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台海洋旅游研究动态及两岸旅游合作新思维
[Abstract]:Zhejiang and Taiwan, known as "Pearl of the East China Sea", have abundant marine tourism resources, strong market demand and a better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tourism, and gradually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destination for China's marine tourism. Combing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tudies on the marine tourism resources and products of Zhejiang and Taiwan, we find that: 1 Zhejiang and Taiwan have the same marine natural tourism resources, but the difference of marine human tourism resources is very big; (2) in developing marine tourism products, Taiwan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marine ecology and advocates the mode of sustainable eco-cultural tourism; (3)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tourism in both places is hot, but neither of them has been further developed, and most of them remain in the stage of "sightsee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present situation and difficulties of marine tourism cooperation between Zhejiang and Taiwan, probes into the new path and policy mechanism innovation of marine tourism cooperation between Zhejiang and Taiwa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the cooperative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tourism between Zhejiang and Taiwan.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城市科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编号:13YJC790107) 宁波大学海洋专项项目(编号:HYS1203)
【分类号】:P74;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佟玉权;;海洋旅游资源分类体系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骆高远;发挥海洋优势 做大海洋旅游——浙江省开发海洋旅游资源的思考[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年02期
3 胡卫伟;马丽卿;;论舟山海洋旅游景观房产开发——海洋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06期
4 苏勇军;;宁波市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经济丛刊;2011年01期
5 潘海颖;;浙江省海洋旅游产品定位与开发[J];经济论坛;2007年07期
6 金平斌;浙江省海岛海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科技通报;2000年06期
7 周通;周秋麟;;台湾海洋资源与海洋产业发展[J];海洋经济;2011年06期
8 俞萍;;略论旅游产品的优化——以舟山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陈展之;;舟山群岛的海洋文化与旅游开发[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海颖;;浙江海洋生态建设要素机制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20期
2 黎东梅;;我国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6期
3 杨素梅;;广州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2年05期
4 宋一兵;;中国—东盟海洋旅游经济圈研究初探[J];东南亚纵横;2010年07期
5 陈世清;生态旅游概念浅析[J];广东林业科技;2004年04期
6 柴寿升;赵建春;;海洋旅游危机事件及其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6期
7 杨梅;论玉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董玉明,高书军;青岛海洋旅游的产生和发展[J];海岸工程;2002年02期
9 高书军,董玉明;旅游景点门票价格初探[J];海岸工程;2002年02期
10 陈娟,董玉明;青岛市海上运动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海岸工程;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郭旭;;舟山海洋休闲旅游发展战略研究[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黎东梅;;浅析海洋旅游资源[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史小珍;龚正;张敏红;郭旭;胡晓虹;;浙江省海洋旅游产业创新研究[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4 赵宗金;董丽丽;王小芳;;地方依附感与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基于沙滩旅游人群的调查[A];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四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佳;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王颖;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李作志;滨海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价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乌兰托亚;基于海洋科技产业城的青岛海洋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芮永锋;舟山群岛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1年
3 时媛媛;宁波海岸带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开发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4 张莉雅;广州旅游营销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2年
5 徐乐乐;基于旅游流分析的杭州入境旅游市场开拓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高书军;海洋旅游理论解析与方法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7 刘真明;旅行社商务旅行服务合作化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8 张文萍;长岛县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9 王跃伟;舟山市海岛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10 周凯波;崇明三岛旅游联动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光全,吴必虎;TPC及DLC理论在旅游产品再开发中的应用——昆明市案例研究[J];地理科学;2002年01期
2 王家骏;适用于旅游地理学的一种概念模型[J];地理学报;1994年06期
3 赖富强,游军,刘庆;景观房产的开发与我国都市旅游的发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4 周达军;;舟山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与规划[J];管理科学文摘;2006年12期
5 董玉明;中国海洋旅游业的发展与地位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02年04期
6 贾跃千,李平;海洋旅游和海洋旅游资源的分类[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年02期
7 郭晋杰;;立体海洋旅游发展管理与环境协调的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03期
8 金英;大力拓展海洋旅游 全面提升综合效益[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4期
9 林越英;中国“新东部”与海洋旅游开发战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周国忠,张春丽;我国海洋旅游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地理;200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跃伟;舟山市海岛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高远;发挥海洋优势 做大海洋旅游——浙江省开发海洋旅游资源的思考[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年02期
2 周国忠;;海洋旅游产品调整优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6年05期
3 柴寿升;赵建春;;海洋旅游危机事件及其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6期
4 张环宙;;浙江省海洋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10期
5 于庆东;中国海洋旅游分区及其特点[J];海洋信息;1998年12期
6 张广海;王佳;;我国海洋旅游发展实践及理论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年11期
7 李平;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0年03期
8 董玉明;中国海洋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研究[J];海洋科学;2003年01期
9 金英;大力拓展海洋旅游 全面提升综合效益[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贾跃千,李平;海洋旅游和海洋旅游资源的分类[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莹;;2008年奥帆赛对青岛市海洋旅游的影响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殷洁;盛红;;中国海洋旅游研究综述[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吴碧君;徐家声;;青岛海洋旅游开发的构想及人工岛的应用[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4 苏北春;;温州海洋旅游区位特征与吸引力分析[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马丽卿;;浙江海洋旅游产业区位重构研究[A];“海洋经济研讨会”报告选编[C];2005年
6 孟妍;;弘扬先进海洋文化,促进海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史小珍;龚正;张敏红;郭旭;胡晓虹;;浙江省海洋旅游产业创新研究[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8 张雪芬;;温岭市发展海洋旅游的几点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9 叶锦丽;;洞头海洋旅游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10 郭为;;滨海与海洋旅游:研究动态以及青岛的发展选择[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谭业庭 蔡萍 王菁华;打造青岛海洋旅游文化品牌[N];青岛日报;2005年
2 吴普;我国海洋旅游亟须摆脱洼地状态[N];中国旅游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张建军;两广十市合力做大海洋旅游“蛋糕”[N];经济日报;2013年
4 深圳商报记者 傅盛宁;海洋旅游休闲成消费新亮点[N];深圳商报;2013年
5 记者 范晶U啞⌒倚,
本文编号:2324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lyjj/2324004.html