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清代官窑祭红釉瓷的釉层结构及其对呈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10-18 07:36
【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等系统研究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道光)祭红釉瓷残片的显微结构,用能谱仪、色差仪等测定了它们的化学组成、呈色状况,详细分析了清代祭红釉釉层结构特征,并探讨了它们的显微结构与组成配方、烧制工艺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祭红釉外观呈色的影响机制。
[Abstract]: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red glazed porcelain fragments of the Qing Dynasty (Kangxi, Yongzheng, Qianlong, Daoguang) was studied systematically by optical microscope.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red glaze layer in Qing Dynasty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 micro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gla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ing process and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n the appearance of red glaze were discussed.
【作者单位】: 景德镇陶瓷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1205073,51162017)
【分类号】:K87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潘文锦;梁聚淦;张凤歧;;景德镇的颜色釉[J];景德镇陶瓷;1985年02期

2 吴隽;王丽丽;吴军明;张茂林;李其江;熊露;黄梦璇;吴琳;;景德镇与德化明清外销青花瓷的对比研究[J];陶瓷学报;2012年03期

3 熊樱菲;何文权;;清代红釉(彩)瓷的呈色元素分析[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5年04期

4 黄瑞福;陈显求;陈士萍;张志刚;张毓俊;;明清铜红釉的亚显微结构[J];中国陶瓷;1986年03期

5 曹春娥,沈华荣,曹建文,熊春华,郑乃章;明代早期祭红釉显微结构与工艺的研究[J];中国陶瓷工业;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雨晨;;推进陶瓷文化对外交流的策略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2 崔剑锋;刘爽;彭善国;吴小红;;赤峰北部辽代窑址出土陶瓷残片及窑具的成分分析[J];边疆考古研究;2009年00期

3 陈静;;浅谈肌理在现代装饰陶艺中的运用[J];山东陶瓷;2012年02期

4 齐霞;陈莎莉;;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山东陶瓷;2012年02期

5 唐纬;;吉州窑与建窑黑釉产品的比较——兼论两者在宋代的社会地位[J];博物馆研究;2010年03期

6 李雨晨;;浅谈陶瓷文化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建构中的地位与作用[J];沧桑;2011年02期

7 张天琚;;关于铜红釉瓷器起源问题的思考[J];东方博物;2006年04期

8 周国信;;中国的辰砂及其发展史[J];敦煌研究;2010年02期

9 张伟;;中国传统纹饰在现代陶瓷设计中的应用[J];佛山陶瓷;2008年11期

10 栾天;毛振伟;王昌燧;;邛崃窑彩绘瓷彩绘工艺的SRXRF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谢国喜;冯松林;闫灵通;李丽;冯向前;李永强;韩鸿业;;毛家湾出土景德镇明代民窑青花瓷的EDXRF研究[A];第二届全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胡孝忠;;中国古代玻璃的从属地位及其重大影响——从生态位理论看中国古代陶瓷、玻璃化学[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雨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审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2 张茂林;同步辐射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初步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王冬敏;西双版纳傣族制陶技术传承模式及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殷海玮;结构色成色机理与制备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彭彦华;氧化物催化剂结构与性能调控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黄金谷;光泽与象征—中国传统瓷釉的精神内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7 李青阳;瓷语盛世[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昶;钧官瓷断代和不同时期刘家门窑钧瓷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刘群;论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技艺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嫁接[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3 李晓宇;宋代景德镇窑和耀州窑装饰比较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4 徐亮;晚明清初景德镇瓷器渔樵耕读纹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5 唐纬;明清德化青花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刘建立;不同窑口古钧瓷的无损鉴别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7 翁梅;新疆维吾尔族民间釉陶造型与装饰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容枝;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传承问题的探究[D];广州大学;2011年

9 戴春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在古陶瓷鉴别研究中的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05年

10 鲁晓珂;现代实验技术在汝窑和张公巷窑研究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吴建雍;;清代外销瓷与早期中美贸易[J];北京社会科学;1987年01期

2 张福康,张志刚;中国历代低温色釉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80年01期

3 吴隽,李家治;景德镇历代青花瓷胎釉化学组成的多元统计分析[J];陶瓷学报;1997年03期

4 吴隽,李家治,郭景坤,徐锴,陈宝林;景德镇历代青花瓷微量元素的研究[J];陶瓷学报;1998年03期

5 张福康,张浦生;景德镇历代釉里红和“填红”的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6年02期

6 王进玉,王进聪;中国古代朱砂的应用之调查[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9年01期

7 何文权,熊樱菲;古陶瓷完整器元素成分无损分析的实现(一)——方法确认和总体设计[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2年S1期

8 何文权,熊樱菲;古陶瓷完整器元素成分无损分析的实现(二)——设备改建和定量分析方法[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2年S1期

9 吴军明;罗婷;李其江;张茂林;吴隽;曹建文;;景德镇外销青花瓷的化学组成特征[J];中国陶瓷;2009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的名字是红…清代御窑红釉瓷器[J];紫禁城;2007年01期

2 木森;;肩掮清华古风,脊续文艺辉煌——北京中嘉之“清三代”官窑瓷器拍卖盛筵前瞻[J];艺术市场;2011年01期

3 邓希平;;凤凰衣釉与传统铜红釉呈色机理研究[J];景德镇陶瓷;1985年02期

4 张雯;;清代瓷瓶珍萃[J];收藏家;2011年08期

5 景盆博;;中国古盆艺术鉴赏——雍正篇(上)[J];花木盆景(盆景赏石);2005年11期

6 刘明杉;;火眼金睛 鉴瓷赏玉(下)——访文物鉴赏大家薛贵笙[J];艺术市场;2007年01期

7 张福康,张浦生;景德镇历代釉里红和“填红”的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6年02期

8 赵宏;清代、民国时期的瓷器鉴定方法[J];紫禁城;1997年04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声;百件宫廷瓷器拍卖会义展[N];大众科技报;2000年



本文编号:2278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278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c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