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左右江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空间整合战略

发布时间:2018-10-09 18:20
【摘要】:正我国红色旅游开始于20世纪60-70年代革命圣地瞻仰热潮,特别是《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的实施,标志着红色文化这种无法复制的原创民族精神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并向经济转化,使中国红色旅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左右江革命老区地域上包括广西自治区右江、左江和红水河流域,行政上包括百色市、崇左市和河池
[Abstract]:Red tourism in China began in the 1960s and 1970s to pay homage to revolutionary sacred sites, especial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outlin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in 2004-2010. The red culture, the original national spirit which can not be copied, is increasingly favored by tourists and transformed into economy, which makes red tourism in China enter a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The old revolutionary areas on the left and right rivers include the Youjiang River, the Zuojiang River and the Hongshui River basin of Guangxi Autonomous region, and the administrative areas include Baise City, Chongzuo City and Hechi City.
【作者单位】: 百色学院;百色学院经济与旅游管理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BJY127)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西民族文化资源及其旅游开发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1CSH017) 广西高等学校一般科研项目“广西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综合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03YB16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庆芳;;地方文献与红色旅游资源开发[J];图书馆建设;2006年05期

2 秦艳培;;河南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吴海霞;;红色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实证分析——以河南新县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0年22期

4 魏鸿雁;章锦河;潘坤友;;中国红色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年06期

5 蔡秀娟;马潇;;广州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06期

6 符太浩;;湖南红色旅游形象定位与红色名人资源的开发[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李毅;;延安精神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夏新锋;;邳州市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8期

9 陈润丽;郭宏杰;王亚坤;;桂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J];中国商贸;2010年19期

10 王素珍;;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企业经济;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尔东;李守伟;程学峰;范鑫;宫庆艳;;论矿业旅游资源开发[A];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陇堂;;宁夏“两沙一河”带区域旅游开发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张小林;白晋湘;;我国西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营销策划研究[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4 张树枫;;崂山旅游资源开发之我见[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5 陈万灵;;粤西海滨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思路[A];第六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五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6 李书剑;;上海都市旅游对长三角区域旅游的作用及对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马勇;;宜昌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研究[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0年

8 石惠春;刘春莲;;兰州市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初探[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吴小天;;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浙江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10 陈广万;;区域差异与旅游资源互补是发展大区域旅游的核心——兼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和粤东旅游区域的形成[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天虎 钟德富 魏佳 范王力;我州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N];阿坝日报;2006年

2 山西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韩慧;对山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3 大悟县宣化店镇党委书记 刘志;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推动宣化科学发展[N];孝感日报;2010年

4 记者李梁;立足文化资源优势 打造红色旅游品牌[N];民主协商报;2010年

5 记者 牙健红;广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N];广西日报;2005年

6 本报通讯员 禄永峰 张富涛 田力;把红色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N];陇东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丁咏静;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任重道远[N];保定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陈岳;红色旅游:期待整合与突破[N];福建日报;2005年

9 王忠武 李捷 戴木才;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推动红色旅游大潮[N];人民日报;2004年

10 袁新华;让红色旅游领跑全国[N];湖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晓峰;中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2 陈鹰;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方法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刘肖梅;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4 张春艳;冰雪旅游资源价值形成与实现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王孝德;三峡黄金旅游带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钟泓;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庞林;成都市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8 张丛;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王薇华;海口火山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10 王生卫;跨界区域地质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恩巍;内蒙古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侯玉婵;山西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莉;枣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熊隆东;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业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汪中冬;安徽宣城市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李曼;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郑良军;红色旅游发展与红色资源保护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段红艳;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D];武汉大学;2004年

9 高兴;五大连池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华;河南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60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260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4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