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复合发展模式探索
本文选题:乡村旅游 + 农村经济 ; 参考:《贵州农业科学》2013年06期
【摘要】:为贵州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针对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乡村旅游及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特色果园、特色农业生态园、特色养殖等特色农村经济与乡村旅游的复合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Abstract]:This paper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and rural economy in Guizhou province.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mplex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and rural economy, an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tourism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haracteristic orchard. The compound development mode of characteristic rural economy and rural tourism, such as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park, characteristic farming, etc., is put forwar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模式创新研究”(10CJY044)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基于农户视角的喀斯特峰丛洼地生态恢复替代性生计模式选择研究”[黔科合J字(2012)2294]
【分类号】:F592.7;F3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明;;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刍议[J];商业时代;2007年18期
2 赵国文;;关于乡村旅游发展之思考[J];内蒙古水利;2011年04期
3 柯珍堂;;“两型社会”构建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J];企业经济;2010年10期
4 ;以农会友促城乡互动 文旅结合推乡村旅游 廊下镇打造乡村旅游特色[J];上海农村经济;2010年10期
5 邱云美;;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研究[J];农业经济;2005年12期
6 张明星;才正;;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1年15期
7 陈志辉;陈小春;;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邓敏;;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与和谐新农村建设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06期
9 ;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农旅结合 壮大农村经济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华夏星火;2008年04期
10 何可凝;;以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劳动力多元化就业问题探讨——基于长三角乡村旅游的基础数据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鸿;陈东田;;乡村旅游导向下的山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2 邱云美;;乡村旅游发展与“三农”问题的若干思考[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3 伍慧玲;;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化的新引擎[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4 冯焕龙;陈晓键;;陕北地区乡村旅游思考——以陕西省延长县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邹细霞;杜芳娟;;喀斯特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共建模式设计——以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和羊昌洞生态农业为例[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6 谷立异;;深度开发牡丹江市乡村旅游的对策研究[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农国忠;;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农民增收[A];金融危机中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C];2009年
8 徐吉;;找准定位 创建全国文明生态乡村旅游示范区——定安县母瑞山革命老区“百里百村”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思考[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9 黄尧;;巴马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思路[A];金融危机中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C];2009年
10 苏勇军;;发展乡村旅游 构建和谐新农村——以宁波市横街镇为例[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法商学院 熊晓红;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浅析[N];中国旅游报;2008年
2 四川省旅游局 李永清;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N];中国旅游报;2009年
3 龙永江 本报记者 双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建设文明和谐新村[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4 记者 李晶琳;我省规划乡村旅游发展助推新农村建设[N];黑龙江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胡洪江;放下身段植根群众[N];人民日报;2010年
6 记者 邱锐;大旱之年 抓增收促增长[N];广元日报;2006年
7 记者 黄蓉;特色农业为资源乡村旅游增色[N];桂林日报;2008年
8 钱卫民 余敏菁;桃花源里“金五里”[N];黄山日报;2006年
9 王翠竹 实习生 罗勇昱 余勤琴;以“一村一品”带动农村经济[N];黄山日报;2006年
10 成都来也旅游策划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黄笑;农村新型合作社的建立与乡村旅游的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承华;乡村旅游及其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潘弘图;福建农村现代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3 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4 吴亚卓;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5 徐琴;中国农村经济现代化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6 王志雄;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农村新型工业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7 陈风波;江汉平原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户行为变迁[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8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9 谢方;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非农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张s,
本文编号:2024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024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