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旅游经济论文 >

陶瓷附件的功能及审美

发布时间:2018-10-18 10:33
【摘要】:陶瓷附件是陶瓷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协助和强化主体功能的发挥。陶瓷附件具有自己独立的功能内涵,它不仅担负具体的实用功能,还能协调结构、平衡布局,具有象征和审美等意义。
[Abstract]:Ceramic accessory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whole ceramic, it can assist and strengthen the main function. Ceramic accessories have their own independent functional connotation, it not only bears specific practical functions, but also can coordinate the structure, balance the layout, have symbolic and aesthetic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湖北美术学院;
【分类号】:J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传宝;;浅议日用陶瓷仿生设计的特征[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李志平;汉代书法艺术的成就及其贡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3 周纪文;从瓷器和家具看明清工艺品的审美文化特征[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朱亮;简论中国古代绘画的功能和作用[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罗雄;;视觉传达设计中数字的应用及其审美[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09期

6 郑娟;竹工艺品的审美价值[J];温州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7 于剑;;青花缠枝莲纹的起源及审美[J];中国陶瓷;2006年04期

8 方园;;论湖北黄梅挑花艺术[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徐曦;;浅谈巴渝传统图案的再利用[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3期

10 吴琳瑛;;浅谈民间美术在妈祖文化中的运用[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坤;白兴易;;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创新教学研究[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姜影;;欧仁·德拉克洛瓦与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差异中的类似性[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马_g;;绘画审美中的视觉形式——谈整体与简化[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4 雍振华;;略论苏州传统民居的雕绘装饰[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丁芒;;行草书幅的结构审美[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6 曹军;;关于当代图案教学话题[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王汉洲;;艺术设计与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8 王艳;蓝江平;张晓燕;;中外装饰艺术比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9 段梅;;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藏民族服饰释略[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何洪源;;“愿学麻姑长不老 擗麟开宴话桑田”——品读明·无款《麻姑献寿》图随笔[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有关“裸”的审美疲劳[N];中国文化报;2004年

2 吕晶田;审美的文化眼光[N];美术报;2005年

3 冯德良;惊世骇俗的审美[N];中国商报;2004年

4 顾骧;瞬间审美寓藏着风骨哲思[N];文艺报;2007年

5 郑咸雅;纸艺:成为武汉恋人的象征[N];中国包装报;2004年

6 王丽红;感悟图形[N];中国包装报;2004年

7 姚欣;欧洲审美有新时尚[N];河南日报;2000年

8 宋永进;失衡、失态、失语:中西艺术融合的困境[N];美术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杨扬;邯郸美好未来的象征[N];邯郸日报;2010年

10 王秉钧 沈航;用海报体现象征 用符号表达思想[N];中国工商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承志;风格与象征——魏晋南北朝莲花图像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雨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审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4 王浩滢;中国写意画的美学特质[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5 殷双喜;永恒的象征[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6 董赤;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尚莹辉;新时期中国重彩艺术语言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樊波;魏晋风流——魏晋南北朝人物画审美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赵慧宁;建筑环境与人文意识[D];东南大学;2005年

10 李永忠;草书流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汝山;当代时尚模特文化审美透视[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文灏;《格尔尼卡》的形式与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邹启华;现代纤维艺术视觉语言审美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田燕;血脉的回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婷;微风玉露倾,,挪步暗生香——追述民国年间旗袍的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6 叶晓红;翡翠饰物的演变和发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7 曹金玲;走向审美的人生[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傅宁;写实与现实[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9 龚畅;解读水彩艺术的情感世界[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10 孙相宁;服装审美探微[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78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278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b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