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旅游循环经济的国内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8-05-29 21:20

  本文选题:旅游循环经济 + 研究述评 ; 参考:《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年08期


【摘要】:对1999年以来我国有关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进行述评。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当前国内对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旅游循环经济研究、旅游循环经济模式研究以及旅游循环经济支撑体系和指标体系的研究等方面。探讨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了今后我国旅游循环经济研究的发展方向。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on tourism circular economy in China since 1999.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current domestic research on tourism circular economy is mainly focused on tourism circular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tourism circular economy. Tourism circular economy model research and tourism circular economy support system and index system research and so o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deficiency of current research and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ourism circular economy research in China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成都学院旅游文化产业学院;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循环经济研究中心课题“基于旅游循环经济的峨眉山景区运行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编号:XHJJ-0912)
【分类号】:F592;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兆胤;王征兵;;循环经济模式在旅游景区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2 张红菊;马秀峰;闫会贤;;循环经济框架下旅游资源非优景区的建设与发展[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年01期

3 王丽娟;李云霞;;基于旅游循环经济的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06期

4 高丽敏;陈兴鹏;拓学森;;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思路[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4期

5 朱孔山;;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4期

6 吴官胜;霍玉侠;仝纪龙;刘菊梅;李友鹏;袁九毅;;干旱区绿洲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研究——以阳关文化旅游景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3期

7 孟涛;;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柴达木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19期

8 孙静;余林;杨丽春;;基于循环经济的镜泊湖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王迎涛;;中原经济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10 郭红芳;;论循环型旅游景区的建设[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春梅;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及评价体系探讨[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学芬;;四川旅游业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5期

2 郭春华;张今会;;湿地旅游可持续开发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3 吴丽云;;旅游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研究——“蟹岛模式”剖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4 王锋;王永;;浅析“生态农业旅游”的正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5 和献中;王世金;;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7期

6 张玲;;基于“回归自然”生态理念的休闲农业发展构想[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7 姚进一;;循环经济在城市和农业发展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8 李辉;阚兴龙;刘云德;;生态文明跨越式发展的旅游路径研究——以珠海市斗门北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9 唐明贵;龚雅莉;;生态温泉产业发展模式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10 陈晓红;;循环经济视角下生态农业旅游产品模式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红枫;;国外循环经济立法对我国的启示[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理科卷)[C];2005年

2 诸大建;朱远;;循环经济:三个方面的深化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胡传东;;国内旅游饭店节能减排潜力估算及评价[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4 薛慧;;从城核系统角度构建生态城市规划框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罗春;吴坚;周超平;马立实;;黄陂木兰风景区环保规划初步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6 张波;;生态资源:循环经济的支点[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7 张思锋;周华;;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循环经济政策[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周国富;;循环经济与公众参与[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林积泉;王伯铎;马俊杰;唐晓兰;赵丹;;工业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设计与环境效益研究[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鲁明;王军;周震峰;周燕;;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士金;同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韩广;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黄振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田昕加;基于循环经济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彭毅;资源型央企生态效率提升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舒扬;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王锋;环太湖生态农业旅游圈综合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宋安东;生物质(秸秆)纤维燃料乙醇生产工艺试验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4年

9 赵文晋;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李胜;生物质燃料乙醇企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海川;基于能值分析的循环农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飞;抚顺矿业集团油母页岩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廖桂霞;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玉琴;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黄宗超;广州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丹;工业集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倩;吉林省汽车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8 贾琦;循环经济型旅游业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何秦;云南温泉旅游开发模式探讨[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柳荫;生态文明视野下循环经济建设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西林;;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城市公园垃圾处理[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2 邓学芬;;四川旅游业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5期

3 唐琪虎,朱国伟;发展第三产业循环经济的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朱青;罗志红;;对德兴市发展循环型旅游产业的思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1期

5 袁花;明庆忠;吕利军;;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旅游产业生态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11期

6 杨荣荣;;黑龙江省旅游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北方经济;2007年10期

7 谢旭人;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J];节能与环保;2003年03期

8 杨美霞;王敏;;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2期

9 张贡生;关于循环经济的内涵、特点、意义及对策综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赵亚凡,宋明大;循环经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萧歌;[N];中国旅游报;2008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宋瑞;[N];中国旅游报;2009年

3 任安宁;[N];青海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聂素芳;南京市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张禹;乡村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敏;李庆雷;张晓辉;李琼;;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2 侯海涛;李庆雷;明庆忠;;云南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战略构想[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3 李庆雷;李秋艳;明庆忠;;中国旅游循环经济研究动态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许虹;邓清南;;四川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原则与对策[J];中国市场;2008年44期

5 杨向阳;明庆忠;李庆雷;;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刍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年03期

6 朱菲;杨文娟;明庆忠;李高彬;;发展旅游循环经济重点领域的遴选体系构建初步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杨敏;明庆忠;高大帅;;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政策引导体系初探[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年05期

8 黄俊;;关于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3期

9 马汝慧;;中国民族地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对策——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0年26期

10 王迎涛;;乡村旅游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颜文华;;旅游循环经济的动力系统及其作用机制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邹统钎;关于旅游循环经济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2004年

2 高正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N];中国环境报;2006年

3 记者 陈玲 实习生 刘佳;瑞士援建仙人洞村生态项目喜获成功[N];云南经济日报;2006年

4 特约通讯员 崔松良;围绕“三个发展” 改善民生保稳定[N];运城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小林;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初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田述宝;区域旅游循环经济预警系统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3 邱膑扬;基于旅游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旅游区运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荣荣;黑龙江省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5 高远;云南省乡村地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吴雅玲;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朱菲;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旅游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韩雪;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秋艳;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保障体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红菊;基于旅游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资源非优景区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52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952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c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