向供应网络协同客户评价的AHP/灰色关联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2 熊健;我国耕地水灌溉与粮食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年03期

3 陈朝晖,潘蜀健;广州市固定资产投资与各行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灰色关联分析[J];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学报;1998年02期

4 陈浩;一类经济预报模型及其在房地产研究中的应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5 张春晓;青海省乡镇企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6 陈浩;一类经济预报模型及其在房地产研究中的应用[J];西南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彭国川;重庆城市化与经济结构转化的灰色关联分析[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8 高孝伟,沙景利;灰色关联分析的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J];统计与决策;2003年02期

9 李友宾;李苗苗;路世昌;;基于层次——灰色关联分析的虚拟企业战略伙伴选择[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常青;;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税收收入多因素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鹏娟;;中国零售业赢利能力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戴桂林;冯晓华;姜宝;;基于AHP和灰色关联分析的我国石油进口供应链风险评价及战略行动取向[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史小敏;杜志斌;;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战场工程投资决策[A];决策科学与评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吴红艳;唐娜;桂预风;;基于灰关联-BP网络模型的股票价格指数预测[A];第九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洪涛;朱卫东;;安徽省高新技术人才需求的灰预测及灰色关联度研究[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陈洪转;赵强强;;基于加权灰关联的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评价[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吴敬锐;杨兆萍;;新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熊志刚;韩天雪;;财险公司经营绩效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式[A];风险管理与经济安全:金融保险业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6[C];2006年

9 黄国石;李茂青;;从灰色关联矩阵看福建省住宅投资建设[A];2000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鞠海龙;;构建全方位、高层次的海南省人才竞争机制[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祖洪邋尹建军;健全法规促进资源高效利用[N];中国环境报;2007年

2 陈发卿;海南工业树长在蓝天碧海间[N];经济日报;2007年

3 刘关;从岛屿地产到蓝海地产的人居荷马史诗[N];中国房地产报;2008年

4 通讯员林正强 记者贺澜起;海南省局“雷电行动”见成效[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心武 刘科夫;不求所有但求所在[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6 高虹;开放海南演绎精彩[N];海南日报;2006年

7 陈成智;澳门将组织房地产商赴琼考察[N];海南日报;2007年

8 林东程;海南省政协委员呼吁关爱零就业家庭[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宋乃裕 通讯员 陈章智 李光;共同铸造湛江品牌[N];民营经济报;2007年

10 周元 殷芸;海南:技工需求旺盛 师资不足[N];就业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云;区域生态经济政策实施效率与调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谢乃明;灰色系统建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3 李朝玲;质量功能展开的系统建模及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4 陈劭锋;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国环境演变驱动力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韩勇;物流园区系统规划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常城;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灰色预测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刘华;绿色产品评价理论和方法及其在粉末冶金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8 李春祥;基于知识发现的电力需求复合预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9 杜娟;基于PEST的中国企业信息系统宏观成长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张洪杰;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瑾;海南省企业信用状况及建设问题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年

2 窦京平;基于灰色系统的复混肥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张小涛;陕西省会展经济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徐楠;供电企业社会责任及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5 廉庆;基于灰色理论的商品住宅价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李雪梅;生产性服务业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刘敏;海南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对策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黄韩丹;关于我国茶叶消费特性之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钱力;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D];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10 王瑞;网络技术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46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946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5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