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武汉城市圈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及其演化

发布时间:2018-07-22 19:28
【摘要】:运用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以2001、2007以及2012年为研究的时间截面,分析武汉城市圈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旅游经济联系呈现出以武汉为中心的分布格局,武汉在旅游经济网络中具有较强的垄断性;旅游经济网络整体联系密度较低,网络结构发育程度不成熟,且具有逐渐提升的趋势;核心—边缘结构明显,核心地区的地位突出,空间辐射效应逐步增强;旅游经济网络的核心节点已基本形成,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交通可达性对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的影响较大。
[Abstract]:By using the tourism economic connection intensity model and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tourism economic network structure in Wuhan urban circle with the time sections of 2001 / 2007 and 201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urism economic relationship of Wuhan urban circle is distributed with Wuhan as the center, Wuhan has a strong monopoly in tourism economic network, and the overall connection density of tourism economic network is relatively low. The network structure is not mature, and has a trend of increasing gradually; the core-edge structure is obvious, the status of the core area is prominent, the spatial radiation effect is gradually enhanced; the core node of the tourism economic network has basically formed, The leve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endow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accessibility of tourism traffic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tourism economy.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83)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进;陆林;;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汪德根;陈田;;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科学;2011年05期

3 史本林;张宏娜;孟德友;李红忠;;河南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极化格局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2期

4 方叶林;黄震方;陆玮婷;彭倩;;中国市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及机理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年06期

5 马耀峰;林志慧;刘宪锋;马林;;中国主要城市入境旅游网络结构演变分析[J];地理科学;2014年01期

6 王洪桥;袁家冬;孟祥君;;东北三省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14年02期

7 王开泳;张鹏岩;丁旭生;;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的时空分异与R/S分析[J];地理科学;2014年03期

8 陆林,余凤龙;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05年03期

9 陈智博;吴小根;汤澍;罗浩;贾真真;;江苏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J];经济地理;2008年06期

10 陈晓;王丹;张耀光;赵一行;;辽宁省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演变分析[J];经济地理;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世河;;黄山市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性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4期

2 高超;陆玉麒;;江苏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3 张学文;丁正山;;江苏旅游经济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4 方方;;江苏省经济发展与土地非农化耦合关系分析与测度[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5 程进;陆林;;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6 侯德娟;;企业员工社会网络特征及其对人际公民行为的影响——基于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实证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赵亮;李洪娜;卢晓君;;基于SPSS的辽宁省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8 赵亮;李洪娜;卢晓君;;辽宁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变化[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9 万怀宇;林友芳;黄厚宽;;社会网络中的链接稳定性预测问题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10 魏顺平;;2010年度教育技术(远程教育)研究进展调查与分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志运;钟佳桂;莫云生;;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知识权力中心研究[A];2007年全国第十一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丁旭生;李永文;;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差异的实证演化研究与R/S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3 赵耀;沈洪洲;宗乾进;袁勤俭;;网络环境下政府危机信息传播研究——以周久耕“天价烟”事件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国霞;鲁亿方;徐银梅;;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视角看实验教学[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江倩苗;赵燕平;;基于电子邮件分析的企业员工网络监测模型[A];第12届全国信息管理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郑俊;王少平;曹俊;;卡伦堡工业共生网络结构特征的演化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7 钟钢;曹俊;曹丽君;王少平;;产业共生网络结构的量化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8 卞显红;;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差异及其形成影响因素分析[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刚强;;中国地市旅游经济空间集中特征及机理分析[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杨勇;;中国旅游业竞争力差异的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楠;高管团队社会网络、运作过程与绩效间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陈钦约;基于社会网络的企业家创业能力和创业绩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菊萍;集群企业的迁移:影响因素、方式选择与绩效表现[D];浙江大学;2010年

4 胡元林;高原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及评价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徐健;农户人际关系网络结构、渠道行为与契约型农产品交易关系稳定性[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鹏耀;网络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葛笑春;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的战略联盟:协同网络及其竞争优势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魏巍;“跨学科研究”评价方法与资助对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张s,

本文编号:2138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138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d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