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开发与海南黎族文化的变迁与保护——以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为例
本文选题:旅游开发 + 黎族 ; 参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摘要】: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社会文化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民族文化则要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寻求与现代文明的整合,使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发展和传承。政府主管部门在保护民族文化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引导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良性变迁,应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ourism has caused different impacts and influences on the social culture of minority communities . The national culture should seek to integrate with modern civilization while enjoying modern civilization , so as to protect , develop and inherit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2012年度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旅游开发与黎族村落社会变迁”(项目编号:HNSK12-32) 海南大学青年基金课题“旅游开发与黎族村落社会变迁”(项目编号:qnjj1127)成果
【分类号】:G127;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吴磊;东静蕾;;旅游对村落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周国耀;吴晓雯;;海南黎族织锦的艺术特点与文化价值[J];改革与开放;2009年08期
3 良警宇;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水满村的事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熊云辉,王洪兰,黄玲;传承与发展——海南黎族婚俗的调查[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涂刚鹏;陈思莲;;论海南黎族原始宗教信仰[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新华;张华龙;;古村落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2 李艳梅;刘源源;;论和解在解决婚姻家庭纠纷中的优越性[J];法制与社会;2008年23期
3 卢宏;;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1期
4 李佳;钟林生;成升魁;;民族贫困地区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和参与行为研究——以青海省三江源地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9年08期
5 周建宏;刘丹丹;;关于海南黎锦艺术保护与开发创新的研究[J];美术界;2012年11期
6 杨圣敏;;中国民族学的百年回顾与新时代的总结[J];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02期
7 赖斌;杨丽娟;方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生态经济;2006年11期
8 张梅;;海南黎族放寮婚姻与永宁阿注婚的比较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谢红梅;;论旅游业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J];皖西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刘宏涛;;黎族美孚支系亲属制度与宗教文献综述[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英萍;黎族习惯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时锐;海南黎族习惯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晖阳;黎族婚俗视野下的法律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曹春楠;海南黎族和台湾高山族服饰图案艺术比较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韦湘云;“印象·刘三姐”与社区经济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5 雷薇;黔中屯堡旅游文化研究与开发[D];天津大学;2010年
6 刘新华;古村落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7 邬思敏;黎族传统织锦纹样的现代运用[D];东华大学;2012年
8 郭亮亮;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与文化协调互动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尹得举;文化生态和民俗文化旅游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10 梁海燕;黎族婚姻制度的变迁[D];海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朱西周;论宗教产生和发展的根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2 何子君;;论藏族的宗教信仰特征[J];甘肃高师学报;2009年03期
3 陈勤建;文化旅游:摒除伪民俗,开掘真民俗[J];民俗研究;2002年02期
4 苏力;变法,法治建设及其本土资源[J];中外法学;1995年05期
5 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J];文史哲;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雅婧;;文化变迁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9年18期
2 吴建冰;李作华;;龙脊壮族民歌的稻作文化内涵及其在旅游开发中的变迁与提升[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3 朱江勇;;从傩戏的表演空间范围看其文化变迁[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4 冯灿飞;;贫困型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动因及规范研究[J];特区经济;2006年05期
5 潘秋玲;旅游开发对语言文化景观的影响效应研究——以西安为例[J];旅游学刊;2005年06期
6 吕宛青;;基于旅游产业视角的文化变迁主源构成及其解读——以纳西族集聚地丽江市为例[J];思想战线;2008年06期
7 庹修明;;屯堡地戏的文化变迁与保护开发[J];文化遗产;2009年01期
8 李维锦;;试论南涧彝族跳菜的文化变迁以及形象塑造[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刘安全;;旅游与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评述[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1期
10 孙竞昊;明清时代商品经济熏染下的文化变迁述略[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元;;试论海南黎族地区的保护性旅游开发[A];海南地域建筑文化(博鳌)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马波;;中国海滨旅游开发:问题分析与路径选择[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3 王广贵;刘e,
本文编号:2027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027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