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关于旅游目的地重游决策行为的结构模型研究——境外近20年来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8-05-29 20:22

  本文选题:旅游 + 重游决策 ; 参考:《资源科学》2013年07期


【摘要】:随着旅游业竞争加剧,不同旅游地已经将提升初游者和重游者的数量作为主要的目标。因此,重游者数量的提升也成为目的地营销的重要目标。本文就近20年来境外学者对重游决策行为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了旅游者重游行为的动机和影响要素,重点就学者应用较多的结构模型进行分类梳理,主要有旅游者动机与满意度及忠诚度模型,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重游决策模型以及4个重游决策行为的复合结构模型,包括重游意向预测决定因素模型、重游空间行为的模型、质量对满意度及行为倾向范式的结构模型和旅游目的地属性对行为倾向影响模型。综合来看,境外学者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不同的分类标准,就重游者的决策行为模型开展了较为丰富的实证分析和探索研究。研究结论可为提升国内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整合和形象,增强市场营销绩效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区域旅游目的地重游率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Abstract]:As tourism competition intensifies, different tourist destinations have made it their main goal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first-time and re-tourists. Therefore,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retraveller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rget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In the past 20 years, the foreign scholars have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on revisiting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analyzed the motiv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ourists' revisiting behavior, and sorted out the structural models used by scholars. It mainly includes tourist motivation,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model,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perception and revisiting decision model, and four complex structure models of revisiting decision behavior, including revisiting intention prediction determinant model. The model of revisiting spatial behavior, the structural model of quality versus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tendency paradigm, and the model of influence of tourist destination attributes on behavior tendency. To sum up, overseas scholars have carried out rich empirical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on the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model of retravellers by using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methods and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can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image of domestic tourism destination, enhancing marketing performance, and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the promo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destination retour rate.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271150)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基金(编号:2012SJB790028) 上海师范大学校级课题(编号:A-0502-00-005030) 上海师范大学(第七期)校重点学科“城市经济学”资助项目
【分类号】:F590;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振华;王崧;;国内外旅游卫星帐户的编制经验与要点[J];统计与决策;2009年01期

2 陈收,周奕;投资与融资优化决策模型研究综述分析[J];数学理论与应用;1999年03期

3 姜弘道,陈国荣;边界元法理论及应用的新发展——第四届全国工程中的边界元法会议论文综述[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4年03期

4 岳玉荣;;郑毓信的数学教育哲学研究综述[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5 王栋,朱元u!;信息熵在水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水文;2001年02期

6 曲建文;;金融市场羊群行为理论研究综述[J];企业技术开发;2006年12期

7 乔均;储俊松;傅培培;;品牌权益模型理论研究综述[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8 王凌峰;;基于构成要素的聚类算法[J];统计与决策;2007年19期

9 熊启滨;胡放之;;合作与非完全合作博弈理论研究综述[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张娜;李莉娟;;时间序列分段线性表示的几种算法比较[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费东;蒋爱平;;小波分析在控制中的应用及展望[A];第一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符卓;聂靖;;开放式车辆路径问题及其若干研究进展[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蔚;花海燕;;企业营销安全预警原理与三维结构模型[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冯春涛;孙清元;;矿业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经济评价问题讨论综述[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石永恒;顾昌耀;;模糊解释结构模型及其在项目选择中的应用[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6 喻瑛;;基于模糊规划的供应链系统建模综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7 魏勇;;灰色预测模型系列优化研究综述[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李继承;陈小伟;陈刚;;块体金属玻璃力学行为有限元模拟研究进展[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9 满青珊;张金隆;毛弘毅;;基于博弈论的移动服务双渠道结构模型[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方志玉;;我国华东地区省市旅游竞争力因子和聚类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丽蓉;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模型及区域旅游产业“竞合”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 李本崇;条件独立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代应;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运作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崔剑;PLM需求流动链结构模型及其决策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曾惠芳;基于MCMC算法的贝叶斯分位回归计量模型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刘立秋;旅游投资项目技术经济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7 易文德;基于COPULA理论的金融风险相依结构模型及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麦强;基于违约概率和回收率负相关假设的信用风险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胡素华;连续时间资产收益模型的贝叶斯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10 姜江;证据网络建模、推理及学习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子元;信用风险计量的结构模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2 王丽丽;转变点问题的统计推断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刘秀凤;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4 杨敏;基于大规模定制的旅游业顾客保留模型及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舒刚;基于知识网络的企业知识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任艳珍;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7 张圆刚;滁州市客流时空分布特征与潜在市场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吴东旭;一类二阶拟线性退化抛物方程广义解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陈颖慧;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在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关系分析中的应用[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10 徐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与创新的可能途径[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52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952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c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