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市旅游形象影响路径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Abstract]:This article draws lessons from the more mature scale, combines the expert and the tourist interview, formulates the measurement variable and its item.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he main tourist spots and hotel tourists in Xi'an, the relevant data are obtained, and then the image cognition and emotional image of the destination are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SEM method.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influence path of urban tourism image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perceived cost and satisfaction (overall imag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a path relationship with measurement significance was established.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re are five significant ways for tourists to evaluate Xi'an urban tourism image, among which image cogni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overall image, emotional image and perceived cost, 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rticular, the impact on perceived cost and overall image is weak; Emotional image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perceived cost and overall image, while perceived cost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overall image. This part of the study confirms the previous relevant conclusions, but also reflects the unique impact of cultural tourism city image.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重大专项(2009B0902000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40020)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飞龙;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旅游形象——以广州市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03期
2 徐菲菲,GU Kai,万绪才,刘沛林;南京城市旅游形象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3期
3 梁海燕;;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J];福建地理;2005年04期
4 潘启洪;张云鹏;;武汉市城市旅游形象初步评价[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罗哲;;西部中小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6 刘芳梅;苏平;;奥运旅游对举办城市的综合效应[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年04期
7 张林玲;;通过城市色彩塑造城市旅游形象——以重庆市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9期
8 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的监控与管理研究[J];旅游科学;2006年05期
9 伍海琳;;长沙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与探讨[J];社会科学家;2007年02期
10 乌铁红;;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新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的内在机理与关系模式研究[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2 徐均亮;江璐明;;建设广州城市形象景点[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3 辜红;;城市旅游营销主题形象设计[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周海林;;城市旅游形象——郴州生态旅游发展的新动力[A];飞天山丹霞地貌与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市旅游局局长 蒋小莺;打造旅游整体形象 重塑我市城市新形象[N];东莞日报;2008年
2 记者 刘宝芝邋实习生 杨彩明;我市发布城市旅游形象标识[N];石家庄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文霞邋孟斌 卢文军 赵文静;旅游是载体 文化是灵魂[N];郑州日报;2008年
4 ;北大“超旅游”规划济南[N];中国旅游报;2002年
5 张娣;为城市穿上品牌的外衣[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6 新西兰怀卡托大学访问学者 安康学院副教授 安康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咨询专家组成员 崔晓明;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与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的良性互动[N];安康日报;2008年
7 李萌;用创意提升城市休闲品质[N];中国旅游报;2013年
8 周歌;“最牛私厕”反衬公共服务滞后[N];经济日报;2014年
9 郑艳萍;城市旅游形象 电视广告的功效价值[N];中国旅游报;2008年
10 陈伟国 唐燕娜;宁波旅游形象日益突显[N];中国旅游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金龙;基于系统论的城市旅游形象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梁海燕;城市旅游形象的策划[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邵娟;南京城市旅游形象理念系统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4 李化;白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洪端;城市旅游形象系统的构建及实证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6 李阳;基于实施策略的城市旅游形象运作机制建设[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姣;呼和浩特城市旅游形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8 吴红霞;城市旅游形象提升系统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9 左ql;济南城市旅游形象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赵慧姝;沈阳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16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316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