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及发展模式选择

发布时间:2018-06-01 14:42

  本文选题:旅游产业 + 产业转型 ; 参考:《商业时代》2013年13期


【摘要】:在历经旅游产业化和旅游快速发展两轮产业提升后,旅游产业迎来了新一次产业转型升级机遇期。本文在总结出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的影响,并从国家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角度指出,要推进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需加快向市场主导发展模式转变。
[Abstract]:After tourism industrialization and tourism rapid development, tourism industry ushered in a new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pportunities.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round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on the mode of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and points out from the angle of the choice of the nat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od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it is necessary to speed up the transformation to market-oriented development mode.
【作者单位】: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城乡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5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和;俞铁军;;适应旅游转型需求 创造和谐发展未来[J];中国城市经济;2007年07期

2 唐留雄;;中国旅游产业转型与旅游产业政策选择[J];财贸经济;2006年12期

3 谢维新;赵萍;;后工业时代旅游业转型初探[J];当代经理人;2005年03期

4 车玲;;促进中国旅游业升级转型[J];发展研究;2008年04期

5 夏卫红;刘嗣明;;转型时期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模式选择[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6 丁宗胜;;旅游业转型 政府继续发挥主导作用[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温泉;;论我国旅游行业管理中的政府行为与旅游管理体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05期

8 张春娥;;旅游产业运行方式转型下的产业链运行主体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年04期

9 马波;;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J];旅游学刊;2007年12期

10 肖光明;度假旅游及其产品的区域适应性调整——以广东省肇庆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端波;;民族村寨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以贵州黔东南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7期

2 朱希维;;分时度假及其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J];北方经济;2010年18期

3 纪国明;;大连发展度假旅游对策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1期

4 杨明;;我国度假研究进展综述与展望[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陈鹏;;旅游业转型升级期贵州旅游业发展思路浅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郑四渭;赵云云;;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城市旅游业转型升级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11期

7 焦爱丽;李悦铮;;黑龙江省滑雪度假旅游市场发展研究[J];冰雪运动;2007年02期

8 谢春山;魏巍;;辽宁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2期

9 杨财根;郭剑英;;城市免费开放景区的规划与管理[J];城市问题;2009年04期

10 文彤;;都市旅游度假区发展研究——以佛山市南国桃园为例[J];城市问题;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爽;黄福才;;转型时期旅游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政府角色定位与模式选择研究[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周文坤;;基于理想关联度法的旅行社专线产品竞争力评价[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3 高鹏;杨海红;;新业态视角的旅行社承接服务外包路径探析[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徐福英;刘涛;;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明;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恩旭;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何池康;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5 苏振;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6 邢雅楠;旅游投资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王建喜;我国度假房地产开发及其规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杨剑;旅游业多元化发展的理论与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张玉娟;基于双对数线性模型的中国入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何小东;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巍;辽宁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顾红;基于SCP范式的葫芦岛市旅游产业组织及政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陈晓枫;开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4 郝迎成;民营企业旅游景区投资与经营决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戴欢丹;2008国际金融危机对青岛旅游产业影响及发展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朱海燕;星级旅游饭店管理模式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曹玮;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侯楠楠;基于旅游本质辨析的旅游异化现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刘水琴;浙江省旅游度假区国际化发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吴卉;基于西安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地方政府作用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牟红,杨梅;新时期中国旅游发展模式成因[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钟勉;区域旅游发展模式与选择——兼论四川旅游发展战略[J];财经科学;2002年01期

3 赵燕菁;奥运会经济与北京空间结构调整[J];城市规划;2002年08期

4 马波;;简论青岛市度假业的发展[J];旅游研究与实践;1997年02期

5 周建明;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与规划特点[J];国外城市规划;2003年01期

6 曹绘嶷;巴厘岛等国际度假旅游地给海南旅游业的启示[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张润钢,刘永清;中国酒店企业实现资产重组的途径与方法探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杜江,厉新权;论我国旅游产业功能的转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杜江;论中国旅游产业功能与产业政策的转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张媛;楼嘉军;;B模式:中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途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盛勇;;金融危机与中小企业发展[J];消费导刊;2009年05期

2 孙宝强;;产业升级理论研究中的争论与反思[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赵少平;;关于我国国际贸易转型升级的探析[J];中国商贸;2010年23期

4 叶忠杰;;基于巴西产业转型的实践看工业化中期绍兴产业发展路径[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邓庄;;顺德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考[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孟莉娟;;“十二五”期间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向[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5期

7 白娟;;奥运会推动中国旅游产业转型的战略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年08期

8 柳士双;;东莞市产业转型的财税政策选择[J];商业经济;2010年15期

9 高粮;周浩;顾乃华;余壮雄;;产业转型与产业发展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09年年会学术观点综述[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12期

10 孙震;;台湾产业转型经验对大陆的启示[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玲;袁增伟;毕军;;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及路径研究[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宝平;;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液晶电视产业实证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景侠;顾燕洁;;黑龙江省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研究[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李倩倩;;浅谈美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对中国的启示[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5 蒋菊生;;我国橡胶产业升级的生态工程途径[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蒋菊生;;我国橡胶产业升级的生态工程途径[A];生态健康与循环经济——第二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5年

7 赵弘;;北京总部经济与服务业的互动发展[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清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路和政策[A];《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企业创新》智库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田野;;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线路规划[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梅自强;;加快技术进步 促进产业升级 振兴纺织工业[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撰稿 孙鹏;长春经开 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大幕已开启[N];长春日报;2010年

2 朱贻军;产业转型 “转”出发展新天地[N];江阴日报;2009年

3 记者 郭筱淳 通讯员 洪重华 陈俊杰;推动产业转型 建设宜居湖里[N];厦门日报;2011年

4 杨宇航 本报记者 潘热新;河南:“低碳经济”助推产业转型[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5 南方日报评论员;产业转型正常的效率牺牲[N];南方日报;2010年

6 记者 张立 通讯员 翟景伟;“高参”支招新密产业转型[N];郑州日报;2010年

7 程玮坚;雁田河东开发战略初显成效[N];东莞日报;2008年

8 邓小国 本报记者 傅江平;标准联盟成为产业升级助推器[N];中国质量报;2010年

9 柳青;以信息化 助力传统产业转型[N];中国财经报;2010年

10 陈永红 中共通州区委副书记;点线面并举 加快区域产业转型[N];南通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颖;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与升级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钱勇;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与机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武健鹏;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研究:基于政府作用的视角[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4 贺振伟;矿区复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产业转型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安宁;支持我国工业产业升级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6 张春野;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中政府职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袁宏志;盘锦市产业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张明;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9 江东;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产业升级: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刘宇;全球价值链下我国汽车产业升级机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沙海江;海淀乡城市化进程中产业转型的战略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胡宏山;克拉玛依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3 宋学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左莉;产业转型中价值转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李猛;资源型城市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国际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陈向华;科技创新与广东省产业转型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徐秀丽;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转型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黄方今;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中政府行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孙晓倩;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10 周娟美;科技创新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D];山西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64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1964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b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