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森林生态旅游区认证指标体系的构建——以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01 13:55

  本文选题:森林生态旅游 + 认证 ; 参考:《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摘要】:生态旅游已成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重视,发展需要进一步规范其行为。研究针对旅游区对生态旅游的模糊认识,结合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相关标准,建立了森林生态旅游区评价认证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权重进行了确定,建立了由40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模型;并对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进行了认证评估,认为保护区初步达到了生态旅游区的要求。
[Abstract]:Ecotouris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which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recognition and attenti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needs to further standardize its behavior. According to the fuzzy understanding of ecotourism in tourism area,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needs and related standard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stablished the evaluation and certification system of forest ecotourism area, and determined the weight of evaluation index by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 evaluation model consisting of 40 indexes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eco-tourism certification evaluation of Maoer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as carried out.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reserve had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eco-tourism area.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C16B04)
【分类号】:F592.3;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彦锋;徐红罡;;对我国生态旅游标准的理论探讨[J];旅游学刊;2007年04期

2 庄世宏,刘国强,吴锋;西北地区森林旅游业发展探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廉同辉;王金叶;程道品;蒋得斌;;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方怀龙;玉宝;张东方;皑妍;;林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矛盾起因及对策[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王林琳;翟印礼;;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维余;四川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星群;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2 白鸥;生态旅游认证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竺琳;曹洪麟;罗远周;王绍能;黄忠良;;广西猫儿山2块1hm~2永久样地乔木组成动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2 杨主泉;;广西越城岭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的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3 秦炜琳;陈永富;;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临安市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22期

4 张伟;莫运明;罗宇;周世初;韦振逸;;广西黑熊资源调查及保护对策[J];动物学杂志;2011年02期

5 陈晓倩,陈建成,田明华,陈伟;森林资源资产投入产出纳入市场体系难点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陈晓倩;可持续生态林业融资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聂华;森林环境价值纳入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重复计算[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Z1期

8 陈光清,亢新刚;五道河林场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估及调整[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9 亢新刚,陈光清,刘建国;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价值评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10 聂华;森林资源货币计量中的价值论基础[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季冬林;;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2 吴水荣;侯元兆;何英;;林业经济管理学发展[A];2008-2009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绍志;公益林建设市场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张莉莉;人工用材林经济利用优化分析方法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袁尧清;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李子敬;北亚热带日本落叶松纸浆林最佳轮伐期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5 郭剑英;旅游景区旅游解说系统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曾武灵;滨海生态旅游区游客重游意愿形成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曹建华;林业投资项目环境影响价值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8 杨永德;漓江上游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9 高建中;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补偿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10 陶萍;我国林业休闲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珍;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林场生态旅游规划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2 陈男;神农架林区森林旅游市场开发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3 刘海丹;生态酒店节能减排顾客支持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召那;灌木林资源资产评估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5 胡晓媛;四川省生态旅游区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构建[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6 李佟;草原旅游景区生态位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迟莹莹;南京近郊竹林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宋云禄;中国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展望[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陈峙睿;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10 苗国丽;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评价与景观树种选择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进辉;孙玉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效果评价体系研究——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2 马长乐;李靖;刘迪;;滇东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杜鹃花资源开发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3 郑云玉;冯达;温亚利;;生态旅游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4期

4 楚国忠;郑光美;;鸟类栖息地研究的取样调查方法[J];动物学杂志;1993年06期

5 谭红杨;朱永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结构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孙玉军,刘艳红,赵炳柱;生态旅游及其评价指标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7 罗菊春;王灵艳;;论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问题[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8 黄金国;;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J];商业研究;2006年03期

9 张坤民,温宗国;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6期

10 MeaghanNewson,刘云清;鼓励和奖励最佳方法:澳大利亚的自然和生态旅游认定计划(NEAP)[J];产业与环境(中文版);2002年Z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韦新良;森林生态旅游系统数量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洋;;浅议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发展[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5期

2 寇艳玲;赵光伟;;河南黄河小浪底发展生态旅游模式探析[J];河南农业;2010年24期

3 宫春颖;;倡导低碳:论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J];林业科技情报;2010年04期

4 朱宇钒;黄菲;;推进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具体措施浅析[J];才智;2011年09期

5 李蒙蔚;我国认证组织和制度[J];电子质量;1994年07期

6 许前 ,朱正萱 ,王更新;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若干误区及对策[J];中国质量;1997年07期

7 闵慧莉 ,何寅生;上海法雷奥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J];汽车与配件;1997年23期

8 ;中国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办法[J];信息空间;1999年02期

9 匡耀求,乔玉楼;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与理论模型研究述评[J];热带地理;2000年04期

10 何明星,李冠,刘一凡;DEA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爱国;;基于BSC和AHP-Fuzzy方法的高技术企业战略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刘志峰;王淑旺;刘光复;;产品绿色特性分析与评价模型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环境保护分会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董晓永;陈家源;;船舶投资决策多目标与评价模型[A];200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赵建兵;余晓钟;杨博;;产业结构比例调整速度的合理性分析与评价[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雷仲敏;邓玉勇;刘志亭;邱立新;孙福平;王小兵;李长胜;;中国区域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及能源结构优化选择[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于丽英;;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刘彦文;陈瑶;;基于分组主成分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立辉;乞建勋;谭忠富;;电力市场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发电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苏欣;袁宗明;张琳;胡安鑫;张鹏;唐恂;;加油站安全评价新模型[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孙鹏;李泽红;;改进的灰色关联在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中的应用[A];第九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越;认证不是“豁免权”[N];中国质量报;2006年

2 陈泥邋陈震洲;未贴QS认证月饼 今年中秋还可销售[N];厦门日报;2007年

3 陈素娟邋吴正善;三制一化 科学审评[N];医药经济报;2008年

4 记者/周捷 通讯员/黎天环 实习生/王怡;南宁经济开发区率先通过“双认证”[N];广西日报;2005年

5 记者龚雯;赴阿联酋应办相关公证和认证[N];人民日报;2003年

6 记者 朱正华;新药审批又加一道“紧箍咒”[N];医药导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张海燕;认证,物业管理的出路[N];中国质量报;2003年

8 李洪国 王晓磊;德州202家工业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N];中国质量报;2004年

9 王杨二;TCL大屏幕液晶电视通过高清认证[N];中国质量报;2007年

10 程小旭;Wi-Fi将在中国多个城市推广初级认证[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中启;中国煤炭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及提升路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杨晓嘉;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优化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曹如中;城市知识竞争力决定因素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4 郁麒昌;高速公路项目运营效益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曹鑫;油港储运综合安全评价和预警应急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晓东;基于绿色理念的港城协调关系评价模型及算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窦一杰;电子行业绿化供应链实现途径的博弈及评价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雷明;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杨立宏;区域能源发展战略及其评价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邓光玉;基于参与主体的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管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爱群;我国认证市场现状分析及入世后的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武振杰;员工薪酬激励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夏立国;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4 刘爱雄;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福州大学;2006年

5 周博;基于动态评价模型的企业并购绩效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毕伟;循环经济理论、实践及其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王晓鹤;科技成果评价理论及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牛玉玲;旅游景区评价模型构建及其运用[D];郑州大学;2007年

9 赵晓光;基于市盈率的行业投资价值评价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王志坚;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64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964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7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