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汉唐考古的新进展——以陕西大遗址考古为例
本文选题:周秦汉唐考古 + 方法创新 ; 参考:《考古与文物》2013年05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陕西大遗址考古工作的开展以及考古工作中不断引入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因地制宜的区域系统调查、考古钻探,科研为导向的发掘验证、科技考古的尝试等使得周秦汉唐的考古获得了较以往更为系统的资料,并为相关遗址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这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也为周秦汉唐考古研究培养了一批具有宏观视野的年轻学者。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rchaeological work at great sites in Shaanxi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ideas, new methods and new technologies, regional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archaeological drill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riented excavation and verific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rchaeological attempts made the archaeology of Zhou, Qin, Han and Tang dynasties more systematic than before, and provided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of related sites.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series of work also trained a group of young scholars with macroscopic vision for the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of Zhou, Qin, Han and Tang dynasties.
【作者单位】: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分类号】:K8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宪民;梦想辉煌:建设我们的大遗址保护展示体系和园区——关于我国大遗址保护思路的探讨[J];东南文化;2001年01期
2 段先念;;努力实现遗址保护、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和谐共生[J];中国文化遗产;2009年04期
3 张金萍;;2009东亚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J];东南文化;2009年02期
4 赵荣;;有效保护 科学展示 传承文化 服务社会——陕西省大遗址保护新理念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文化遗产;2009年04期
5 赵荣;;陕西省大遗址保护新理念的探索与实践[J];考古与文物;2009年02期
6 周兆军;;倡议设国家级大遗址保护示范区[J];中国人大;2009年17期
7 刘卫红;;大遗址区土地利用管理分析[J];中国土地;2011年09期
8 陈西御;杨文秋;;大遗址的大未来[J];地图;2009年06期
9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河南洛阳考察大遗址保护工作[J];武汉文博;2008年03期
10 肖莉;;让城市守护历史 让历史守望未来 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J];中国文化遗产;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涛;;新疆大遗址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晓明;赵文斌;;论中国大遗址保护[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黄锡全;;西周货币史料的重要发现——亢鼎铭文的再研究[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四辑[C];2002年
4 朱士光;;论中国古都之大遗址保护[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范雪春;;福州地区闽越考古的重要发现[A];探索福建文化重要源头的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肖爱玲;;大遗址保护中的整体意识——以汉长安城保护为例[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范雪春;;福州地区闽越考古的重要发现[A];闽越文化研究——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马俊才;;六朝铸钱技术探讨[A];六朝货币与铸钱工艺研究[C];2003年
9 陈剑;;水井街酒坊遗址与明清成都城市酒业[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卫斯;;商“先王”昭明之都“砥石”初探——砥柱东部山区考古调查随想[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亚武 实习生 王子君;大遗址保护,保护中国人的文化之根[N];洛阳日报;2009年
2 孙慧宝;把大遗址保护洛阳高峰论坛办成一个高水平盛会[N];中国文物报;2009年
3 龚国强;大遗址保护老大难问题亟须解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驻陕西记者 任学武;陕西五种模式保护大遗址[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记者 孙秀丽;安徽18处大遗址谋求保护利用新策略[N];中国文物报;2010年
6 ;扬州城大遗址的保护与思考[N];中国文物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李韵;要知保护事 请看大遗址[N];光明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蒋莉 晋文婧;大遗址呼唤合力保护[N];安徽日报;2011年
9 王帅 郭永淇;西安高校参与大遗址保护大有作为[N];中国文物报;2011年
10 陕西省文物局局长 赵荣;实现大遗址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共生多赢[N];西安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贺君;河南省大遗址保护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2 陈稳亮;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同[D];西北大学;2010年
3 赵宇鸣;城市区大遗址保护中外部性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4 刘军民;中国文物大遗址保护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5 田林;大遗址遗迹保护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张颖岚;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韵;我国大遗址管理机构现状及功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曹楠;城市建成区内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D];西北大学;2010年
3 张梅花;城市大遗址保护性开发模式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魏元元;多视角下的大遗址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张艳侠;城市大遗址建设控制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6 孙莹;城郊型大遗址保护规划实施评价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7 刘瑛楠;靖江王陵大遗址价值评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张丹;我国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中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9 杨朝君;大遗址旅游项目PPP模式的应用与风险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10 李静;中国大遗址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24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024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