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谱考略
本文选题:金兰 + 文化内涵 ; 参考:《兰台世界》2013年18期
【摘要】:金兰谱又称"金兰簿"、"兰谱"、"金兰小谱",和源于《周易》的"金兰"一词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文化上主要反映了国人对知己"同心"的渴慕之情。
[Abstract]:The golden orchid is also called "golden orchid book", "orchid", "golden orchid", and the word "golden orchid" derived from the "golden orchid" from Zhouyi, which mainly reflects the desire of the Chinese people to the "concentric" of the confidant.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87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4 胡秋银;试论郭泰之不仕不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胡秋银;南朝士人隐逸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胡秋银;刘浩;;论永和人物——以刘`晕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王莉;;汉乐府挽歌歌辞考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邹振环;;《西洋记》的刊刻与明清海防危机中的“郑和记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张劲秋;;《春秋经传集解》训诂术语略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尹钧科;;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3 付开镜;;毒药与魏晋南北朝政治斗争和矛盾处理的关系(摘要)[A];毒理学史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7年
4 王贞平;;唐高祖、太宗两朝外交思想初探——以“德”与“义”为中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5 陈志强;代睿欣;白遵光;蔡炳勤;王昭辉;;重温手术源流对发展中医的启示[A];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研究新进展学习班暨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赵明山;;“七篇大论”的撰著年代及其学术地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7 杜觐位;;试论蜀地得称“西海”之由[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陶然;协议离婚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林冬青;杭州3家疗养院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及景观评价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张世敏;魏晋南北朝山水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冷淑敏;再论王绩的慕陶情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景龙;陶渊明的政治情结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美迪;庾信后期心态与诗赋创作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明相;郑州商代王城的布局及其文化内涵[J];中原文物;1991年01期
2 王国平;;龙泉窑多管瓶的演变及文化内涵[J];浙江工艺美术;2000年Z1期
3 王纲怀;唐镜中的鹦鹉[J];收藏家;2004年07期
4 甘玲;线h澫碌恼芾砬J];中华儿女(海外版);2005年03期
5 玉嘉;;汉玉遗风,清飘过[J];艺术市场;2005年12期
6 史宏蕾;伊宝;;浅议稷益庙的建筑格局与文化内涵[J];沧桑;2005年06期
7 昝风华;;汉赋器物文化因素初探[J];求索;2006年04期
8 夏日新;;从楚文化研究谈地域文化研究的兴起[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4期
9 陈晓华;;略论史前社会的龙形玉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陶治强;张后武;;读解凌家滩、红山文化玉龙的社会文化内涵——兼谈史前文明因素特点[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依;;紫禁城文化内涵浅识举隅[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C];1996年
2 孙玲;;浅谈加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A];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五辑[C];2002年
3 杨红;;浅析午门彩画的变迁及复原[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上)[C];2007年
4 余松波;桂祥盛;;铜镜文化内涵[A];全国第七届民间收藏文化高层(湖北 荆州)论坛文集[C];2007年
5 范雪春;卢珊珊;温娟;;闽台史前文化的历史渊源[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景明;;北方游牧民族虎纹装饰与文化内涵[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7 王其亨;官嵬;;宁寿宫花园点睛之笔:禊赏亭索隐[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C];1996年
8 周苏琴;;宁寿宫花园中轴线移位辨析[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二辑)[C];1997年
9 叶万松;李德方;李国恩;;略论隋唐东都城遗址的考古收获与文物保护[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1995年
10 吴春明;;从彩陶看史前福州的周邻文化关系[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涛美 杨俊;遂宁:文物提升城市文化内涵[N];四川日报;2011年
2 特约记者 何松;风格独特的清代玉器[N];中国矿业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建勇;“大气”打造精品 “精细”雕琢亮点[N];承德日报;2007年
4 记者 钟兰花邋实习生 朱碧璐;注重文化内涵 打造精品工程[N];绍兴日报;2008年
5 陈思侠;酒泉文物:充实城市文化内涵[N];酒泉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波;让古城的文化内涵更厚重[N];晋中日报;2010年
7 柳路;青岩古镇 在修复中导入文化内涵[N];光明日报;2006年
8 特约记者 何松;风格独特的清代玉器[N];中国矿业报;2006年
9 特约记者 何松;风格独特的清代玉器[N];中国矿业报;2006年
10 王斗天邋万鸿涛 实习生 陈焕鑫;红色遗址“隐身”繁华闹市[N];深圳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郑大宁;中国东北地区青铜时代石棺墓遗存的考古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贺志凌;新疆出土箜篌的音乐考古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朱光华;早商青铜器分期与区域类型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4 徐志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用典语言形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小霞;试论新砦文化[D];郑州大学;2004年
2 周颖;明清玉器形态及文化内涵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赵晓敏;以古为鉴——镜子造型与纹饰的现代解析[D];吉林大学;2009年
4 宋元;水帘洞石窟群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车正萍;试论汉代铜镜的纹饰[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包桂英;论北方系青铜器动物纹饰与北方民族审美文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7 孙明磊;明式家具体现传统美学内涵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8 赵金婕;清代匾额文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任世忠;山东沂南北寨汉墓画像石刻造型艺术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尹浩英;四川西南地区碉房建筑文化微探[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23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023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